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人口-经济增长长波理论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人口-经济增长长波理论

资本主义经济增长中存著周期性波动现象。

这种波动有长期和短期之分。苏联经济学家康德拉季耶夫1919年提出了资本主义经济运动存著大体50~60年一次长波假说:美国经济学家库兹涅茨1930年提出以20年为周期的长波理论。到7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理查德·伊斯特林根据库兹涅茨的长波理论,提出存在著人口增长和劳动力增长长波,这个长波与经济长波是相应的,它构成了人口经济变动长波。

在《生产和价格的长期运动》一书中,库兹涅茨认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存著一种为期约20年的波动周期。这种周期称为经济增长长波。美国经济学家刘易斯把库兹涅茨提出的长波称为“库兹涅茨周期”。

后来,库兹涅茨从对生产与价格的波动分析转向对国民收入和人口增长等长期波动的分析。在对美国的分析中,他提出,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20年代,美国人口变动中最活跃的因素是移民,它的规模和变化导致了美国经济增长波动的节律。

伊斯特林把库兹涅茨对美国人口经济分析扩大到1914年以后,提出了系统的人口经济增长长波理论:
❶ 人口变量和经济变量演变过程中,充满著各种变量之间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复杂过程;
❷ 人口长波是自我形成的,经济增长长波也有本身形成的原因;人口增长波动受经济条件,主要是劳动市场条件制约,如劳动力参与率、工资率、劳动需求和劳动供给等,经济条件的变化引起了人口变量的变动;
❸ 人口因素与经济因素之间联系的中心是劳动力。伊斯特林认为美国经济的发展在某种意义上是建立在劳动供给的基础上的。

从前是移民的增加,提供了劳动的供给,1940年以后,生育率上升成为人口增长中的主要因素,经济增长的高涨同人口激增几乎是同时发生的。在库兹涅茨和伊斯特林看来,从20世纪20年代以来,美国的人口经济长波的变动趋势是,20年代末和30年代前期,美国的人口经济长波处于低谷,经济萧条,人口生育率低;到40年代后期和50年代前期,正处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经济恢复和发展时期,经济增长率较高,人口出生率较高,出现了“婴儿热”。

但是,到了60年代末和70年代前期,西方发达国家出现了能源危机和资源危机,经济增长率降低,此时人口生育率也急剧下降,人口增长率低。

库兹涅茨和伊斯特林虽然都提出了人口增长长波理论,但二人在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的因果关系上的观点却有很大不同。

库兹涅茨认为,人口增长波动是经济增长波动的原因。他把美国19世纪下半叶的铁路运输业和非农业居民住宅建筑业的发展看成是由大批移民的迁入引起的,得出美国经济增长的节律是由国外移民流入引起。

伊斯特林虽然沿著库兹涅茨的经济增长长波和人口增长长波相关的思路进行研究,但他明确地提出了人口波动的原因是经济条件。他指出,非经济因素对人口波动也起作用,但是,从根本上来说,收入、就业机会等经济条件的变化导致了人口增长的波动。从这个观点出发,伊斯特林认为人口行为是由人们对劳动市场状况的考察来决定的。人们把劳动市场状况和自身未来的经济前景和做父母的身份结合起来考察。

当劳动市场条件比较有利,工资率较高,就业机会较多,从而具有较多的经济优势和能从有利的劳动市场条件获得实惠时,青年的结婚率较高,育龄妇女的生育率也较高。

这是根据对劳动市场条件的观察作出的有关人口行为的决策,如结婚的决策、生育的决策。

上一代人的生育决策影响下一代人的人口规模,而人口规模的差别效应形成了人口增长的长期波动,形成人口增长周期。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5:3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