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火盆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火盆 火盆铜制或铁制、陶制的圆盆,内放煤或炭火,可取暖。例第一回: “便脱了油靴,换了一双袜子,穿了暖鞋,掇条凳子,自近火盆边坐的。” ☚ 胡博词、叉儿难 火筋 ☛ 火盆huǒpén盛木炭用的泥盆儿:东北有句俗话:“坐塌炕,熬干灯,守着~不放松。”(迟秀才《老乡话东北》)∣马媒婆上前掀开轿帘,用手搀扶着头顶红盖头的那文下了轿,并将手中的红绸两头分别递给那文和传文,传文在前用红绸牵着那文进了院,引导着她跨过~,进入堂屋。(高满堂 孙建业《闯关东》) 火盆huǒ pén烧炭火用来取暖或烘干衣物的盆:尤氏上房,早已袭地铺满红毡,当地放着象鼻三足鳅沿鎏金珐琅大~。(五三·1242)(麝月)说着,又将~上的铜罩揭起,拿灰锹重将熟炭埋了一埋,拈了两块素香放上,仍旧罩了。(五一·1194) 古代名物 > 天象類 > 天體部 > 太陽 > 火盆 火盆 huǒpén 喻烈日。宋·梅堯臣《青龍海上觀潮》詩:“何時更看弄潮兒,頭戴火盆來就濕。”朱東潤注:“火盆,炎日。” 古代名物 > 禮俗類(下) > 節慶部 > 冬 > 火盆 火盆 huǒpén 亦稱“松盆”、“年爐”。舊習,除夕夜集松柏雜柴於庭院,焚之可辟災去邪,所用之盛火容器曰“火盆”。宋·范成大《燒火盆行》:“春前五日初更後,排門然火如晴晝。”《古今小說·蔣興哥重會珍珠衫》:“光陰似箭,不覺殘年將盡,家家户户鬧轟轟的煖火盆,放爆竹,喫合家歡耍子。”明·劉侗等《帝京景物略·春場》:“〔除夕〕夜以松柏枝雜柴燎院中,曰燒松盆,熰歲也。”清光緒十八年《嘉善縣志》卷八:“除夜,换挑符易門神,祀神及祠堂,束爆竹松薪之類,焚於中庭,謂之年爐。”按,此俗源於唐代之“燒骨𩨸”。參閱宋·陳元靚《歲時廣記·燒骨𩨸》。 古代名物 > 日用類 > 爐燈部 > 竈具 > 火盆 火盆 huǒpén 取暖用器。多以金屬製成,形似盆,内燃炭火,故名。為爐之一種。江西靖安曾有出土,為青銅質,直口淺腹,介於盆盤之間,同時出土有炭箕。宋·梅堯臣《青龍海上觀潮》詩:“何時更看弄潮兒,頭戴火盆來就濕。”《金瓶梅詞話》第七十一回:“須臾,左右火池火叉,拿上一包暖水磨細炭,向中間四方黄铜火盆内内祇一倒。”《紅樓夢》第六十三回:“兩個老婆子蹲在外面火盆上篩酒。”參見“禮俗”類“盆”。 各种太阳 各种太阳天空的太阳:颠日 天日 ☚ 太阳 各时的太阳 ☛ 火盆室内御寒设施。流行于东北、北京等地区。一般用生铁铸成,平底敞口有宽沿,径2尺许,大小不等。冬天,内贮灶中烧未尽之炭火放置炕上,借以取暖。家贫之人常用黄泥制作,光滑坚固。有钱人家则用铜盆,盆中燃木炭,置于桌前,温暖更甚,且灰少清洁。又有一种高丽盆,青铜制成圆形3足,径约1尺8寸,光洁异常。现今东北农村仍有用此取暖者。 火盆fire pan 火盆fire pan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