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潮汐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潮汐

 将以八月之望,与诸侯远方交游兄弟,并往观涛乎广陵[今江苏扬州]之曲江。
 

汉·枚乘《七发》(载梁·萧统《昭明文选》卷三四)


 涛之起也,随月盛衰,小大满损不齐同。
 

汉·王充《论衡·书虚篇》


 【评】西汉枚乘已知潮汐与月亮运动有关。东汉王充则更为明确二者的同步性。
 水从天边来,一月之中,天再东再西,故潮来再大再小也。又夏时日居南宿,阴消阳盛,而天高一万五千里,故夏潮大也。冬时日居北宿,阴盛阳消,而天卑一万五千里,故冬潮小也。春日居东宿,天高一万五千里,故春潮再起也。秋日居西宿,天卑一万五千里,故秋潮渐减也。
 

晋·葛洪《抱朴子外篇》(佚文)


 【评】葛洪不仅认识到潮汐变化与月亮有关,而且考虑到潮汐与太阳的关系。他试图把四季的太阳和月亮在天空中运行的位置同潮汐的季节变化联系起来。
 涛之潮汐,并月而生,日异月同,盖有常数矣。盈于朔望,消于朏魄,虚于上下弦,息于脁朒,轮回辐次,周而复知。自太初上元乙巳岁日南至甲子朔霄分,七纬俱起北方,至唐宝应元[二]年癸卯南至,积年七万九千三百七十九,积月九十八万[一千]七百八十七馀八日,积日二千八百九十九万二千六百六十四,积涛五千六百二万一千九百四十四也。[右第二章《论涛数》]
 涛时之法,图而列之。上致月朔、朏、上弦、盈、望、虚、下弦、魄、晦。以潮汐所生,斜而络之,以为定式,循环周始,乃见其统体焉,亦其纲领也。[右第三章《论涛时》]
 甲之日,乙之夜,日月差互。月差十三度,日差迟月,故涛不及期。一晦一明,再潮再汐。一朔一望,载盈载虚。一春一秋,再涨再缩。盖天一地二之通率也。[右第四章《论涛期》]
 

唐·窦叔蒙《海涛志》(引自清·俞思谦《海潮辑说》卷上)


 [注]①南至:即冬至。②七纬:即七曜,指日、月、火、水、木、金、土五星。③疑误,因唐宝应元年为壬寅,癸卯应为宝应二年。④积月原无“一千”二字,但按积日、积月之比计算,疑误漏“一千”二字。
 【评】《海涛志》约成于唐大历(771—775)中,凡六章,是史籍所载最早的潮汐学专著。从书中第二章所提供的数据得出的潮汐周期及潮水推迟的时间,都与现代计算差别甚小。书中第三章所阐述的潮汐预报表,则是我国最早的一种推测潮时的图表法。在第三章中,窦氏明确阐述了正规半日潮的三种基本周期。
 江浙之潮自有定候,钦[即钦州,今属广西]、廉[即廉州,治今广西合浦县]则朔望大潮,谓之“先水”,日止一潮,二弦小潮,谓之“子水”,顷刻竟落,未尝再长。琼海之潮,半月东流,半月西流。
 

宋·周去非《岭外代答》卷一


 【评】周氏已清楚地阐明了我国几个主要海区“潮候”不同:江浙一带为正规半日潮,钦、廉两州为全日潮,琼州海峡却为不规则全日潮区。

潮汐cháoxī

海水定时涨落的现象,由日月引力影响而产生。早潮叫潮,晚潮叫汐
 △ 观测~。

潮汐cháoxī

❶ 〈名〉由于日月的吸引作用,海水定时发生涨落现象:潮汐观测。
❷ 〈名〉指海潮。

潮汐cháoxī

在月亮和太阳的吸引力作用下,海水发生定时涨落的现象。
【组词】潮汐现象︱潮汐变化︱观测潮汐
【例句】海水这种有规律的涨落,叫做潮汐。
 ❍ 不是亲眼见到,你想象不到大海的潮汐是如何的壮观。
【近义】潮流︱涨潮︱落潮

潮汐

海水白天涨落叫“潮”,夜间涨落叫“汐”。泛指海水涨落。《颜氏家训·归心》:“~去还,谁所节度?”

