漾伯簠春秋中期铜器。1973年湖北省江陵县纪南岳山出土。荆州博物馆收藏。盖与器身大小、形制相同。直口微侈,口沿外折,方唇,上腹直,下腹斜收,平底,下附外展的曲尺形四足,足间距小于口径。腹侧两边各附有一兽首六棱柱形半环耳。𠤳沿部饰垂叶纹,腹饰纤细的蟠虺纹,足内外均饰较粗的蟠螭纹。通高18厘米、长30.5厘米、宽23.4厘米、足高2.5厘米。盖、器内底有相同的铭文4行26字: 漾伯受用其吉/金作其元妹叔嬴/为心媵𠤳,子子/孙孙其永用之。 漾伯即养伯。“受”为其名。“元妹”即长妹。“嬴”为姓,“叔”为字,“为心”乃其名。是养伯受为其大妹所作的陪嫁品。关于器之国别,或主张为养国之器,或主张为楚灭养后转仕于楚的养氏贵族之器。器之时代为春秋中期,或断为春秋早期。或考证养国故地在今河南沈丘县今治南沈丘城之东,临安徽界首县界。其国大约在楚康王至楚灵王继位之初的春秋中期后段灭于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