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潘德舆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潘德舆

潘德舆1785—1839

字彦辅,号四农。江苏山阳(今淮安)人。少孤,笃学守礼。先后十二次应乡试,到清宣宗道光八年(1828)始中举。会试又屡失利,大挑得安徽候补知县,未赴任,以疾卒。其论诗力斥“嘲风雪、弄花草”、“叹老嗟穷”,以救“随园(袁枚)佻纤之失”,主张“诗只一字诀,曰‘厚’,厚必由于性情”,强调诗要有真情厚意,提倡“质实”,重视诗人人品,归结为发挥“诗教”作用,以求“有益于国之敷政、人之植行”。曾有意与黄爵滋、郭仪霄、徐宝善、张际亮等转移乾嘉诗风。其诗颇有关系民生、暴露社会衰败之作,大多则写其日常生活而抒怀寓感,古淡质朴,尤以五古见长。徐世昌《晚晴簃诗汇》称“四农诗境高洁”,并谓其论诗主张“足挽江左诗派之失”。李慈铭《越缦堂诗话》则谓:“自道光以来五十馀年,唯潘四农之五古差有真意。”其诗论及诗风,影响及于近代鲁一同等人。著有《养一斋集》二十六卷,包括诗十卷、文十五卷、赋一卷,另有《养一斋诗话》十卷。生平事迹见《清史稿》本传,鲁一同《安徽候补知县乡贤潘先生行状》。

☚ 林则徐   陈沅 ☛
潘德舆

潘德舆1785—1839

清代诗论家、文学家、辞赋家。《清史稿》、《清史列传》等有传。字彦辅,一字四农。江苏山阳(今江苏淮安市)人。道光八年(1828)江南乡试第一名。道光十五年大挑一等,分发安徽候补知县,未赴。为诗全力倡扬诗教说,要求文学干政,反映了鸦片战争前后要求诗风适应变革总趋势的呼声。作赋4首,《幽惕赋》、《砺志赋》、《驱梦赋》、《南窗赋》,均见于《养一斋集》卷一。著有《养一斋诗话》、《养 一斋诗文集》及词、札记等。

☚ 樊鹏   薛瑄 ☛
潘德舆

潘德舆1785—1839

字彦辅,一字四农,山阳(今江苏淮安)人。道光八年(1828)举人,候补安微知县,未到任,仍教授乡里,卒于家。养亲至孝,为人正直,颇有用世之志。故其为学,力求古人微言大义,时人鲁一同综论其学曰:“挽回世运,莫切于文章。文章之根本在忠孝,源在经术,其用在有刚直之气,以起人心之痼疾,而振作一时之顽懦鄙薄,以复于古。”盖其学以克己为要,以有耻为归。所作散文入幽出显,沉痛吐露。诗亦精深奥秘,耐人深思。著有《养一斋诗文集》、《养一斋札记》等。

☚ 周树槐   姚柬之 ☛

潘德舆1785~1839Pan Deyu

poet and literator,literary critic of the Qing Dynasty. Works: A Collection of Yangyi Studio,etc.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9:4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