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中国古代绘画理论发展史》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中国古代绘画理论发展史》

【著者】:

葛路著。

葛路,中国现代艺术理论家。本书是我国第一本专论绘画理论发展史的著作。全书7章,分朝代论述了中国绘画理论的发展。

春秋至两汉时期是“诸子论美术”,论画者并不专搞美术,而是各立其说的哲学家,其立论的本意不专在美术,而是以美术为喻来申发其学术观点。

如《庄子》中谈到一个画家在作画时脱衣箕踞以强调其哲学“任自然”的观点,同时也论及了艺术创造时的特殊的精神状态。到魏晋南北朝时,绘画理论由简论转为深论,而且文学家、画家参与论画,画家从实践转向理论,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绘画理论的发展。顾恺之的“以形写神”、“迁想妙得”论,谢赫“气韵生动”等的“绘画六法”,对后代的影响极大。唐五代的绘画理论更为全面系统,趋向于艺术技巧的全面深入探讨。

如荆浩关于山水画用笔的六要:气、韵、思、景、笔、墨,以及用笔的四势“筋、肉、骨、气”,并指出画有二病:有形之病与无形之病。

宋代绘画理论随著宋代文人画超过唐代画的成就(主要是花鸟画与山水画),也就形成了文人论画的特点,在评画与人物、山水、花鸟各类画的专论上都有发展。如苏轼不同于历代评画标准,提出了“常理”的评画原则,强调创作与论画时都要研究客观事物的规律,只有这样创作时才能左右逢源;又如苏轼评王维的诗画后,提倡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主张,诗画结合自此成为中国艺术的优良传统,延续至今。元代画论处处继承了宋代文人画的审美趣味,其贡献如赵孟頫总结画竹石经验的书画用笔同法论,是张彦远以后关于笔墨理论的新补充。

又如李珩的画竹论是我国第一篇系统讲画竹的技法理论,它虽从苏轼的“成竹于胸”理论出发,但远比苏轼系统、完整。明代画论数量骤增,然因袭者多、创见者少,但亦有一些值得肯定的。

如王履《华山图序》“师造化”论的革新精神,黄公望的“作画大要,去邪、甜、俗、赖四个字”,沈颢等关于题跋、印章的论述,完整了中国画的表现形式。清代绘画中以石涛、郑板桥的理论富有卓识。全书力求从中国画论中沙里淘金、钩沉稽核,探求其中美术理论的演变与发展,加以评介,给读者一个完整的系统的轮廓。虽觉全书的阐发较略,但仍不失为一部较好的美术与美学的参考资料。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0:4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