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火针疗法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火针疗法fire needling therapy用特制的针具,烧热后刺入一定的穴位以治疗疾病的方法。属传统针灸疗法之一。出《司牧安骥集》。它兼有针和灸两方面的治疗作用。 油火烧针法 适应症 火针具有温经通络、祛风散寒的作用。主要用于风、寒、湿、痹症, 如慢性腰肢风湿症等; 对于外黄症, 也可用火针, 从与健康组织交界处逐渐向黄肿中心围刺。此外还可呈梅花状针刺治疗关节硬肿。 注意事项 火针扎过后, 针孔愈合较慢, 每次宜选用3~4个穴位, 如有必要可隔7~10天再施一次,但第二次施针时一般不要再针已刺过的穴位。施火针后应加强护理, 针孔要封闭, 防止病畜摩擦针孔及被雨淋水浸等。如针孔化脓, 应及时处理。炎热的夏、秋季少用火针。脂肪丰满的猪一般不用, 发热的病证也不宜用火针治疗。 火针疗法又称燔针焠刺疗法。用火针烧灼后刺激机体穴位的治疗方法。《灵枢·经筋》所述以“燔针劫刺”治疗经筋痹证即指本法。《针灸聚英》指出,针具“烧令通红,用方有功”,且“必先安慰病人,令勿惊心”。刺时要 “切忌太深”,又“不可太浅”,“一针之后,疾速便去,不可久留”。这些要求现仍适用。临床上对痈疽、瘰疬等,可深刺以排除脓液,对象皮腿、风湿痹痛及顽癣等宜予浅刺或叩刺法。施术时,务必细心谨慎,深浅适当,叩刺均匀,动作敏捷,一刺即中。并需避开血管及脏器。头面部疾患忌用本法。 火针疗法fire needling therapy用铁制或不锈钢制的针具(火针,古称燔针、焠针),烧热后刺入病畜穴位,以达治病目的的传统疗法。其刺激强度较大,一般适于治疗风湿症、瘤胃臌胀、肠臌气及慢性腰肢病等。 火针疗法古称燔针焠刺。即以火针治疗的方法。 ![]() 主要责任者: 柴铁劬等 责任方式: 编著 出版者: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出版地: 北京 字数: 162 千字 页码: 1-198 开本: 32 中图分类号: R245.31 语种:中 定价:10.00 出版时间:2006-10 丛书多卷书否:是 丛书名:中国民间疗法丛书 书目简介:本册工具书是中国民间疗法丛书之一,共收录147条词条。 被引频次:13 火针疗法用火烧灼后的针尖迅速刺入穴内,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针具一般用较粗的不锈钢针,也有用特制的针具,如弹簧式头针、三头针以及用钨合金制的火针等。多用于阴疽、瘰疬等病证。 火针疗法 火针疗法常用的火针疗法有三种:1、用自行车钢线或布伞钢线一截,长约10~15厘米,一端磨尖,一端安装木柄,即成火针。使用时,以棉花加少许硫磺粉卷于针尖上,蘸上茶油或花生油,点燃烧热,待火熄后,迅速点刺在治疗的部位上。此法常用于治疗淋巴结核、胃痛、腰腿痛等病。2、用10号或12号废注射针头装上柄即成火针。此法多用于治疗淋巴结核。方法是先用钢笔在结核部位划出结核大小,然后常规消毒,用1%普鲁卡因进行局麻,约过3分钟后,将火针置于酒精灯上烧红,迅速刺入结核部位,先刺周围一圈,再在中间刺若干针,每次可连针20~25针,针后涂以少许消炎膏。3、用三根8号缝衣针分成三等分呈品字形固定在直径约0.8厘米的小圆木或铁质圆管上,露出针尖约0.5厘米左右即成。使用时,先将针尖蘸上花生油或茶油,然后置于酒精灯上烧红,迅速刺入患者肿大的淋巴结上,每一淋巴结刺一针,5~6天刺一次,连针一月为一疗程。此法多用于治疗淋巴结核、子宫癌、鼻咽癌、脑血管瘤、骨髓瘤、甲亢等病。 ☚ 壮医针法 针挑疗法 ☛ 火针疗法huǒzhēnliáofǎ古称燔针焠刺。将火针烧红后刺入一定部位的治疗方法。操作时, 对准患部速入速出。适用于痈疡、瘰疬、顽癣、痹痛等病症。 火针疗法huǒ zhēn liáo fǎacupuncturetherapy with cauterized needle;acupuncture therapy with heated needle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