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名物 > 禮俗類(下) > 節慶部 > 春 > 燈毬 燈毬 dēngqiú 北宋東京汴梁元宵節時燈品之一種。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録·元宵》:“正月十五日元宵……兩朵樓各掛燈毬一枚,約方圓丈餘。内燃椽燭。”又《十六日》:“諸營班院,於法不得夜遊,各以竹竿出燈毬於半空,遠近高低,若飛星然。”宋·楊萬里《郡中上元燈减舊例三之二而又迎送客使》詩:“市上人家重時節,典釵賣釧買燈毬。” 灯球dēngqiú一种形似灯笼的首饰,以珍珠或料珠穿成。宋代元宵之日,妇女多插在头上为装饰。宋周密《武林旧事》卷二:“元夕节物,妇人皆戴珠翠、闹蛾、玉梅、雪柳、菩提叶、灯球。”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二:“靖康初,京师织帛及妇人首饰衣服,皆备四时,如节物则春幡、灯球、竞渡、艾虎、云月之类。”陈元靓《岁日广记》卷一一:“(上元)都城仕女有神戴灯球,灯笼大如枣栗,加珠茸之类。”明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卷三:“街市妇女,皆带珠翠闹蛾……灯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