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 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清诗篇名。七绝。郑燮作。见《郑板桥集》第五辑“题画”。潍县,今山东省潍县。作者在乾隆十年至十三年(1745—1748)任该县知县。包大中丞括,指作者父执辈包括,时在山东任布政使,署理巡抚,故称之为中丞。全诗为:“衙斋卧听萧萧行,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诗以丰富的联想,确切的比喻,写出一个廉正的地方官吏对百姓的事不论大小都应关心。诗人善绘墨竹,往往以竹寄托对坚贞、正直、顽强不屈精神品格的赞美。这首题画诗把“竹声”与“民间疾苦”相连,赋予笔下之竹更为丰富的意蕴。语言通俗,诗意隽永,耐人寻味。 ☚ 私刑恶 梅花岭吊史阁部 ☛ 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 衙斋卧听萧萧竹〔2〕,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3〕,一枝一叶总关情〔4〕。 〔1〕这首诗作于作者在潍县(今山东境内)担任县令时。年伯,古时称同榜考取的人为同年,对同年的父辈或父亲的同年称年伯。包大中丞,包括,字银河,钱塘(今杭州市)人,康熙四十五年(1706)进士,曾任山东布政使,署理巡抚,所以称“中丞”。大,表示尊敬。 〔2〕衙斋:县衙中的书斋。萧萧:形容风声或马叫声。这里指风吹竹子的声音。 〔3〕些小:形容官职低微。吾曹:我们。 〔4〕一枝一叶:比喻百姓的一点点小事。 卧听竹声,“疑是民间疾苦”,寥寥两笔,绘出一片画境,枝叶关情,既有对自己的激励,也包含着对同僚的劝勉。诗简洁朴实,爱民清官的形象跃然纸上。 《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
郑燮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②,一枝一叶总关情。 【注释】 ①潍县:今山东潍坊。②些小:低微。吾曹:吾辈,我们这些人。 【评说】 本诗选自杜瑞联《古芬阁书画记》卷一八,又见卞孝萱编《郑板桥全集·题画》。 “兼济天下”乃是中国文人的传统美德,这在郑板桥身上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乾隆十七年(1746),郑板桥调任潍县令,时值胶东连年天灾,他一面开仓救灾,一面以工代赈,捐出自己的薪俸,为民生劳碌不止。他在赠给其知己,当时任山东布政使、巡抚大臣包括的墨竹图中,也不忘披露自己拯济苍生的心志和襟怀。 一人独卧衙斋之中,忽闻风穿竹林发出的萧萧声,“君听竹梢声,是风还是哭?”(徐渭《附画风竹于箑送子甘题此》)竹子缘何而哭泣,自己也分辨不清,只能疑心这是老百姓痛苦的呻吟和叹息。这种联想是如此怪异,二者似乎缺少一种必然的逻辑联系,而事实上这种联系却存在于诗人的心灵深处,更可见他的心与老百姓是息息相关的。在诗的后半首中,“一枝一叶总关情”就点明了这一层内在联系:我们这些低微的县令,哪怕是枝枝节节的民情琐事都得去体察呀!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