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滇载记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滇载记

地理杂志。明杨慎(1488—1566)撰。一卷。慎字用修,号升庵,四川新都人。正德进士,授翰林院修撰。学问渊博,致力于方志修纂。著有《升庵集》、 《全蜀艺文志》、 《滇候记》等百余种。以考证《越绝书》作者为东汉袁平、吴康之作,为学界称许。于方志理论亦有阐述,可称文献学家。是编为慎于嘉靖间谪居云南,多习白族语言,据白文史书《白古通纪》、 《玄峰年运志》等,征引《资治通鉴》,杂以调查所得资料,编译成书,约成于嘉靖二十二年(1543),六千余字。记事止于洪武十七年。首载六诏远古传说,族名,活动境域。次载蒙氏、大长和(郑氏)、大天兴(赵氏)、大义宁(杨氏)、 大理(段氏)、大中国(高氏)、后理国等部族政治经济生活情况。载有元世祖灭后理改设大理部元帅府;段氏复据云南,详于南诏始末。又及明玉珍率红巾军攻云南始末,梁王与段氏内讧,明初平定大理等史事翔实,多涉少数民族源流、政治、经济、文化风俗、人物事迹,为研究云南地方史和民族史所必备。有嘉靖间听彝堂刻本,后有《古今说海》、《学海类编》、 《纪录汇编》、 《云南备征志》等本。方国瑜《云南史料目录概说》 (1984年中华书局)可资参考。

滇载记

一名《滇记》。书名。署明杨慎(1488—1559,字用修,号升庵,四川新都县人)撰。一卷。以嘉靖二十二年(1543)陆粲刻本为最早,并有姜龙序(今存慎之孙李宗吾于万历三十三年(1605)之翻刻本),所述成书及传刻颇翔实, 其余诸本均无姜序,有的删去书末之总论。约成书于嘉靖(1522—1566)初年。主要记述唐南诏蒙氏、宋大理国以迄明初白族段氏史迹,系据已译成汉文的白文《白古通记》、《玄峰年运志》(均佚)和有关史籍所编纂, 非如慎在自序所称乃直译自《白古通记》、《玄峰年运志》, 并“稍为删正”而成,但仍可为研究南诏、大理国史之参考资料。

滇载记

滇载记

亦作《滇记》。书名。明杨慎(1488—1559)撰。杨慎于嘉靖间谪居云南,通晓白族语言。根据白族史籍《白古通记》、《玄峰年运志》等于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 编译成书。一卷。有清嘉庆间听彝堂刻本、《古今说海》、《历代小史》、民国间《纪录汇编》等十余种丛书刻本。书中记载明代云南地域沿革和各少数民族源流、经济、文化、风俗、人物及土司蒙、段二姓史事等。

☚ 青史   四川土夷考 ☛

滇载记

一卷。杨慎撰。杨慎(1488—1559),四川新都人,字用修,号升庵,正德六年(1511)擢进士第一,授翰林院修撰。嘉靖初充经筵讲官,召为翰林学士。因大礼仪,上疏力争,并率群僚伏左顺门力谏,命下狱,杨慎又与同僚大哭于奉天门,遭廷杖,谪戍云南永昌卫。嘉德三十八年(1559)卒于戍所。杨慎肆力古学,书无所不览,作《丹铅录》,考证诸书异同。明代记诵之博,著述之富,推为第一。所撰诗、词、散曲等极富,各种杂著多至一百余种,有《升庵集》八十一卷。天启中追谥文宪。《滇载记》一书即是杨慎谪戍云南时所作,主要记述云南地区的历史及各部姓种类,旧本与《滇程记》合为一篇,后来分开编录,一为行记、一为地志。此书有《广百川学海》本、《古今说海》本、历代小史》本、《纪录汇编》本、《函海》本、《艺海珠尘竹集》、《丛书集成初编》本、《景印元明善本丛书》本。

滇载记

书名。又名《滇记》。1卷。署名“明杨慎撰”。实由无名氏将白文《白古通记》、《玄峰年运志》译成汉文,加入有关史籍之记载,稍事编纂,最后由杨慎“删正”而成。约成书于嘉靖(1522—1566)初年。内容主要记述唐代南诏蒙氏、宋代大理国及元代迄明初大理总管段氏史迹,对研究云南民族史有一定参考价值。因该书未经精密考订,故有较多疏漏之处。书成后,于嘉靖二十二年(1543)由陆粲刊刻于世,并由姜龙作序,记述成书及传刻的经过。此后收入《古今说海》等多种丛书,翻刻10余版,为世人所重。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9:46: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