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中的手势
(1)演讲手势是演讲者在演讲时用双手所做的与有声语言相配合、相协调的种种动作,它是人类表情达意所运用的种种手势的系统性的综合应用。在演讲的态势语言中,手势占有最重要的地位,是表现思想感情的最主要手段。生动的有声语言如果配合恰当、优美的手势,就能使演讲更富有感染力、说服力和号召力,造成理想的演讲效果。
做手势总原则是服从内容的需要,恰当自如,和谐,优美。手势和站姿一样,也应当有对比和反衬,避免机械的对称。典型的演讲艺术要求演讲者双手不要同时下垂,因为那样会给人呆板笨拙、机械对称的不美感觉。双手摆放的位置有:一只手放在臀部,另一只手下垂; 一只手放在臀部,另一只手放在腹部; 一只手放入上衣口袋,另一只手下垂; 在感情允许时,一只手插腰,另一只手下垂。当然我们在现实的演讲中看到,演讲者双手同时自然下垂仍然是较普遍的现象,但要切记无论如何手臂下垂不可僵直,应当让肘和腕微微弯曲,以造成上臂与肘、肘与手之间的对比; 或者让一只手拿件道具,如书刊、扇子等,这样,一手拿物一手空,本身就是一种对比,可以形成一种不对称美。演讲者用一只手做动作叫单式手势,两只手同时做动作叫复式手势。场合较小、感情平稳时宜用单式手势,场合较大、感情强烈时,宜做复式手势。
演讲的手势应该自成体系,各具特色,不要求千篇一律,千人一体。在一次演讲中,手势的使用只有恰如其分,而且变化多姿,才能产生良好的作用。但是,各种手势又都具有它相对固定的含义和作用,一般说来,不同的手势表现着不同的思想感情。因此,演讲者也应当研究和掌握各种不同手势的独特意义及其使用方法。
(2)做手势的方式。大体有以下诸种:
❶仰手式。就是把手掌心朝上,拇指张开,食指伸直,其余三指作自然微曲状态。这种手势,或表示欢欣赞美的意思,或表示申请祈求的意思,或表示谦逊诚实的意思。
❷覆手式。就是把手掌心向下,手指头的状态和仰手式相同。这种手势有时表示不高兴、不愿意的意思,有时表示否认、反对的意思,有时表示安抚、许可的意思,有时则用以拟事状物,指示距离、表明高度、模拟在黑暗中模索动作等。
❸伸指式。包括单独伸食指、拇指、小指和几指并伸几种情况。单伸食指,余指内屈,表示专门指示某人、某事、某意,或者表示指导听众特别注意。单伸拇指,余指内屈,通常是表示赞许。单伸小指,余指内屈,大多表示轻蔑。数指并往往表示数量、计数的对比等。
❹握拳式。就是五指收拢,握紧拳头。这种手势,有时表示示威、报复,有时表示激动的感情、坚决的态度,有时则是为了增加语言和思想的力量。有演讲中,握拳式不宜多用,一定要到感情最集中、最强烈的时候才能偶一为之,用得越少应越能发挥好的效果。
❺抱掌式。就是双掌合抱。抱掌高举时,表示祝颂、祈祷的意思; 抱掌低垂,放在前腹时,表示换意等意思; 抱掌摇动时,表示亲友相适的欢悦之情或离别之时依依之意。
❻抚身式。即用手抚摸自己身体的某一部分。双手自摸,是深思之状; 以手挠头,是懊恼、回想之间; 有时以手抚胸,是表示反躬自问; 有时手抚伤育,是表示诉说痛苦。
❼外撇掌式,就是手掌向外侧撇伸,与手臂形成一定角度。这种手势可以表示三种情态:憎恶、恐惧和极度惊慌。
以上这些手势和臂部动作密切结合,又可形成上举、下压、平移等几类动作,各类动作又可分为双手式和单手式两种。一般情况是,表达积极意义的,如希望、成功、肯定兴奋,手臂动作就向上、向前、向内; 而表达消极意义的,如批判、蔑视、否定、颓丧、失意等,手臂动作则向下、向后、向外。至于双手或单手动作及其幅度的大小要根据演讲时的内容、情绪而灵活掌握。
