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老虎民间舞蹈。又称跑火虎。流传在辽宁省建平县朱碌科、榆树林子乡镇一带。相传此舞源于东周列国时期卞公山中挟虎为民除害的故事。后人以降伏兽王老虎,来祭祀火神。此舞常在旧历正月二十七(火神诞辰日)的火神庙会上进行表演。以求火神保佑平安,火老虎道具的制作系用竹篾、柳条或秫秸扎成虎形的外壳,糊以厚纸,在虎身的各部位放置不同的烟花,然后涂敷一层黄泥,再糊上绘有虎皮纹络的薄纸。正月廿七晚,各村秧歌队及其它民间艺术组织群集庙前广场打场表演,为火神祝福。表演过后,即开始燃放烟花。首先用火老虎的表演开场,表演者有四人,其中两人敲击锣鼓前导引路,另两人披上用水蘸湿的麻袋或草袋钻入一雌一雄的虎壳内。点燃总引信后,披虎皮骨架的表演者循前导敲击的锣钹声随之跑动。由慢渐快时而前进,时而后退,并抖擞全身,此时虎身上的烟花火星喷溅,燃起的火焰犹如茸茸的虎毛熠熠发光,待虎身上的烟花燃尽,表演也随之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