字词 | 灵感说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灵感说 灵感说认为文艺来自灵感的一种文艺起源学说。“灵感”一词最早出现于古希腊,原意是“灵气”、“神助”、“神启”,“迷狂”等。运用于文艺创作首推德谟克利特。他说:“没有心灵的火焰,没有一种疯狂式的灵感,就不能成为大诗人”。(《论诗的美》) 后柏拉图发挥了这一观点,他认为凡是高明的诗人都不是凭技艺作成优美的诗歌,而是“得到了灵感,有神力凭附着”。诗人遇到了“神力凭附”、“失去了平常的理智陷入迷狂”。他说:“若是没有这种诗神的迷狂,无论谁去敲诗歌的门,他和他的作品都永远站在诗歌的门外”。“优美的诗歌本质上不是人的而是神的,不是人的制作而是神的话语。诗人是神的代言人”。诗人创作的文艺作品是“代神说话”。(《文艺对话集》) ☚ 苦闷的象征说 放射说 ☛ 灵感说艺术美学理论之一。认为艺术是天才和灵感的产物,否认艺术创作中的理性因素。最早由苏格拉底和柏拉图提出。对后世影响很大。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