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火光獸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古代名物 > 神異類 > 異物部 > 動物 > 火光獸 火光獸 huǒguāngshòu 亦稱“火鼠”。傳說中獸名,生於南方,或云生於西域,其毛可織火浣布。其說多見於魏晉南北朝時期著作中。《海内十洲記·炎洲》:“炎洲,在南海中……有火林山,山中有火光獸,大如鼠,毛長三四寸,或赤或白。山可三百里許,晦夜即見此山林,乃是此獸光照,狀如火光相似。取其獸毛,以緝爲布,時人號爲火浣布,此是也。”《初學記》卷二十九引晉·束皙《發蒙記》:“西域有火鼠之布,東海有不灰之木。”晉·張勃《吳録》:“日南比景縣有火鼠,取毛爲布,燒之而精,名火浣布。”《三國志·魏志·齊王芳傳》“西域重譯獻火浣布”南朝宋·裴松之注引《神異經》:“南荒之外有火山,長三十里,廣五十里,其中皆生不燼之木,晝夜火燒,得暴風不猛,猛雨不滅。火中有鼠,重百斤,毛長二尺餘,細如絲,可以作布。常居火中,色洞赤,時時出外而色白,以水逐而沃之即死,續其毛,織以爲布。”按:《藝文類聚》卷八十五所引云此鼠“不出外而色白”,未言其色赤。唐·張說《喜雨賦》:“南窮火鼠之澤,北盡燭龍之會。”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