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溺死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死因

死因

各种原因的死亡:札瘥夭昏 夭昏札瘥
少女为爱而精神失常或死去:倩女离魂
淹死:溺死 流死 流杀 渰杀 漂杀
在水中淹死:葬身鱼腹
被水淹没:陷溺
投水而死:蹈雍
因灾异凶变致死:灭顶(~之灾)
烧死:灰死
受冤枉而死:冤死 枉死 陆机雾 蒙冤而死
含恨而死:抱愤入地
因受迫害或意外灾难而死:遭难
因灾祸或重大变故而丧失生命:被难
苦煞,苦死:闪杀
死于诱饵:死饵
枯死,困死:槁死
因惊吓而昏死:惊殒
死于变乱:死乱
贬逐而死:窜死
为财而死:殉财
死于利禄:死禄
贪婪者为了求取钱财而丢掉性命:贪夫殉财 贪夫徇财
医术拙劣的医生由于诊治错误而致人丧命:庸医杀人
按住喉部使窒息至死:掐死
因其他原因而死:梗死 噎死 电死 胀死

另见:疾病 事故 遭祸 饥饿 自杀 杀死 战争

☚ 死因   正常死亡 ☛

溺死

俗称“淹死”。液体被吸入呼吸道引起的窒息死亡。溺死于江河的较多见,亦由溺死于水缸、澡盆内的。溺死过程分为五期:(1)窒息前期。落水后冷水刺激引起反射性吸气,由于吸入液体,本能地出现呼吸暂停。(2)呼吸困难期。血中二氧化碳积蓄,刺激呼吸中枢,又吸入溺液,于是出现呼吸困难。(3)意识丧失期。吸入大量溺液后,丧失意识,出现反射机能消失,瞳孔散大。(4)呼吸暂停期。呼吸运动暂停,瞳孔散大。(5)终末呼吸期。连续数次吸水,而后呼吸完全停止。整个溺水过程平均为4~5分钟。尸体征象有:口鼻腔周围形成蕈样泡沫,不易自然消失;皮肤出现鸡皮样改变;手中或指甲缝中留有异物;皮肤自皱,出现下行性腐败。尸体内部可见肺水肿,左右心血成分不同,颈、背、胸部肌肉出血,颞骨锥体内出血。肺、肝、肾、心等脏器内检出浮游生物硅藻。检验溺死尸体时,应注意区别自溺与他溺死亡。

溺死

又称“淹死”。因水或其他液体吸入呼吸道和肺泡而引起的室息死亡。在绝大多数案例中,大量溺液被吸入气道,达到肺泡,妨碍了气体交换,引起室息。少数例子吸水量极少,为急性反射性死亡。溺液除水外,尚包括酒、油、尿或其它液体。多数溺死者全身淹没在液体内,但有时只有头面部或仅口鼻淹在液体内也可致死。溺死分为典型和非典型溺死两类。典型溺死是人落水后,呼吸道和肺泡内吸入了大量液体而引起窒息死亡。非典型溺死也确实是在落水后发生的死亡,但解剖时并无吸入液体的证据,因而又称干型溺死,在落水后死亡者中约占15%,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两种,其一是由声门痉挛引起,尸体检查有一般窒息的征象,但呼吸道没有液体;其二是由迷走神经抑制,心跳骤仃而死,尸检不仅无吸入液体的征象,也没有窒息的征象。还有一类迟发型溺死,即在溺水获救后若干分钟、数小时或数日,因并发症而死 (早期因肺水肿、出血性脱屑性肺炎,后期因支气管肺炎、肺脓肿等)。

溺死

指落水淹没而致死者。《诸病源候论·中恶病诸候》:“人为水所没溺,水从孔窍入,灌注腑脏,其气壅闭,故死。若早拯救得出,即泄沥其水,令气血得通,便得活。”《证治准绳·杂病》: “溺水死,捞起以尸伏牛背上,无牛以凳,控去其水,冬月以棉被围之,却用皂角以生姜自然汁灌之,上下以炒姜擦之,得苏可治。”《寿世保元·五绝》: “救溺水死者,先以刀斡开溺者口,横放筋一只,令其牙啣之,使可出水。又令一健夫,屈溺人两足,着肩上,以背相贴,倒驼之而行,令其出水。”