每一个手势的动作过程,都具有三个节拍,即预备、发出、收回。演讲者在某一特定的思想情感需要表达出来的时候,手势就要预备起来,一当思想情感表达出口,手势也要求同时发出使某一特定动作恰好落到相应的词语上,这样才能配合密切,显得有力。手势收回时要自然,不露声色,不引起听众的注意。但由于手势是不断改变和相互连贯的,所以手势的收回动作和预备动作往往又交叉进行,合二为一的。当手臂伸出做手势时,无论是哪一个环节,哪一种姿式,都应是自然弯曲的。人体的四肢,生来就是有弯曲度的。如果做动作时,手臂不是顺乎自然,而是故意伸得笔直,就会显得僵硬、笨拙,给人不雅观、不舒适的感觉。成功的手势往往不是事先设计好的,而是临场时随着演讲的内容、听众的情绪和场内气氛,在演讲者的感情的支配下,自然表现、即兴处理而产生出来的。只有这种出自内心、发乎自然、合乎内容的手势,效果才会是理想的,这又牵涉到演讲者的修养问题了。
有的青年演讲者虽然也能将手势和内容相配合,但是手的出势、停势、收势的点、力、方向处理得不恰当。比如表示果断的手势,应将右手从胸前直举胸前上方的最高点,然后直落到最低点。可是有的演讲者右手还没有举到头顶,就在半空中草草地落下,这就不能表达出果断的感情。有的演讲者认为,演讲的手势是做比不做好多做比少做好,于是乎手势泛滥,两名一招,三名一式,左挥右扬,大劈大砍,令人眼花缭乱,不知所以。又有些演讲者走向另一个极端,当他们出现在听众面前时,仿佛石人一般站立着,两手无力地下垂或后背,从头至尾不更换一个动作。这样,即使演讲词写得再好,恐怕也会失去活力,让听众鼓不起精神来。这有的人在演讲的前半部分没有一个手势,拘谨得很,仅在最后一段时间里,连续不断地加上手势,造成前松后紧、前后脱节的不平衡现象。这些作法都是不可取的。
(3)演讲者在手势运用上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❶手势要简洁明了,容易被听众看懂和接受,不至于多费听众的心思去猜度。有人喜欢多用奇怪的手势,想借此博得听众的注意,这样做的结果往往适得其反。所以,不需要的、无意义的手势,应当完全减省不用。
❷手势要适宜,与演讲的内容协调、合拍。不适宜的手势,或者使人感到生硬不快,或者惹得听众轻蔑讥笑。在演讲过程中,演讲者有时急切之中找不到一个恰当的词语来表达特定的思想感情,在这种情况下,也可以用手势来代替一时找不到的字句,这种适当的手势,甚至还是很传神、很有力的。
❸手势需要变换。演讲者运用手势不可老是重复地做某一种手势。重复一种手势,不仅单调无味,毫无艺术性可言,而且形不达意,招致听众的厌烦。所以演讲者要善于变换他的演讲手势,或用左手,或用右手,或同时两手并用,或上或下,或弯或直,使听众在得体的富于变化的手势中得到满足,在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演讲中的手势
演讲手势是演讲者在演讲时用双手所做的与有声语言相配合、相协调的种种动作,它是人类表情达意所运用的种种手势的系统性的综合应用。在演讲的态势语言中,手势占有最重要的地位,是表现思想感情的最主要手段。生动的有声语言如果配合恰当、优美的手势,就能使演讲更富有感染力、说服力和号召力,造成理想的演讲效果。
1.做手势的方式
大体有以下诸种:
(1)仰手式。就是把手掌心朝上,拇指张开,食指伸直,其余三指作自然微曲状态。这种手势,或表示欢欣赞美的意思,或表示申请祈求的意思,或表示谦逊诚实的意思。
(2)覆手式。就是把手掌心向下,手指头的状态和仰手式相同。这种手势有时表示不高兴、不愿意的意思,有时表示否认、反对的意思,有时表示安抚、许可的意思,有时则用以拟事状物,指示距离、表明高度、模拟在黑暗中摸索动作等。