潮汐tide

月球和太阳对地球各部分的引力变化引起海洋水位周期性涨落的现象。潮指白天海水上涨,汐指晚上海水上涨。潮汐在1天之内涨到最高时叫高潮,高潮时刻叫高潮时;落到最低时叫低潮,低潮时刻叫低潮时。在1月之内海水面升降最大的叫大潮,常发生于朔、望日前后;升降最小时叫小潮,常发生在上下弦月前后。由于地面上各地的纬度不同,并受地形和水文气象因素的影响,潮汐分半日潮、全日潮、混合潮、气象潮等多种现象。潮汐与鱼类活动、鱼群分布、渔汛期等有密切关系,直接影响渔业生产。

潮汐

海水受月球、太阳等天体引潮力的作用产生的周期性涨落现象。习惯上将铅直方向的水位升降现象称为潮汐;周期性的水平流动称为潮流。自古以来,人们把白昼的海水涨落现象称为潮,夜间的称为汐,总称“潮汐”。潮汐现象可看成由许多周期不同且振幅各异的分潮所组成。在这些分潮中,以太阴半日分潮M2、太阳半日分潮S2、太阳日分潮K1和太阴日分潮O1为最重要,它们的振幅分别为HM2、HS2、HK1和HO1。因此,通常用这4个基本分潮振幅的比值(HK1+HO1)/(HM2+HS2)作为潮汐的特征值。根据特征值的数值范围,将潮汐分为半日潮(特征值小于0.25)、混合的不正规半日潮(特征值为0.25~1.5)、混合的不正规全日潮(特征值为1.5~3.0)和全日潮(特征值大于3.0)4种类型。

潮汐

潮汐Chaoxi

由于地球和太阳对地球各处引力不同所造成的岩石圈、水圈、大气圈中产生周期性运动和变化的现象。岩石圈可产生固体潮汐,简称地潮,大气圈产生大气潮汐,海洋产生海洋潮汐。通常把月球引力产生的潮汐称太阴潮,太阳引力产生的潮汐称为太阳潮,二者均属天文潮。人们所说的潮汐都是指海洋潮汐。海洋潮汐最显著,具有太阴日和朔望月变化。一个太阴日内,海水一般涨落两次。通常将白天发生的海水涨落现象称为潮,夜间海水的涨落现象称为汐。一个朔望月中有两次大潮,两次小潮。在每次涨潮过程中,海水位升至最高,称为高潮,海水位降至最低,称为低潮。高潮与低潮的高差为潮差。潮差最大时称为大潮,潮差最小时,称小潮。根据一个太阴日内海水的涨落现象,可把潮汐分为全日潮,半日潮和混合潮。全日潮即一个太阴日内出现一次高潮和一次低潮,潮汐平均周期为24小时50分,多出现在极地附近的高纬地区。半日潮即一个太阴日内出现两次高潮、两次低潮,潮汐周期为12小时25分,通常出现在赤道附近地区。混合潮即一个太阴日内出现两次高潮,两次低潮和一次混杂现象,多发生在中纬度地区。引潮力是地球上产生潮汐现象的力,它是地球上单位质量受到的日(月)引力与地球绕地日(或地月)公共质量中心运动所产生的离心力的合力。在朔望月中,每逢朔日和望日,日、月引潮力方向一致,产生的高潮最高,低潮最低,潮差最大,形成大潮;在上弦和下弦时,日地与月地的相对位置成直角,月球引潮力与太阳引潮交错干扰,产生的高潮不太高,低潮不太低,潮差最小,形成小潮。海洋潮汐是个综合现象,除受日、月引潮力等天文因素的影响外,还随月球的赤纬、地理纬度等其它因素的影响,但其中月球的引潮力起主导作用,是太阳引潮力的2. 18倍,因而潮汐主要随月球的运行而变化。

