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滔Tāo

现行罕见姓氏。今山西之运城有分布。《山西人口姓氏大全》 收载,未详其源。

滔tāo

❶彌漫,水勢盛大貌。見“滔滔”。
❷疑惑。通“謟”。張衡《西京賦》:“天命不滔,疇敢以渝。”

当前位置:主页 > 汉字大全 > 通假字 >

滔(一)

 1.通“慆”、“謟”,疑惑。
《尚书·尧典》:“象恭滔天。”《左传》昭公二十六年:“士不滥,官不滔,大夫不收公利。”又哀公十七年:“子高曰:‘天命不謟’。”唐陆德明《经典释文》:“謟,本又作‘滔’,佗刀反,疑也。”《文选》汉 张衡《西京赋》:“天命不滔,畴敢以渝?”唐 李善注:“《左氏传》傅子高曰‘天命不滔’,‘滔’与‘謟’音义同。”
2.通“𤘸”。按:《说文》:“𤘸,牛徐行也。”清段玉裁注:“俗谓舒迟曰𤘸𤘸。”
《诗经·豳风·东山》:“滔滔不归。”按:蒋礼鸿《怀任斋读〈说文>记》以“𤘸”是“滔”之本字(见《中华文史论丛增刊·语言文字专辑(下)》)。
  • 上一篇:滓
  • 下一篇:滔(二)

滔(二)-通假字-可可诗词网
当前位置:主页 > 汉字大全 > 通假字 >

滔(二)

 通“蹈”。
《庄子·田子方》:“夫子不言而信,不比而周,无器而民滔乎前,而不知所以然而已矣。”按:唐成玄英疏作“蹈”。
  • 上一篇:滔(一)
  • 下一篇:滉

滔tāo

通“慆”。骄慢。《大雅·荡》二章:“天降滔德,女兴是力。”毛《传》:“滔,慢也。”《集传》本作“慆”。朱熹《集传》:“慆,慢。兴,起。乃天降慆慢之德而害民,然非其自为之也,乃汝兴起此人而力为之耳。”陈奂《传疏》:“慢德,言其德教之慢,即荡荡之意。”马瑞辰《通释》: “水漫曰滔,人慢亦曰滔。”

☚ 滥   滔滔 ☛

读音t·ao(-),为ao韵目,属ao—iao韵部。土刀切,平,豪韵。
❶大水弥漫。
❷[滔天]波浪极大貌。
❸[滔滔]大水滚滚貌;话多连续不断貌。

上一条: 下一条: ">

〔tao〕
滔滔〔tao tao〕ad huathuat: 流水~。ub ngueulad huat huat.

{}6691骂。西南官话。四川达县〖〗、南充〖〗。云南曲靖〖〗、昭通〖〗。客话。四川西昌〖tߵau45〗。翘起。西南官话。四川自贡〖〗。水淹。西南官话。贵州大方〖〗。今年的庄稼着~倒了。

滔tāo

大水漫流
 △ 波浪~天。
【注意】右边是“舀”,不是“臽”。

大水弥漫:~~︱~天︱白浪~天。
○~~(比喻话讲不完的样子)不绝︱罪恶~天(滔天:比喻极大)。

滔tāo

大水弥漫:大浪滔天。

见〔波滔滔〕
另见tao


滔tao

滔滔 滔天 滔天大罪

滔tāo


滔tāo

滔tāo

❶ 大水弥漫。《尚书·益稷》:“洪水~天,浩浩怀山襄陵。”(襄:升到。)
❷ 广大。《淮南子·精神》:“孔乎莫知其所终极,~乎莫知其所止息。”(孔:大。)
❸ 傲慢。《左传·昭公二十六年》:“士不滥,官不~。”
❹ 赴,趋。《庄子·田子方》:“夫子不言而信,不比而周,无器而民~乎前。”(器:权位。)柳宗元《吊屈原文》:“~大故而不贰。”(大故:指死亡。)

