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溥仪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溥仪1906—1967

满族,满洲正黄旗人
清朝末代皇帝。1917年7月1日张勋曾拥其复辟,12日而败,13日第二次宣布退位。1932年成立伪满洲国,任执政,1934年称康德皇帝,纯为日本傀儡。1945年日本投降,被苏军逮捕,入伯力监狱。1950年由苏联政府移交中国,1959年大赦释出,回到北京。先后在中国科学院北京植物园和全国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任职,并任全国政协委员。著有《我的前半生》。
姓:爱新觉罗
本名:爱新觉罗·溥仪
字:浩然
笔名:植莲
化名:邓炯麟
帝名:宣统帝、康德帝
西名:Henry Pu Yi(亨利)
别名:曜之、耀之

溥仪

溥仪传
溥仪春梦记
溥仪正传
末代皇帝秘闻
宜统皇帝秘闻
德 菱
徐哲身
德菱公主
潘际坰
潘际坰
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2年版59页
国民书店1932年10月版196页
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6年印行
(香港)文宗出版社1957年1月版145页
(香港)文宗出版社 1957年版(2册),(台
湾)文海出版社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续编
第八十二辑(总818)影印本145页
末代皇帝——溥仪丁 雨译(香港)蓝天书星1933年版208页

我的前半生爱新觉罗·溥仪群众出版社1964年初版、1979年重版,
(香港)文通书店1964年版,中华书局
1977年9月新一版590页
末代皇帝外史:宣统皇帝丁中江(田布衣)(台湾)春秋杂志社1965年2月版207页、
1976年版432页
历尽沧桑一废皇
溥仪自传
溥仪外传
宣统废帝外史
溥仪在伯力收容所
由皇帝到公民
溥仪的后半生
张或驰
爱新觉罗·溥仪
德菱公主
丁中江(田布衣)
溥 杰等
于友发
李淑贤提供资料
王庆祥编著
(台湾)中外图书出版公司1973年版
(台湾)长歌出版社1975年版508页
(台湾)中华艺林文物出版公司1976年
(台湾)春秋杂志社1976年版432页
文史资料出版社1980年8月版74页
吉林人民出版社1980年12月版156页
天津人民出版社1981年7月版380页
溥仪和满清遗老
溥仪与我
丁燕石主编
李淑贤口述 王庆
祥整理
(台湾)世界文物出版社1984年版
延边教育出版社1984年10月版189页
溥仪自传
溥仪离开紫禁城以后——爱新觉罗家族成员的
回忆
吕长赋等(台湾)金版出版社1985年版(2册)630页
文史资料出版社1985年1月版476页
皇帝成了公民以后——溥仪后半生轶事录
法庭上的皇帝——溥仪在远东国际军事审判中
作证始末
王庆祥
王庆祥
中国建设杂志社1985年版123页
吉林文史出版社1985年7月版100页
驱逐溥仪出宫的回忆
溥仪的话
鹿钟麟北京日报1957年2月17日
文汇报1957年2月27日
他成了新中国的公民——访爱新觉罗·溥仪
从皇帝到公民
溥仪之死及其生平
吴 柳
爱新觉罗·溥仪
刘棨琮
文汇报1962年6月29日
羊城晚报1964年3月3—5日
*徵信新闻报1967年11月4日,*民国人
物纪闻第233页
爱新觉罗·溥仪追悼会在京举行 人民日报1980年5月30日
廖沫沙谈溥仪
溥仪乔扮离京寻求卵翼保护
与大哥溥仪在天津的时候
溥仪的最后时刻
关于溥仪的生日
溥仪在东京法庭的辩护
时人汇志——溥仪
司徒伟智
贺 海
金志坚
张宗信
王庆祥
陆忠文
解放日报1982年2月24日
北京日报1982年2月24日
天津日报1985年1月6日
解放日报1985年2月24日
沈阳日报1985年5月6日
解放日报1985年9月15日
国闻周报1927年4卷49期
清帝退位与出宫经过述要
溥仪稗史
溥仪出宫目击谈
溥仪故宫生活拾趣
溥仪和他的妻妾
溥仪出宫前后
废帝溥仪的婚姻趣谈
末代皇帝溥仪之一生
溥仪自述第二次做皇帝的内幕经过
中国末代皇帝——溥仪
记伪满“康德皇帝”
傀儡生活话溥仪
溥仪在东京战犯法庭的陈述
溥仪在东北
傀儡帝与东北王——溥仪与奉张之间
溥仪其人其事
对《我的前半生》部分史实错误的订正
文 知
观干室主节译
古 狂
止 安
田布衣
伍惠林
唐 风
田布衣
吴立言
周燕谋
梁敬
罗云家
陈嘉骥
陈嘉骥
陈嘉骥
徐铸成
朱家溍
*畅流1952年6卷6期
*畅流1953年6卷12期
*畅流1956年13卷10期
*古今谈1965年1期
*春秋1965年2卷5期
*春秋1966年5卷5期
*艺文志1966年10期
*春秋1967年7卷5期
*艺文志1967年26期
*古今谈1967年27期
*传记文学1969年14卷2期
*古今谈1969年52期
*新万象1976年1期
*中外杂志1976年19卷3、4期
*中外杂志1977年22卷2期
*青年一代1979年2期
故宫博物院院刊1980年3期