溺死drowning

又叫淹死,系意外死亡中较常见的一种。由于液体进入呼吸道阻塞后中断气体交换发生窒息而死亡。淹溺液体主要为水,亦可为气油、酒或其他液体,多因翻船落水、游泳意外,亦可为他害等原因引起。有的涉及某些意外因素,应由司法部门处理,并由法医鉴定后方可处理尸体。

溺死

俗称“淹死”。液体吸入呼吸道引起的窒息死。新鲜尸体在捞出水面后,常有大量泡沫从口、鼻腔中溢出,形如蘑菇,称蕈状泡沫,且手中常紧握水草、泥沙等物,全部呼吸道、胃及十二指肠内有溺液,内脏皆可检到硅藻。大多数为意外事故及自杀,少数为他杀。

溺死death from drowning

是因吸入水或其他液体,引起呼吸道阻塞所致的窒息死亡。为机械性窒息的一种类型。可发生在仅头面部浸入水或其他液体中的人,如在失去知觉的情况下,仅有呼吸动作,但无自主运动能力者。法医检验鉴定疑为溺死者,必须查明具有在水中呼吸的证据,才能确认。

溺死

溺死

液体被吸入呼吸道,障碍气体交换,使体内缺氧而引起机械性窒息死亡,称为溺死或淹死。吸入的液体多数是水,但也可是酒、油、尿或其它液体。只要口、鼻孔被淹没,就可有足量的液体被吸入而致死。全世界平均每年每10万人中有5.6人溺死。在江河湖海中发现的尸体绝大多数均属意外溺死,但由于溺死常是自杀的手段之一,少数属于他杀,甚至有抛尸入水伪装溺死的,因此,水中的尸体可能与重大的刑事案件有关,必须进行法医学鉴定。
一般不会游泳的人,落入水中后本能地暂停呼吸,以后因体内缺氧,反射地恢复呼吸从而吸入液体。会游泳的人则常在精疲力尽后,无法自制地吸入液体。以后都经过呼吸促迫 (液体刺激呼吸道引起呛咳而致呼吸促迫),意识逐渐丧失,继而大量吸入液体,发生全身痉挛、呼吸暂停、终末呼吸,继之呼吸完全停止的过程。几分钟后心跳亦停止。全过程短则4~5分钟,长则10分乃至30分钟,视个体而异,惊惶失措者及老年人可能死亡较快。过去认为在淡水中溺死者,吸入的水从破裂的肺泡毛细血管进入左心,血液被稀释,血钠减少,同时因溶血使细胞内钾进入血浆,血浆钾升高,心肌因缺氧和电解质紊乱而发生心室纤维颤动,以致心力衰竭死亡。在海水中溺死者,则因高渗的海水进入肺泡内,使血循环中大量的水分渗入肺泡,迅速引起广泛而严重的肺水肿,血浆含钠的百分率和红细胞比积急剧升高,因心肌缺氧,血液粘滞性升高,心肌衰弱而至衰竭死亡。六十年代以来,Modell等经过大量动物实验和对溺水死亡和溺水后被抢救的人的临床观察,认为淡水溺死者中,84%的人吸水量约每公斤体重4.5~9ml;其血浆电解质与正常人的差异不会超过20mEq/L,不至于发生心室纤维颤动。在海水溺死者中,84%的人吸水量每公斤体重大约为4.5ml。动物实验中,吸入这样量的淡水或海水致死者,死因都是缺氧和酸中毒。因而认为无论淡水溺死或海水溺死者,其死亡机理都是缺氧和酸中毒。这一看法后来得到了较多学者的支持。有部分溺水后获救者,在获救后数小时或数日后死亡,称为迟发型溺死,其死亡机理是肺水肿、肺炎,有时发生肺脓肿。
对水中尸体的法医学鉴定,主要要解决
❶是溺死抑系他杀后抛尸入水。
❷是自杀死、他杀死或意外死。
❸尸体的个人识别。
❹在水中已浸泡多久。
❺如何解释尸体上的一些特殊表现,如机械性损伤、绑缚重物(如石块)或其它异常情况。
尸体征象 尸体外表较有诊断价值的征象是口鼻部的蕈形泡沫和手中紧握某些物体(如泥沙、水草、树枝等)。口鼻部的蕈形泡沫是由吸入的液体与呼吸道粘膜分泌的粘液及肺内空气,在溺死过程中因剧烈的呼吸运动混和而形成的。泡沫常从口、鼻部突起如蕈形或蟹沫状,泡沫细小,多呈白色或因出血而略染血色,极稳定,不易消散,抹去后可再溢出。压迫尸体胸部时会更大量溢出。在有机磷农药中毒、勒死、电击、癫痫等死亡的尸体,有时亦可见到类似的泡沫,但均不如溺死者的泡沫粘稠。尸体高度腐败后,泡沫消失。

