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火宅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火宅huǒ zhái

佛教指为情欲缠忧的俗世。《法华经·譬喻品》:“但以智慧方便,于三界火宅,拔济众生,为说三乘。声闻辟支佛,佛乘而作是言:汝等莫得乐住三界火宅,勿贪粗弊色声香味触也。若贪著生爱,则为所烧,汝速出三界,当得三乘。”“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众苦充满,甚可怖畏。常有生老病死忧患,如是等火,炽然不息。”李绅《题法华寺五言二十韵》:幻身观火宅,昏眼照青莲。皎然《兵后经永安法空寺寄悟禅师》:微踪旧是香林下,余烬今成火宅中。

火宅huǒ zhái

佛教认为人世间如起火的宅屋,苦不堪言。《法华经·譬喻品》: “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众苦充满,甚可怖畏。”
(例)湿火宅之干焰,共拔迷途;朗金水之昏波,同臻彼岸。(一百·1258·)

火宅huǒzhái

佛、道二教称世俗中人的家宅、家园。“宅”与“院”同义。《法华经·火宅喻品》:“诸子于~内乐着嬉戏,心不忧患,无求出意。”陈与义《同叔易于观我斋分韵得自字》诗:“倾身犯~,顾自以为戏。”马钰《金花叶》词:“在~,居常炙㶸。”刘处玄《上平西》词:“世华非坚如石火,~囚牢。”又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七“梵嫂”条引唐郑熊《番禺杂记》云:“广中僧有室家者,谓之~僧。”亦可资佐证。见“火院”。
《元剧俗语方言例释》“火院”条释为“妓院”,列《青衫泪》《风光好》二例。这其实是出于误解。《青》剧上文裴兴奴白:“母亲,我是你亲生之女,替你挣了一生。”且“火院”与“穷坑”连用(意即“穷家业”),可见“填”“穷坑火院”实为“挣钱养家”之义。《风》剧也只是指不再当家立门户,并不是指妓院。

火宅

火宅

佛教术语。将人世间比喻成起火燃烧之屋,以形容人生的痛苦。

☚ 探赜   金水 ☛
火宅

火宅huo zhai

佛教指烦恼的俗世。南朝梁·江淹《吴中礼石佛》:“火宅敛焚炭,药草匝惠滋。”

☚ 火伴   J ☛

火宅

 【出典】 《法华经·譬喻品》:“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众苦所烧,我皆拔济。”南朝梁·释慧皎《高僧传》卷八《释宝亮》:萧衍《涅槃义疏·序》:“教烧灼于火宅,救沉溺于浪海。”
 【释义】 佛教认为人被情欲所扰,如居火坑,因用“火宅”比喻。
 【例句】 ①余劝诸稚子,急离火宅中。(寒山《诗》9095)这里以“火宅”喻尘世,奉劝幼稚之人速速离开烦恼的社会,走上奉佛的道路。②既伤火宅眩中门,还嗟宝渚迷长坂。(义净《与无行禅师同游鹫岭瞻奉既讫遐眺乡关无任殷忧聊述所怀为杂言诗》9118)这里借以表示自悔为俗世所扰。③微踪旧是香林下,余烬今成火宅中。(皎然《兵后经永安法空寺寄悟禅师》9182)这里借“火宅”字面比喻经过焚烧的寺院。
火宅

火宅

张伯端《西江月》:“虎兕刀兵不害,无常火宅难牵”,又净圆《望江南·娑婆苦》:“不断苦因离火宅,只随业报入胞胎”,佛教、道教常用名词。《法华经·譬喻品》曰:“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众苦充满,甚可怖畏。常有生老病死忧患,如是等火,炽然不息”,比喻尘世是被大火包围的房屋。

☚ 方便   正智 ☛

火宅

佛教谓人有六情七欲,未脱烦恼,如居火坑之中,故名“火宅”。《法华经·譬喻品》:“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众苦所烧,我皆拔济。”白居易《自悲》诗:“火宅煎熬地,霜松摧折身。”又《赠曇禅师》诗:“欲知火宅焚烧苦,方寸如今化作灰。”

火宅

huǒzhái

┃┃ 佛家语,喻烦恼的俗界。唐·白居易《自悲》诗:“火宅煎熬地,霜松摧折身。”

☚ 火羊   木偶人 ☛
火宅0908取妻成家的和尚。古方言。唐郑熊《番禺杂志》:「广中僧有室家者谓之~。」

火宅

比喻尘世。唐释寒山《诗》: “余劝诸稚子,急离火宅中。”
●《法华经·譬喻品》: “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众苦所烧,我皆拔济。” 三界: 佛教把世俗世界分为欲界、色界、无色界,即众生存在的三种境界。佛教认为,人被情欲所扰,就象在火炕中一样。

不好的社会

不好的社会

烦恼的世界:火宅
纷乱的现实社会:风埃
黑暗而悲惨的生活环境:地狱 泥犁泥犂
黑暗的社会:暗夜
黑暗的社会和严酷的牢狱:阿鼻地狱 无间地狱 阿毗地狱
黑暗的旧社会:黑甜乡
黑暗腐朽的社会:黑地昏天
不像个正常社会的样子:不成世界

另见:兴旺 安定 动乱 风气 衰败 黑暗

☚ 好的社会   腐败 ☛
00001443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7:0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