阳光、春风、溥仪和我
冷暖之间——溥仪夫人李淑贤谈溥仪的婚姻
溥仪(1906—1967)
李淑贤
王明希
战地1980年4期
妇女1980年6期
*传记文学1981年39卷1期,*民国人物
小传第5册第340页
溥仪日记李淑贤供稿 王庆
祥注释
社会科学战线1981年1期
皇帝成了公民以后——溥仪后半生轶事录
溥仪在北京植物园
皇帝特赦以后——回忆与溥仪在一起的时候
溥仪的家庭——其妻、其妾、其叔
溥仪的后半生
溥仪简谱
傀儡皇帝的自白——追述溥仪出席东京国际法
庭作证记
溥仪及其弟妹们
王庆祥
贾英华
沈 醉
周君适
秦 云
杨昭远
乐炳南
中国建设1981年3—11期
大地1981年6期
文艺生活1981年8—10期
*大成1981年93期
*综合月刊1981年148期
博物馆研究1982年创刊号
*传记文学1982年40卷5期
瞭望1983年1期
末代皇帝生活侧记——访爱新觉罗·溥仪的遗
季 强群众文艺1983年1—5期
溥仪等逃亡临江始末采访二则
末代皇帝——溥仪外传(上、中、下)
溥 仪
沈明勋
马光复
马卫东
吉林史志1984年2期
名人传记1985年1—3期
中外历史名人传略(中国近现代部分)第
416页
溥仪出宫前后
溥仪(1906—1967)
那志良文史集萃(全国政协)第4辑第185页
中共党史事件人物录第663页
溥 仪(美)包华德主编
沈自敏译
中华民国史资料丛稿译稿·民国名人传记
辞典第9分册第51页
马太龙谈溥仪出宫经过
驱逐溥仪出宫始末
我经手办理溥仪与文绣离婚案
溥仪(1906—1967)
逝世人物:爱新觉罗·溥仪((1907—1967)
郑逸梅
鹿钟麟
张省三
张敏孝
艺谈百影第187页
天津文史资料选辑第4辑第94页
天津文史资料选辑第35辑第83页
中国民主革命时期人物简介第453页
中国百科年鉴(1981)第25页
宣统皇帝
溥仪在东京法庭
溥仪、郑孝胥、汪精卫
溥仪出宫始末
宣统出宫记
徐和雍
王庆祥
徐铸成
马士良
中国近代名人小传第322页
长春文史资料第9辑第148页
旧闻杂忆第102页
北京文史资料选编第18辑第199页
北京文史资料选编第18辑第206页
我随溥仪十四年
伪满时期溥仪生活的片断
1924年溥仪出宫前后琐记
我第三次做皇帝
对《我第三次做皇帝》的补正
溥 仪
同溥仪及其家属的谈话
宣统皇帝本纪
清宫回忆
我当溥仪的御前外随侍时的回忆
记溥仪出宫
溥仪大婚纪实
溥 仪(1906—1967)
爱新觉罗·毓嵒
肇毓塘
溥 佳
爱新觉罗·溥仪
溥 杰
戴晋新
周恩来
赵尔巽等
溥 佳
周金奎
吴锡祺
溥 佳
北京文史资料选编第26辑第171页
吉林文史资料选辑第1辑第124页
全国文史资料选辑第35辑第246页
全国文史资料选辑第39辑第1页
全国文史资料选辑第51辑第274页
*环华百科全书第2册第217页
周恩来统一战线文选第401页
清史稿第4册第867页
晚清宫廷生活见闻第1页
晚清宫廷生活见闻第55页
晚清宫廷生活见闻第114页
晚清宫廷生活见闻第124页
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第6卷第468页