溺死者口、鼻部蕈形泡沫


手中抓住异物,是溺死过程中进行挣扎的表现。死者在挣扎中抓住水中泥沙、水草或树枝,或其他物品,死后肌肉从收缩状态直接进入尸僵(尸体痉挛),因此,这是一个有价值的生前落水的证据,但仅见于少数尸体。如果仅发现指甲缝中有泥沙,其成分虽与溺死处一致,也只能说明落水时接触了泥沙,不一定是生前落水的表现。溺死者特别是在较冷的水中溺死者,体表常见汗毛竖立,毛囊凸起呈鸡皮样,这是由于冷水刺激使立毛肌收缩所致。常见于两臂及两股外侧。以往认为这是溺死的确实证据。后来发现抛尸入水者同样可有这一现象,故不能据此诊断溺死。
尸体内部征象中能证明溺死的主要是呼吸道的改变和胃肠道中见到溺液。溺死者两肺发生明显的水性肺气肿。这是由于溺死过程中,吸入的水与呼吸道粘膜受刺激所分泌的大量粘液以及肺内空气混和成粘稠的泡沫,并被吸入呼吸道深部,呼气时却排不出来,整个呼吸道被泡沫性液体充满所形成的特殊改变。尸体解剖切开胸腔时见两肺并不萎陷,体积膨大,前缘常盖住心包,肺表面有肋骨压痕,用手指压迫可使肺表面形成凹陷,触之如揉面感。肺叶边缘钝圆,两肺表面湿润,浅灰红色,比正常肺颜色浅,常呈斑驳状,即在灰色背景上有红色斑块。肺膜表面没有塔雕斑,却有较大而色浅的出血斑,以叶间肺膜下最多,两肺下叶表面次之。肺的重量可达正常的两倍。肺组织切片检查见肺泡及支气管内充满液体。有些肺泡高度扩张,肺泡壁变薄或断裂,另一些肺泡大小如常,还有些肺泡萎陷。这种现象是由于肺泡内的表面活性物质被水稀释,肺泡失去了调节表面张力的能力的结果。切片上还可见一些肺泡壁毛细血管呈囊状扩张,血管内红细胞溶解。由于溺水进入昏迷时,常发生呕吐及呕吐物吸入,故肺内可找到吸入呕吐物形成的小灶。这些小灶及其周围特别易发生自溶。还常见吸入的泥沙、水草及浮游生物等。有时可能由于溺水过程中发生强烈惊厥,使骨髓内的脂肪释出,随血流到肺可形成肺脂肪栓塞。
解剖溺死尸体时,未腐败者95%可见胸膜腔有一定量的液体,颜色黄或略带红,比重一般小于1.040,可能是生前或死后从肺表面漏出的,可作为溺死的佐证。高度腐败的尸体,胸膜腔检见溺液,可能是溺死的表现,也可能是腐败所致,需作进一步分析。溺水过程中,死者可吞咽大量溺液,并经胃进入小肠。这一现象仅在较新鲜的尸体才能见到,因死后溺液常从胃肠道渗入腹腔,使胃肠道内见不到溺液。如尸体新鲜,但胃肠道内未见溺液,则应考虑可能不是溺死,或者溺死发生非常迅速,未及咽入大量溺液。约2/3的溺死尸体可见到颞骨岩部乳突小房出血。这一征象曾被用来诊断溺死。但后来发现,其它类型窒息死者,以及许多别的原因死亡者的尸体都可有颞骨岩部出血。只是没有溺死者中那么多见,故这一征象仅有相对的意义。除颞骨岩部外,部分溺死者还可发生筛窦内出血。颈、胸、背各部肌肉内及口腔底亦可见大小不等的出血。
