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火头痛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火头痛

病证名。即火邪头痛,火热头痛。《医学六要·头痛》:“火头痛,寸口脉洪而大,证兼口干目赤等火证者,上焦实火也。”多由阳明胃火上冲所致。症见头部跳痛或胀痛,或痛颊齿,或自耳前后痛连耳内,烦热、口渴,便秘,脉洪大。治宜清热泻火,用白虎汤、清降玉女煎、一味大黄散等方。参头痛条。

火头痛

又名火热头痛、火邪头痛,多由阳明胃火上冲所致。表现为头部跳痛或胀痛,或连及齿颊、耳部等处,有烦热、口渴、便秘、脉洪大等热象。

火头痛huǒtóutònɡ

头痛病症之一。见明·张三锡《医学准绳六要》。又名火热头痛、火邪头痛。多由阳明胃火上冲所致。症见头部跳痛或胀痛, 或痛连颊齿, 或自耳前后痛连耳内, 烦热, 口渴, 便秘, 脉洪大。治宜清热泻火。可用白虎汤、玉女煎、一味大黄散等方。参见头痛条。本证可见于血管性头痛、耳源性头痛、齿源性头痛等多种疾病。

火头痛

火头痛

火头痛属内伤头痛之一种。是指火热之邪上扰清窍而致的头痛。火头痛名见《医学准绳六要》。《景岳全书》称“火邪头痛”。《医林绳墨》称“火热头痛”。
火头痛的病因病机,《丹溪心法·火》:“凡气有余,便是火。”《景岳全书·头痛》:“火邪头痛者,虽各经皆有火证,而独惟阳明为最。正以阳明胃火盛于头面,而直达头维。”故五志、七情过极,脏腑、经络气机失调,往往郁而生热化火,上冲而致火头痛。若症见头部跳痛或胀痛,或痛连颊齿,或自耳前后痛连耳内,烦热,口渴,便秘,苔黄,脉洪大等。多由阳明胃火上冲所致。治宜清热泻火为主。《景岳全书·头痛》:“欲治阳明之火,无如白虎汤加泽泻、木通、生地、麦冬之类以抑其至高之势,其效最速。至若他经之火,则芍药、天麻、菊花、黄芩、黄连、黄柏、知母、龙胆草、山栀之类,可择而用之,但治火之法,不宜佐以升散,盖外邪之火可散,而去内郁之火得升而愈炽矣,此为忌也。”若伴阴虚者,则在清火方中,适当加入养阴之品,以标本兼顾。
《医宗必读·头痛》篇中有郁热头痛。认为热郁于里,毛窍疏松,复感风寒所致。《明医杂著·头痛》篇亦认为:“久头痛病,略感风寒便发,寒月重绵厚帕包裹者,此属郁热,本热而标寒。”治宜清郁热,散表寒。方以《兰室秘藏》安神汤加减。药用知母、黄柏清郁热,甚者加黄连、黄芩、栀子、大黄等品;羌活、防风散外寒;蔓荆子、川芎治头痛。热邪郁于三阳经者,《杂病源流犀烛·头痛源流》称热郁头痛。参见“三阳头痛”条。
《兰室秘藏·头痛门》有热厥头痛。由邪热上攻,经气厥逆所致。《医碥·头痛》认为:“热厥头痛,虽严寒,犹喜风寒,在暖处或见烟火尤甚。”症见头痛积年不愈,头部自觉发热,喜风寒,或腰及两下肢发冷。治宜清火泄热。方以清上泻火汤、黄连上清丸为主。后方用黄连、黄芩、黄柏配合薄荷、菊花,重在清火泄热,疏散厥热。

☚ 痰头痛   虚头痛 ☛

火头痛huǒ tóu tòng

fire-headache;headache due to pathogenic fire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3:1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