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素类男用避孕药
精子的发生要受到下丘脑-脑垂体-性腺轴的控制,因此与该轴有关的任何内分泌激素在精子的生成上都起着一定的作用。设想如果将其中某些激素制成药物,去干扰精子的发生,也就能达到节育的目的。目前研究最多的激素类男用避孕药是甾类药物,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1)雄激素: 正常男性每日肌肉注射丙酸睾丸酮25mg,连续2~3个月,可降低FSH、LH和精子密度,甚至引起无精子状态,而不影响性欲和性功能。停药后5个月精子数可渐恢复正常。但是达到抗生育剂量的睾丸酮可引起副作用,包括红细胞增加,水、钠潴留,血清β-脂蛋白增加和α-脂蛋白减少等。每周肌肉注射庚酸睾丸酮250mg,大约在70天左右达到无精子状态,停药后75~100天精子数又恢复正常水平,性欲和性功能不受影响,但注射给药不甚方便是其主要缺点。口服抗生育剂量的甲基睾丸酮或其他17α-烷基取代的雄激素可能引起肝脏损害。11-烷酸睾丸酮是一种口服有效的雄激素,正在临床试用。
(2)雌激素: 每日口服炔雌醇3-甲醚450μg,在4~6周内精子数降低至零,同时伴有性欲和性功能减退,睾丸缩小及乳房增大,停药后11~14周精子数恢复正常水平。雌激素抑制精子发生的作用虽强,但因出现上述副作用,不宜作为男用避孕药。
(3)孕激素: 各种孕激素或其他合成的孕甾体化合物,如醋甲孕酮、炔诺酮和R2323能阻止男性生育,但也会引起性欲和性功能减退及乳房增大。R2323由于对男女双方都有效,可以夫妇双方交替使用,又称合性丸。
由于单用任何一种性甾体激素作为避孕药时出现上述种种问题,因此提出药物的合并应用。原则上采用小剂量以借其协同作用,可望避免不良反应。
(4)雄激素与雌激素合用: 正常男性每天二次口服炔雌醇-3-甲醚20μg和甲基睾丸酮10mg,于12~18周内达到无精子状态。停药后15周精子数逐渐恢复,35~40周恢复正常水平。雌激素与雄激素合用虽然似有希望,可作进一步研究,但积贮剂量的雌激素仍可产生乳房增大和其他不良反应,故一般均倾向于研究和采用雌激素以外的药物。
(5)雄激素与孕激素合用: 口服或种植炔诺酮或醋甲地孕酮,同时皮下植入睾丸酮,可明显减少精子数或引起无精子状态,但不影响睾丸酮水平和性欲。男子每周口服2次R2323 50mg,连服6周,并同时种植睾丸酮,大部份人于6~12周内出现生精障碍,血浆睾酮水平显著下降,但性欲无明显减退。男子每月肌肉注射一次醋酸甲孕酮100或150mg和庚酸睾丸酮200mg,连续注射4个月,精子数明显减少,有的达到无精子状态,停药后16~41周恢复正常,性欲不受影响,但有发生单侧乳房增大现象。孕激素与雄激素合用每周口服2次R232350mg,使精子数降低至不育水平一般需要6~12周,停药后精子恢复到正常水平也需较长时间,约16~41周。少数人发生乳房增大,但可自然消退,问题尚不严重。
(6)雄激素与Danazol合用: Danazol(2,3-异恶唑-17-α-乙炔睾丸酮)是一种弱性的雄激素,它能抑制促性腺激素释放,并直接抑制睾丸间质细胞合成雄激素。Danazol与睾丸酮合用,可使精子数明显减少,但不影响性欲和性功能。例如每天口服Danazol 600mg,每月再肌注1次庚酸睾丸酮200mg或每周肌注3次丙酸睾丸酮50mg,均能使精子数降至不育水平或达到无精子状态,停药后精子数可恢复正常。每天口服Danazol600mg和甲基睾丸酮25mg,精子发生不完全被抑制,但精子的形态明显异常,提示精液中虽然尚有精子,然而可能产生不育。
除甾体激素用于男性避孕外,近年来还进行了一些多肽激素避孕的探索工作。主要想寻找单独抑制FSH而不抑制LH分泌的激素,使之仅干扰精子发生而不影响男性激素分泌及性功能。这方面已开展的有抑制素研究(见“精子发生的调节与控制”)及FSH释放因子抑制类药物的寻找。但至今还停留在动物实验阶段。很有兴趣的是松果体的许多分泌物:如降黑素,5-甲氧基色醇,5-羟色醇及8-Arqinine Vasotocin (AVT)均有抑制生殖的作用,主要是抑制下丘脑-垂体的分泌。由此可望开辟一条新的避孕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