尸体腐败后,上述尸体外表及内部征象均发生改变甚至消失。法医学家们纷纷探索鉴定溺死的其它方法。本世纪初,发现水中的浮游生物(plankton)可深入到肺泡,浮游生物中的硅藻(diatom)特别受到重视。硅藻或称矽藻,这是一种单细胞藻类,由于其外壳含大量偏二硅酸钠(Na2Si2O5)和硅的有机化合物,虽经强酸(硫酸、硝酸等)煮沸,甚至高温烧灼,均不易破坏。硅藻在分类学上属硅藻门、硅藻纲,下分2目(圆心目和羽纹目),18科,85属,350余种。绝大多数硅藻仅在显微镜下才能见到。其细胞由结合成盒状的两个小壳构成。壳的上、下面称为壳面,侧面上下壳互相套合的部分称为壳环。壳面有各种花纹,这是分类的主要根据之一。圆心目硅藻在海水中较多,羽纹目硅藻在淡水中较多。每年4~5月和9~10月是硅藻的生长繁殖高峰,其它月份水中硅藻量较少。
本世纪四十年代以来,许多研究者证明,生前溺水者硅藻可进入大循环的各脏器,如肝、肾、骨髓、心肌及其它脏器。目前多数人认为硅藻检验是一个诊断溺死的较好的方法。常用的操作方法是:取大循环脏器如肝、肾、心肌或长骨骨髓各约十数克至数十克,切碎后分别放烧杯内,加少量无水酒精,然后缓缓加入发烟硝酸,待发泡停止后,在烧杯上覆以一培养皿,置水浴上加热,直至全部化为澄清的液体(必要时可加少量过氧化氢),然后高速离心沉淀,或用孔径1.2μm的硝酸纤维素膜抽气过滤,所得残渣在显微镜下检查并计算硅藻个数。在取内脏检验硅藻的同时,也要取现场的水1~2L,离心沉淀(必要时也要破坏有机质),作硅藻种类的对比检查。
根据上述尸体外表及内部的溺死征象,以及从大循环脏器中检出硅藻,一般能作出溺死的诊断。有些尸体除见到溺死的各项表现外,还见到别的足以致死的改变,例如胃内或组织器官内有足以致死的毒物含量,或头部见到暴力打击造成的挫裂创甚至颅内出血。如这些尸体上确见溺死的改变,则可判断死者很可能是在暴力打击或中毒未死时被抛入水的。也应考虑有少数人在自伤或服毒后再自己投水的。
判断溺死的实验室检查方法的评价 曾经探索过和正在探索的诊断溺死的实验室检查法,主要是左、右心腔血液的比较和硅藻的检查。对于左、右心腔的血液,曾分别研究过比重、冰点、导电度、血红蛋白含量,并用微量化学分析法测定血清钠、氯、钙、镁、钾的浓度差异。一度认为这些是诊断溺死的重要方法。后来发现,血液的比重,在淡水溺死者中有91%,海水溺死者中79%,非溺死者中75%,都是右心大于左心。心血中氯的含量,无论是否溺死的尸体,都发生死后降低。死后经过时间越久,下降越明显,而且左、右心血中氯的降低速度不一定相同。故非溺死者的尸体,左、右心血氯含量可有类似溺死的差别。六十年代以来,一些学者对溺死实验动物及溺死的人的尸体和溺水未死送医院急救的病人的左、右心血进行了各种化学分析,结果证明这三种情况并不存在有统计学意义的差别。死后经过时间越久,由于死后化学变化及尸体内发生的扩散、渗透、腐败等变化,这类检查的价值越小。
对脏器中硅藻的检出,多数认为有肯定价值,但评价时应考虑有产生假阳性及假阴性结果的各种可能:
(1) 污染 尸体解剖取材时极易发生污染。由于水中尸体的体表、衣服上都附着一定量的硅藻,解剖所用刀剪及解剖者的手套都会被沾着,并带到尸体内脏中去。内脏表面一经沾污,即使用自来水或蒸馏水反复冲洗,沾附在疏松结缔组织上的硅藻均不易清除。避免污染的关键在于切开腹壁时应避免沾污内脏,切取内脏时应换用清洁的镊子和刀剪,在取出检材前,不得用戴手套的手或抹布接触腹腔内脏,也不得用水冲洗腹腔。取出的各内脏检材要分别装瓶,不得混和,更不得将肺与其他脏器装在同一个瓶内。通常可取一完整的肾,不剥包膜,或取整个心脏,带回实验后才仔细取材。