*tao

CCCF
❶大水弥漫,充满:洪水~~/白浪~天。
❷〈文〉傲慢:士不滥,官不~(《左传》)。
❸〈文〉涌聚:无器而民~乎前(《庄子》)。

傲慢

傲慢

倨(倨侮;倨慢;倨僈) 裾 狂 嫚(倨嫚) 浩 滔 骜(骜倨) 怃敖 神气 偃却 违傲 骄泄 凌慢 踞肆 傲忽
傲慢放肆不谦逊:傲诞
傲慢不从命:偃蹇弃命
悖逆傲慢而不顺从:悖傲不逊
傲慢地对待当世:慢世
 狂放傲世:醒狂
轻视世人,对人傲慢:轻世傲物
对上谄媚,对下傲慢:谄上傲下
自以为比人高贵,显得非常傲慢:心气高傲 心气高硬 心高气傲 心高气硬
 才能出众而心气高傲:才大气高
骄傲,傲慢:偃蹇
褊急傲慢:褊傲
粗疏傲慢:粗傲
放纵傲慢:骄伉
放荡傲慢:诞慢 诞谩
 狂放傲慢:诞倨 诞傲
骄横傲慢:豪慢
贪婪傲慢:贪慢
凌侮傲慢:陵傲 陵慠
凶横傲慢:桀慢
横暴傲慢:暴伉
 凶暴傲慢:暴慢
 残暴傲慢:暴傲 暴謷 暴慠
神情非常傲慢:傲然睥睨
(轻视别人,对人没有礼貌:傲慢)

另见:骄傲 高傲 自大 自恃 无礼︱谦恭

☚ 傲慢   态度傲慢 ☛

水大

水大

大水弥漫:滔 弥泛 水漫金山
水大的样子:溢盛
水广大的样子:漭(漭漭;漭沆) 滂 潢潢 泱泱 汪汪 浺瀜 沆茫 沆瀁莽沆 沛濊 浩瀚 濩渃
水大无边的样子:混瀁 滉瀁
水广大无边的样子:淼 溔 浩茫 浩莽 浩漭 洸洋 潢洋 潢漾 汗汗
水广大苍茫的样子:灏茫

☚ 水盛   涨水 ☛

水势大

水势大

水势盛大:混(~流) 涣涣 满盛
洪水泛滥,水势盛大:怀山襄陵
水势特别盛大:漫天
水势又大又急:浪翻潮涌 潮涌澜翻
水势很大:汹涌澎湃 汹涌淜湃
水势极大:滔(滔天) 躅天
水势无边际:
水势浩大凶猛:奔腾澎湃
水域辽阔,水势浩大:一片汪洋
波涛汹涌,水势浩大:倒海翻江
波涛汹涌冲击,水势浩大:拍天
水势盛大的样子:浩 沺沺 滂薄 浑浩汸汸
水势浩大的样子:汪洋(~大海) 澜汗淼淼(~洪波) 洪漭
水势广大的样子:灏瀚 灏汗 漭漭
水势广大无边的样子:浩茫
水势广远无际的样子:漫漭
水势壮阔的样子:彪休 浩浩荡荡 浩浩汤汤
水势盛大起伏的样子:溶溶淡淡

☚ 水势   淹、浮、沉 ☛

水动

水动

波动:滔荡
水波起伏:淡 沦涟(海波~)
水波动荡:洸朗
水波动荡的样子:溶氵裔 淡淡
水波动荡闪光的样子:洸(洸洸)
水波摇荡:波荡
水猛烈动荡:荡(荡薄;感荡) 滔(滔荡) 感宕
水动荡的样子:
水摇动的样子:潭瀹
波涛汹涌的样子:鸿溶 鸿涌
水波动的样子:淡淡 淡荡
水波微动的样子:淡潋
水波浮动的样子:溶溶荡荡

另见:流淌 激荡 波浪 漂流

☚ 水动   荡漾 ☛

上涌

上涌

波浪重叠涌起:叠跃
水受阻或震荡而上涌:激(激荡) 澎(~一身水) 滔(滔荡)
冲击上涌:矶激
沸腾上涌:沸涌
如云涌起:云起
潮水般地汹涌起伏:潮(潮荡)
猛烈上涌:激涌 掀起(~波涛) 濆薄 濆发
(水向上冒:上涌)

