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澳门土地利用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澳门土地利用 澳门土地利用澳门半岛是澳门地区开发最早、人烟最稠密、惟一发展为城市的地方。很久以前,已有中国人在澳门居住,1488年福建渔民已在半岛南端建妈阁庙。1553年,葡萄牙人登陆澳门,初时只是盖些临时性的茅棚房舍,后来便用砖瓦木石建永久性房屋,定居下来,形成聚落。至16世纪、17世纪,澳门已发展成一座城市。16世纪后半期起,澳门逐渐成为沟通欧、亚、美三大洲贸易的中继港。随着对外贸易的发展,它逐渐成为繁荣的海港城市。但到19世纪中叶,澳门市区的发展仍局限在半岛的南半部。北界就是葡萄牙人擅自建的北段城墙,它北起沙梨头,经白鸽巢、大炮台、水坑尾、若宪山到嘉思栏。城墙以北,望厦山、东望洋山、磨盘石、凤凰山之间的一大片冲积平原都是农田,周围分布着一些村落。南界仅达西望洋山北麓。19世纪中叶以前,澳门半岛的土地利用状况及市区分布范围与18世纪没有太大的变化。鸦片战争后,葡萄牙人扩展地界,先后拆毁关部行台、旧城墙和旧关闸,将城界北移,另建新关闸。至1879年,整个澳门半岛才置于葡萄牙人管治之下。同时,氹仔岛、路环岛也相继纳入葡萄牙人的管治范围。至19世纪末,半岛北部虽仍有大片农田,但已与以前明显不同。一是市区北部有几处地方已突破旧城墙界址向北推进;二是1866年开始的北湾、浅湾填海工程已基本完成,出现大片新市区。进入20世纪,半岛北部的大片农田已逐渐成为市区的一部分,澳门市区的基本格局已经形成。20世纪20~30年代,澳门进行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填海工程,造出台山、筷子基、马场、黑沙环、新口岸、南湾等大片土地,使澳门半岛的面积比1910年时的面积增加60%以上。但因各种因素影响,20世纪60年代以前,澳门经济一直发展缓慢,除在台山、筷子基建平民房屋外,其他大片新填地一直未得到合理利用。新马路至铜马广场的南湾新填地一直是荒地,成为夏夜乘凉和各种摊档摆卖的“平民夜总会”。新口岸及马场直到70年代初仍是成片菜地。70年代以后,澳门经济迅速发展,人口迅猛增长,城市土地利用状况发生显著变化。马场、黑沙环兴建多幢大厦,其他不少地方盖起木屋。新口岸的大片菜地全部被平为城市发展用地,部分已经或正在兴建楼宇。旧市区的楼宇纷纷改建,向高空发展。据统计,1971~1982年共建成楼宇1692幢、9926层,1983~1986年共建成楼宇660幢、4768层。1990年落成的204座住宅楼宇中,6层以上的占119座。据安瑞志量算,1983年澳门半岛除街道和水塘外,已利用的土地总面积为2.6504平方公里,约为半岛总面积的1/3。其中,居住用地面积最大,为0.7888平方公里,占已利用土地总面积的29.75%,其他依次分别为:商业—居住混合用地0.5528平方公里,占20.85%;工业用地0.2896平方公里,占10.93%;机关、团体和社区用地0.2688平方公里,占10.14%; 非商业性康乐用地0.1996平方公里,占7.53%; 商业用地0.178平方公里,占6.72%; 教育用地0.164平方公里,占6.19%;农业用地0.1264平方公里,占4.77%; 特种用地(指坟场、监狱、电台等用地) 0.0824平方公里,占3.11%。近年来,农业用地又减少很多,不少地方盖起木屋或作他用。与半岛相比,氹仔、路环两个离岛过去十分落后,只有一些农村和乡镇。土地利用以农业为主,工业只有几家爆竹场和石矿场,几乎无商业。1972年,氹仔的农业用地占已利用土地 (道路、水塘除外) 的40.9%;路环更多,占66.3%。两地的居住用地分别占11.8%和7.2%,基本无商业用地和商业—居住混合用地。70年代后离岛交通状况改观,土地开发进入新阶段。氹仔的西南、东北部和西端实施大规模填海工程,兴建商业和住宅区; 路环也实行填海,兴建工厂、酒店等。1983年,氹仔农用地已从1972年的40.9%降至8.8%,路环则从66.3%降至30.9%。氹仔的商业用地绝大部分是赛马场用地。商业—居住混合用地及居住用地的比重总计不到20%,路环则不到10%。与半岛相比,离岛农业用地比重仍较大,路环高达30.91%,氹仔为8.79%。离岛已利用土地面积占其总面积的百分比很小,氹仔为22.2%,路环为13.5%,说明离岛仍处于郊区状态。80年代末,氹仔面积大增,农用地几乎绝迹。近年来,路环已朝旅游商业综合区方向发展,氹仔则日益成为工商业区。此外,离岛有相当大面积的丘陵。1983年,氹仔森林面积为1.3704平方公里,路环为3.8448平方公里,分别为已利用土地面积的1.64倍和4.03倍。 ☚ 澳门半岛 澳门城市功能分区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