对于水中浮尸已高度腐败,致腹壁裂开内脏已被污染者,可取一截股骨或其它长骨送回实验室小心取出10g左右的骨髓或胸骨骨髓作为检材。有些法医学者推荐用牙齿经盐酸脱钙后切去表层,取牙髓进行检验。此外,进行有机破坏时所用的器皿、水和试剂亦必须保证无硅藻污染。一般蒸馏水和“化学纯”级的试剂都还可能含有硅藻,因此,应采用重蒸馏水及“分析纯”级的试剂。还要避免在操作过程中被实验室或抽气柜中的灰尘所污染。如果操作过程中没有按这些要求做,所得阳性结果就应慎重评价。
(2) 非溺死者内脏可能含有硅藻 长期生活在富含硅藻的灰尘中的人,可吸入较多含硅藻的灰尘。久之,硅藻可由肺进入大循环的脏器。此点曾经动物实验证明。从非溺死者股骨骨髓内也有曾检出硅藻的。动物实验还证明,将动物淹没使之吸水,但不令死亡,以后继续存活若干日才处死,取大循环内脏检验,亦可检出硅藻。以上这些情况,所检出的硅藻量一般均很少。其硅藻的种类亦各不相同。至于硅藻能否通过完整的消化道粘膜吸收入血从而进入内脏,迄今报告否定了这一可能性。有个别报告将尸体放在水压相当于130m深处,水分可侵入大循环脏器。但这一结论当待进一步证实。
(3) 阴性结果 溺死者内脏硅藻检验阴性,原因之一是该处水域内不含或仅含极少硅藻; 二是死者仅吸入极少量溺液; 三是所用破坏有机质的方法化学作用过于剧烈,将硅藻外壳破坏,加以操作过程中的损耗,致使进入大循环的少量硅藻未能被检出。
仅根据肺内检出硅藻能否诊断溺死,目前看法还未一致。因为死后入水的尸体,水份可以进到肺泡,故有人认为不能根据肺内见到硅藻而诊断溺死。但也有人认为如在肺叶的外周组织中检见硅藻,其数量很大,且硅藻种类与溺液一致时,也可据此作出诊断。
自杀、他杀和灾害溺死的鉴别 溺死多属意外事故,案情调查可提供一定的线索。自杀者根据案情亦常可获得线索,如发现其它自杀暴力的证据,则有助于判断为自杀溺死。自杀者也有自缚手足或身缚重物后投水的,要注意捆绑方式和松紧程度,诸如绳结类型、位置、绳的长度等,结合其它情况分析是自缚或由他人绑缚。他杀溺死者中单纯被推落水者少见。因为这需要特殊的环境条件,被害者处于不备状态或不会游泳或凶手与被害者体力相差悬殊,或被害者患病、醉酒或处于极度惊恐之中。用其它暴力使被害人失去行动能力后,或捆绑后投入水中,则屡见不鲜。检验时应予注意。
抛尸入水是指将由于其它原因死亡者的尸体,抛入水中伪装溺死。被抛入水的尸体,没有溺死的各种改变,却能找到别的死因。为此,对于水中尸体,解剖时不见溺死的各种内外征象,硅藻检验亦阴性者,应注意检查其它死因。特别要注意胃内容、血、尿或肝、脑等脏器中是否含有毒物,其浓度或总量是否足以致死。注意颈部有无扼死的证据。注意颅骨和颅内有无致命性损伤。抛尸入水的案件,多数是在他杀后为了掩盖罪行,也有少数是对灾害死或病死者为了逃避某种责任而抛尸入水的。还有个别埋葬不好的尸体因山洪暴发等原因被冲入江河。应注意鉴别。
尸体在水中的改变及浸泡时间的推测 (1) 手足皮肤苍白、膨胀、起皱、脱落 由于水分渗入皮肤,使角质层膨胀、变白、起皱,在角质层较厚处尤为显著,形成所谓漂妇样皮。一般浸泡1小时左右,在手指、足趾的皮肤,24小时左右在手掌、足跖,48小时左右在手足全部的皮肤出现这种现象。水温较高时发展快,水温低时发展较慢。约经1~2周或2~3周,表皮层与真皮层脱离,指(趾)甲也可脱落,如手套或袜状。这一改变无论在溺死或抛尸入水的尸体上均会发生。
