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平民小学校
前身为澳门华侨公立免费学校,成立于1924年。该校由澳门许姓富商牵头,联合各界绅商组成筹备办事处,通过劝捐、演戏募捐等办法,筹集资金而创办起来。该校属义学性质,专门招收贫苦人家的子弟,实行免费教育。该校共设6个分校。第一校于1924年9月成立,校址在镜湖马路莲溪庙左侧;第二校稍后设立,与第一校同址;第三校设在峨眉街6号;第四校设在沙梨头土地庙内;第五校设在新桥石敢当行台左侧;第六校设在雀仔园白灰街鲁班庙,各校均只招收男生。随着观念的变革,为了解决贫苦人家的女子读书问题,1935年该校增设两所女子免费夜校,1939年又增设4所女子免费夜校。这6所女子夜校,分别附设在前述6所男子日校内。到1940年,该校共有男女生700余人。在1942年前,该校只设初小,采取每隔4年招生一次的办法,即每招收一届学生,从一年级升读至四年级,期满即初小毕业,然后再招收下一届学生。各分校的每届学生只有一个班,以60人为限额。1942年起,该校增设高小五年级和六年级各一个班,自此成为完全小学。1947年,更名为“澳门平民联合小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