☚ 二十四节气   地球仪 ☛

潮汐

潮汐Chaoxi

由于天体引潮力的作用,使地球的岩石圈、水圈和大气圈分别产生周期性运动和变化的总称。由于海洋潮汐现象明显,又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活动关系密切,习惯上“潮汐”一词仅指“海洋潮汐”。海面周期性的涨落叫潮汐,海水周期性的水平流动称为潮流。在一般情况下,每昼夜海面有两次涨落,一次在白天,一次在晚上。产生海水周期性运动和变化的天体引潮力,主要是月球和太阳这两个天体。引潮力的大小与月球(太阳)质量成正比,与月地(日地)距离立方成反比。月球的质量虽然比太阳小,但它与地球的距离比太阳与地球的距离小得多,故月球引潮力为太阳引潮力的2.17倍。由此可见,潮汐主要是由月球引潮力引起的。月球引潮力量值很小,地球表面最大的月球引潮力只有重力的千万分之一。如果将引潮力分解为铅直方向和水平方向,铅直方向的分力和重力方向相反,不能引起海水流动,而水平方向的分力虽比铅直方向小,但没有与它方向相反的外力,因而它能驱使海水流动,是引起潮汐的主要作用力。

☚ 海浪   洋流 ☛

潮汐

月球和太阳对地球各处引力不同所引起的地球水位、地壳、大气的周期性升降现象。分别称为“海潮”、“陆潮”(“固体潮”)和“气潮”。海潮最为明显。其中由月球引起的潮称为“太阴潮”,由太阳引起的潮称为“太阳潮”。月球起潮力是地球潮汐的主要原因,太阳潮可对太阴潮起增强和减弱作用,形成“大潮”和“小潮”。白天出现的涨落称为“潮”,夜晚出现的称为“汐”。潮汐的制动作用使地球的自转变慢。


潮汐

海水在月球和太阳等天体引潮力的作用下发生的一种周期性运动。包括海面的周期涨落和海水周期性水平运动,前者通常称为潮汐,后者称为潮流。在多数海区沿岸,每昼夜约有两次海水涨落现象,一次在白天称为“潮”,一次在夜晚称为“汐”。

潮汐

亦称“天文潮”、“引力潮”。海洋水面受到月球和太阳引力的作用,所产生的周期性升降运动,海面上升过程叫“涨潮”,海面下降过程叫“落潮”。中国古代把白天的海水涨落叫“潮”,把夜间的海水涨落叫“汐”,合称叫“潮汐”,沿用至今。潮汐对盐业、渔业、发电和部队的登陆、抗登陆作战等军事行动有重大影响。

潮汐

潮汐

因月球和太阳对地球各处引力不同所引起的水位、地壳、大气的周期性升降现象。海洋水面发生周期性的涨落现象称为海潮,地壳相应的现象称为陆潮(又称固体潮),在大气则称为气潮。上述三种潮汐中海潮最为明显。中国古代对海潮早就作过细致的观测。汉代哲学家王充在他的《论衡》一书中提出“涛之起也,随月盛衰”,指明潮汐与月相变化有关。17世纪,牛顿用引力定律科学地说明海潮是月球和太阳对海水的吸引所引起的。至于陆潮和气潮,都是相当小的,一般必须用精密仪器才能测出。
在天文学中,潮汐这一概念目前已被引伸到其他天体的研究中来,成为研究某些天体的形状、距离、运动和演化等不可缺少的因素。

☚ 宇宙线   地磁场 ☛

潮汐

tides

潮汐

morning and evening tides;ocean tide
~区tidal zone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7:4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