另见:涌出 水泡 水珠

☚ 涌出   水涌的样子 ☛

〖滔〗 粵 tou1〔劏糕切〕普 tāo

大水瀰漫。許慎《說文解字》:「 〜 ,水漫漫大皃。」(皃:通「貌」,情景。)王充《論衡.吉驗》:「洪水〜天,蛇龍為害。」

滔tāo

漫,充满。如:波浪滔天,罪恶滔天。

滔tāo

Ⅰ  ❶ (大水弥漫) flood; inundate: 白浪 ~ 天。 Whitecaps surge high.
❷ (涌聚) swarm Ⅱ  ❶ (傲慢) haughty
❷ (汹涌的) surging
❸ (广大的) wide and long
◆滔滔 surging; torrential; billowy; 滔滔不绝 spout eloquent speeches; an unceasing flow of words; exhaust [weary] oneself by talking; flow on without stopping; (right [straight]) off the reel; one's words pouring out like a flood; pouring out words in a steady flow; (She) rattled on, (her) words pouring out like a flood.; speak unceasingly; talk a horse's hind leg off; talk eloquently; talk nineteen to the dozen; talk on and on in a flow of eloquence; talk oneself out of breath; talk without cease; 滔滔千言 a flood of words; 滔滔善辩 skilled in debating; 滔天 dash to the skies; billowy; heinous; monstrous; 滔天大祸 a terrible disaster; a disaster like foaming billows dushing to the skies; 滔天大浪 rolling mountains of waves; billows surging to the skies; 滔天大罪 towering [heinous, monstrous, horrible] crimes; atrocities; 滔天罪行 a great sin; flagrant crime; monstrous crimes

滔tāo

不绝|天大罪|天罪行

❸ 白浪天|祸乱天|罪恶

tāo

(13画)

【提示】舀,上面是爫,不是,不要错写成从的臽。

*滔tāo

13画 水部 大水弥漫: 白浪~~|波浪~天。

滔()


稻嫼簋蓋,殷周金文集成3874,西周晚期
(稻)(嫼)乍(作)(尊)𣪕(簋)。
按: 从水聲。

觴姬簋蓋,殷周金文集成3945,西周晚期
(觴)(姬)乍(作)(稻)(嫼)𧷽(媵)𣪕(簋)。

石鼓文·而師
滔滔是□。

古璽彙編1009,戰國
肖滔。
按: 从水舀聲。

古璽彙編1775,戰國
專滔。

元顥墓誌,北魏
滔滔乎苞委水而爲深,灼灼乎並麗天以俱照。
按: “舀”形體變異。

元詮墓誌,北魏
元愉滔天,王忠誠首告,表請親征。

竇泰墓誌,北齊
及巨釁滔天,長戟内指,既等闕南之敗,遂成山北之灾。

樊氏墓誌,隋
長源浚流,滔滔不竭。

崔君妻朱氏墓誌,唐
滔滔江漢,虎據山靈。

李起宗墓誌,唐
滔滔清洛,逝者如斯; 鬱鬱佳城,悲哉何已!

韓子墓誌,唐
滔滔逝水,沉沉落日。

袁景慎墓誌,唐
鴻波遠派,起秦野之滔滔。
《説文》: “滔,水漫漫大皃。从水舀聲。”
金文从水聲, 此後文字从水舀聲。 石刻文字中 “舀”多變異。
“滔”在金文中用爲人名。後世文獻多指水勢之大,又比喻人所犯罪行滔天。

☚ ">   涓 ☛

滔tāo

春秋初期以来的形声字。人氵(水),舀(tāo,又yǎo)声。漫,充满义。如:波浪滔天。组词如:滔滔(大水漫流义。如:海水滔滔。又连续不断义。如:讲话滔滔不绝)。

滔★常◎常


tāo形声,从水,舀声,大水弥漫的样子。滔滔,形容大水滚滚,水势很大的样子,比喻言语连续不断。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2: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