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素的作用机制
各类激素的化学结构和性质不同,其作用原理也有差别。
含氮激素作用机制 通常用第二信使学说来解释。其作用过程包括:
❶激素作为第一信使与靶细胞膜受体结合,形成复合体。
❷复合体激活细胞膜的腺苷酸环化酶系统。
❸在Mg++存在的条件下,三磷酸腺苷(ATP)转变为环-磷酸腺苷(cAMP),即第二信使。信息由第一信使传递给第二信使。
❹cAMP使蛋白激酶活化,进而激活磷酸化酶,引起靶细胞固有的反应,如腺细胞分泌、肌肉细胞收缩与舒张、神经细胞出现电位变化、细胞分裂与分化等(图1—21)。

图1—21 含氮激素作用原理
类固醇激素作用机制 一般用基因调节学说来解释。类固醇激素的分子较小并溶于脂肪,因此可透过细胞膜进入细胞,作用于细胞核而发挥作用。其具体过程可分为二步。一是激素进入细胞与细胞质中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形成激素—受体复合物。复合物在37℃下发生形变而透过核模。二是与核内受体相结合,变为激素—核受体复合物,进而启动或抑制脱氧核糖核酸(DNA)的转录过程,从而促进或减少蛋白质的合成。此外,类固醇激素还可直接作用于细胞膜的类脂成分,通过改变膜的结构而起作用。有的类固醇在数量很少时,本身虽表现其特有作用,但却是其他激素作用的必要条件,发挥所谓“允许作用”图1—22。老年人组织细胞对激素的敏感性升高,但其反应能力降低,从而使激素的调节范围缩小,但却有助于维持内分泌腺的平衡,以适应功能变化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