滄海❶大海。海水蒼色,故稱。我國古代亦稱東海爲滄海。馮衍《顯志賦》:“躍青龍於滄海兮,豢白虎於金山。” ❷大的湖泊。《後漢書》班固《西都賦》:“前唐中而後太液,攬滄海之湯湯。” 古代名物 > 地物類 > 水部 > 溟海 > 滄海2 滄海2 cānghǎi 指東海。漢·曹操《步出夏門行》:“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水何澹澹,山島聳峙。”《初學記》卷六:“東海之别有渤澥,故東海共稱渤海,又通謂之滄海。”清聖祖《山海關》詩:“重關稱第一,扼險倚雄邊。地勢長城接,天空滄海連。”
古代名物 > 地物類 > 水部 > 溟海 > 滄海1 滄海1 cānghǎi 亦作“倉海”。大海。滄,通“蒼”。海水青蒼,故稱。漢·董仲舒《春秋繁露·觀德》:“故受命而海内順之,猶衆星之拱北辰,流之宗滄海也。”漢·揚雄《甘泉賦》:“東燭倉海,西燿流沙。”唐·李商隱《錦瑟》詩:“滄海月明珠有泪,藍田日暖玉生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