(3)伸指式。包括单独伸食指、拇指、小指和几指并伸几种情况。单伸食指,余指内屈,表示专门指示某人、某事、某意,或者表示指导听众特别注意。单伸拇指,余指内屈,通常是表示赞许。单伸小指,余指内屈,大多表示轻蔑。数指并往往表示数量、计数的对比等。
(4)握拳式。就是五指收拢,握紧拳头。这种手势,有时表示示威、报复,有时表示激动的感情、坚决的态度,有时则是为了增加语言和思想的力量。有演讲中,握拳式不宜多用,一定要到感情最集中、最强烈的时候才能偶一为之,用得越少应越能发挥好的效果。
(5)抱掌式。就是双掌合抱。抱掌高举时,表示祝颂、祈祷的意思;抱掌低垂,放在前腹时,表示快意等意思;抱掌摇动时,表示亲友相适的欢悦之情或离别之时依依之意。
(6)抚身式。即用手抚摸自己身体的某一部分。双手自摸,是深思之状; 以手挠头,是懊恼、回想之间;有时以手抚胸,是表示反躬自问;有时手抚伤育,是表示诉说痛苦。
(7)外撇掌式。就是手掌向外侧撇伸,与手臂形成一定角度。这种手势可以表示三种情态: 憎恶、恐惧和极度惊慌。
以上这些手势和臂部动作密切结合,又可形成上举、下压、平移等几类动作,各类动作又可分为双手式和单手式两种。一般情况是,表达积极意义的,如希望、成功、肯定兴奋,手臂动作就向上、向前、向内;而表达消极意义的,如批判、蔑视、否定、颓丧、失意等,手臂动作则向下、向后、向外。至于双手或单手动作及其幅度的大小要根据演讲时的内容、情绪而灵活掌握。
每一个手势的动作过程,都具有三个节拍,即预备、发出、收回。演讲者在某一特定的思想情感需要表达出来的时候,手势就要预备起来,一当思想情感表达出口,手势也要求同时发出使某一特定动作恰好落到相应的词语上,这样才能配合密切,显得有力。手势收回时要自然,不露声色,不引起听众的注意。但由于手势是不断改变和相互连贯的,所以手势的收回动作和预备动作往往又交叉进行,合二为一的。当手臂伸出做手势时,无论是哪一个环节,哪一种姿势,都应是自然弯曲的。人体的四肢,生来就是有弯曲度的。如果做动作时,手臂不是顺乎自然,而是故意伸得笔直,就会显得僵硬、笨拙,给人不雅观、不舒适的感觉。成功的手势往往不是事先设计好的,而是临场时随着演讲的内容、听众的情绪和场内气氛,在演讲者的感情的支配下,自然表现、即兴处理而产生出来的。只有这种出自内心、发乎自然、合乎内容的手势,效果才会是理想的,这又牵涉到演讲者的修养问题了。
2.注意事项
演讲者在手势运用上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手势要简洁明了,容易被听众看懂和接受,不至于多费听众的心思去猜度。有人喜欢多用奇怪的手势,想借此博得听众的注意,这样做的结果往往适得其反。所以,不需要的、无意义的手势,应当完全减省不用。
(2)手势要适宜,与演讲的内容协调、合拍。不适宜的手势,或者使人感到生硬不快,或者惹得听众轻蔑讥笑。在演讲过程中,演讲者有时急切之中找不到一个恰当的词语来表达特定的思想感情,在这种情况下,也可以用手势来代替一时找不到的字句,这种适当的手势,甚至还是很传神、很有力的。
(3)手势需要变换。演讲者运用手势不可老是重复地做某一种手势。重复一种手势,不仅单调无味,毫无艺术性可言,而且形不达意,招致听众的厌烦。所以演讲者要善于变换他的演讲手势,或用左手,或用右手,或同时两手并用,或上或下,或弯或直,使听众在得体的富于变化的手势中得到满足,在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