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灵应寺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灵应寺

灵应寺

在台怀镇腹地寺庙群以南的梵仙山上。相传五百梵僧在此食菊花,饮菊茶,修行成仙,故名梵仙山。梵仙山寺庙均为近年重新修建,殿宇古朴大方,布局得体,在五台山诸寺庙中颇有特色。于此视野旷远,东、北、中、南四台顶历历在目,南可眺镇海寺,北可观台怀中心寺庙群。

☚ 集福寺   寿宁寺 ☛
灵应寺

灵应寺

佛教活动场所。位于麦积区麦积镇后川村仙人崖。北魏熙平至孝昌年间(516—527年),在玉皇顶南麓建佛殿。宋代称华严寺。明永乐十四年(1416 年),成祖朱棣赐名灵应寺,地方官员召集群众对庙宇、塑像进行大规模修缮和扩建,并铸 18 尊铜佛和 6 口铁钟。明隆庆四年(1570 年),明穆宗朱载垕(同厚)把庙宇赐给韩宪王后代,并划大量土地作为庙产。从此,灵应寺成朱氏祠堂。清康熙三十二年(1639 年),秦州知州钟韵远(辽阳人)主持在献珠峰修望云楼和无量殿。道光二十六年(1846 年),燃灯阁毁于火灾。后又有部分建筑陆续倒塌。民国二十三年(1934 年),宝盖峰唐僧殿亦毁于火灾。1982 年,天水县成立仙人崖文物保管所。同年,集资重修无量殿和圣母殿。1986 年,天水市人民政府拨款 17 万元,甘肃省文化厅拨款 2 万元,由麦积山风景名胜管理局负责重建磨针殿、喇嘛佛殿、石莲洞、逻伽洞、吉祥洞、重塑玉皇殿和罗汉堂部分塑像,并新建环翠亭,对其余 10 余处殿堂也进行了整修。仙人崖主要由东庵、西庵、南庵、宝盖山及献珠山 5 个部分组成。现存北魏至明代洞窟 9 个;明、清时殿宇 27 座 54 间。殿宇大都建在天然岩庵下,部分建在巉岩奇峰巅顶。有北魏、唐、宋、明、清各代塑像 216 尊,明代铜佛 3 尊(另有 1 尊存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铁钟 1 口,壁画 87 平方米。灵应寺现为麦积区佛教协会所在地。

☚ 净土寺   陇阳寺 ☛
00002664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2:55: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