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漫铜法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漫铜法

 白青得铁即化为铜。
 

汉·刘安《淮南万毕术》(《太平御览》卷九八八)


 【评】铜的冶炼方法在汉代有了新的突破,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有关水法冶铜化学反应的记述。
 其浸铜也,铅山兴利,首鸠僝功,推而放诸,象皆取蒙。辨以易牙之口,胆随味而不同,青涩苦以居上,黄醓而次中。鉴以离娄之目,泛浮沤而异容。赤间白以为贵,紫夺朱而弗庸。陂沼既瀦,沟遂斯决。瀺灂澒溶,汩滵澈冽。铜雀台之檐溜,万瓦建瓴而淙淙。龙骨渠之水道,千浍分畦而潏潏。量深浅以施槽,随疏密而制闸。陆续吞吐,蝉联贯列。乃破不轑之釜,乃碎不湘之錡。如鳞斯布,如翼斯起,漱之珑珑,溅之齿齿。沉涵极表里以俱畅,蒸酿穷日夜而不止。元冥效其巧谲,阳侯献其怪。变蚀为沫,转涩为。或浃下簟,自凝珠蕊。且濯且渐,尽化乃已。投之炉锤,遂成粹美。
 

宋·洪咨夔《平斋文集·大冶赋》


 [注]①醓:醓:酷也酸也;:酸也②锜:镬的一种,三足釜也。
 信州铅山县有苦泉,流以为涧,挹其水熬之,则成胆铜矾。烹胆矾则成铜。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
 

宋·沈括《梦溪笔谈》卷二五


 铅山县“宋时为浸铜之所,有沟槽七十七处。兴于绍兴四年,更创于淳熙八年,至淳祐后渐废。其地之水有三:胆水、矾水、黄矾水,各积水为池,随地形高下深浅,用水版闸之,以茅席铺底,取生铁击碎,入沟排砌。引水通流浸染,候其变色,锻之则为铜,余水不可再用。……凡古坑有水处曰胆水,无水处曰胆土。胆水浸铜,工省利多;胆土煎铜,工费利薄。水有尽,土无穷,官亦兼收其利。
 

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八五


 【评】以上二条文献概括了宋代铅山兴利厂、信州铅山县水法冶铜的三种方法:一、用熬胆水(CuSO4)的铁锅之铁置换胆水中的铜;二、用排置于胆水槽中的铁片置换胆水中的铜;三、用胆土(含硫酸铜的土壤)煎铜,此法首先要用水淋,淋出的胆水浓度低,需烹煎浓缩后才能用来浸铜。以上三种方法原理相同,但操作上不同。
 浸铜之法:以生铁锻成薄片,排置胆水槽中浸渍数日,铁片为胆水所薄,上生赤煤,取刮铁煤入炉,三炼成铜。大率用铁二斤四两,得铜一斤,饶州兴利场、信州铅山场各有岁额,所谓胆铜也。
 

《宋史》卷一八○


 【评】古籍中有关胆水取铜的记载较多,此处对胆水取铜的具体方法描述得较为细致。
 ……或言取胆泉浸铁,取矿烹铜。其泉三十有二,五日一举洗者一,曰黄牛。七日一举洗者十有四,曰永丰、青山、黄山、大严、横泉、石墙坞、齐官坞、小南山、章木原、东山南畔,上东山、下东山、上石姑、下石姑。十日一举洗者十有七,曰……。凡为沟百三十有八。政和五年,雨多泉溢,所浸为最多,是书理之……。
 

明·危素《危太朴文集》卷一○《浸铜要略序》


 【评】《浸铜要略》为北宋哲宗时(1086—1100)张潜所撰,记述了从胆水中取铜的技术。元代,著者的后裔张理将此书献于朝廷。元末明初危素为此书作《浸铜要略序》,言及饶州兴利场胆水浸铜的概况。从中可知由于各泉所出胆水含铜浓度不同,所需浸铜时间不同。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5:5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