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城huǒ chéng朝会时的火炬仪仗。张籍《谢裴司空》:长思岁旦沙堤上,得从鸣珂傍火城。罗隐《寄金吾李荪常侍》:晓色严天仗,春城避火城。 火城huǒ chéng朝会时的火炬仪仗。罗隐《寄金吾李荪常侍》:“晓色严天仗,春寒避火城。” 古代名物 > 朝制類 > 儀仗鹵簿部 > 總名 > 火城 火城 huǒchéng 古代朝會時簇擁大官之火炬儀仗。唐·李肇《唐國史補》卷下:“每元日、冬至立仗,大官皆備珂傘,列燭有至五六百炬者,謂之火城。宰相火城將至,則衆少皆撲滅以避之。”
古代名物 > 禮俗類(下) > 節慶部 > 冬 > 火城 火城 huǒchéng 古代除夕夜一種燃燭於街市的習俗,因其數百燭同時照耀,異常壯觀,故稱。唐·李肇《唐國史補》:“元日冬至立仗,大官皆備珂傘,列燭有五六百炬者,謂之火城。”明·張岱《夜航船·天文部·春》:“火城:元日曉漏前,宰州三司金吾以樺燭數百炬,擁馬前後如城,謂之火城。” 火城huǒ chéng〖名词〗 指古代朝会时的火炬仪仗,如同火城(1)。《待漏院记》:相君启行,煌煌火城。——宰相已经从家里出来了,一路上火炬通明像座火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