(2) 尸体腐败 尸体在水中腐败的速度比在空气中慢,约相差一倍。溺死后尸体多数先下沉(吸气后人体的比重为0.967,呼气后为1.057左右),直到尸体腐败,腐败气体的浮力,使尸体浮出水面,此时尸体多已呈巨人观。溺死者头面部腐败常较快,胸、腹部的膨隆也很突出。由于腐败气体所产生的浮力,即使身上绑着数十斤重物,尸体也可浮出水面。
(3) 尸体在水中漂流形成的损伤 水中尸体上的损伤,除生前伤 (各种自伤、他伤或意外伤如坠落或车祸造成的损伤),濒死伤(如落水时的碰撞伤)外,还常见在水中形成的死后伤。例如尸体在水中漂流,撞在石头、桥墩等物体上,在头顶、额、颧、鼻尖、肘、膝等突出部形成损伤,有时体表有平行线状擦痕。有时尸体被船舶的螺旋桨击中,可形成大小不一的创伤,有时创伤可很严重,甚至肢体或头部被削去一大截。螺旋桨在尸体上可造成各种损伤,包括表皮擦伤、软组织切削创、骨折、肢体断碎等。螺旋桨损伤常有一共同特点即创伤多呈弧形,创缘和创角有擦痕,衣服亦常呈条状撕裂,或因螺旋桨绞拉而将衣服撕脱,有时尸体上仅残存裤腰和衣领。此外,尸体在水中漂流时还可被水中动物咬伤。
(4) 推测尸体在水中的浸泡时间 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气候条件(有无烈日晒)、水温、淡水或盐水、水的流动情况以及尸体本身的情况等。许多法医学者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找出尸体冷却程度、皮肤的浸软程度、毛发情况、腐败程度、尸蜡形成等多种指标作为推测在水中浸泡时间的依据。这些数据都要视各地区的自然条件而异,尚无普遍适用的推算公式。Селимханов等曾研究海水浸泡时间与水透入头发的程度,可推测出13天以内的浸泡时间。一般认为,在水中浸泡一个月以上的尸体,无法估计其浸泡时间,一个月以内则可粗略推测浸泡时间。
非典型溺死 有一小部分落水后死亡的人 (估计约占10~15%),尸体解剖见不到任何溺死的变化,其中有些可有一般的窒息现象(如眼结膜、皮肤及心肺浆膜面点状出血,各内脏郁血,血液暗红色不凝固),有些则一般的窒息现象也见不到。据认为,前一种情况可能是由于冷水刺激引起声门痉挛,以致障碍了气体交换,体内缺氧而死; 后一种情况则可能是由于冷水刺激引起反射性心脏抑制死亡。这两种死亡有些学者称之为“干型溺死”,也称非典型溺死。但严格来说,它们并不属于溺死的范畴。
☚ 闷死   法医毒理学 ☛
溺死

溺死death from drowning

指活体被淹没后,气道内有溺液进入,致呼吸心跳停止而死亡。

☚ 濒死伤   干性溺死 ☛

溺死

dying by drowning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0:4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