溥仪

溥仪外记杨照远 刘晓晖编吉林文史出版社1987年版261页
溥仪宫廷活动录:1932—1945
皇帝的密约:“满洲国”最高的隐秘
吉林省档案馆编
日本NHK广播协
会编天津编译
中心译
档案出版社1987年版302页
中国文史出版社1989年版160页
小朝廷时代的溥仪
末代皇帝的后半生
单士元编
贾英华
紫禁城出版社1989年版88页
群众出版社、解放军出版社1989年版543
宣统帝
溥仪和伪满洲国
爱新觉罗·溥仪日记
陈瑞云
王鸿宾主编
爱新觉罗·溥仪遗
稿王庆祥注释
整理
吉林文史出版社1993年版402页
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339页
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800页
悲剧皇帝溥仪:伪满宫廷秘史
毛泽东、周恩来与溥仪
宣统皇帝
末代皇帝的二十年:爱新觉罗·毓赡回忆录
傀儡生涯——末代皇帝溥仪在长春
皇帝证人——溥仪在东京国际军事法庭
周君适
王庆祥
刘德桂
毓君固
杨照远等
王庆祥
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216页
东方出版社1999年版370页
中国戏剧出版社2000年版110页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318页
吉林青年1980年8、9、10、11、12日
广东侨报1986年1月14、21日,2月4、11、
18日,3月5、12、19、26日,4月2、4、16、
30日,6月4、18日,7月2、9、16、23日
抚顺监狱长回忆末代皇帝的改造
溥仪习字与金梁
末代皇帝的后半生
赵杰译
李世瑜
贾英华
上海译报1986年12月29日
天津日报1988年4月27日
人民日报(海外版)1989年8月8—30日,9
月1、2、7、14、16、19、21、22、27、29日,10
月3—7、10—14、17—21、24—28、31日,
11月2—4日
一本书引起的话题——关于溥仪和我的婚后生
李淑贤解放日报1990年11月29日
爱新觉罗·毓岩谈溥仪“立嗣”经过
《我的前半生》读后
胡适与溥仪
溥仪给侄儿毓嵣的一封白话长信
何左峰
冯英子
黄艾仁
爱新觉罗·毓嵣
高定国选注
人民政协报1990年12月14日
书林1980年6期
艺谭1987年5期
*传记文学1987年50卷5期
龙与人——溥仪狱中生活剪影
溥仪和李淑贤的恋爱生活
末代皇帝与豫剧皇后
爱新觉罗·溥仪的遗稿与日记
溥仪研究和“溥仪热”
溥仪离宫后的活动及与日本的关系史料
《清室优待条件》新论——兼探溥仪潜往东北的
一个原因
于雷
胡雨融
孔羽
王庆祥
王庆祥
宋志勇编译
喻大华
纪实文学1987年6期
名人传记1988年7期
名人传记1988年8期
学术研究丛刊1991年1期
学术研究丛刊1992年4期
历史档案1993年1期
近代史研究1994年1期
溥仪第三次称帝退位时间考析
溥仪在苏联内务部刑讯室
徐修宜
德米特里·利哈诺
历史档案1997年4期
*传记文学1997年71卷6期
我给溥仪当御医
也谈《清室优待条件》问题——兼评溥仪充当日
本帝国主义傀儡的原因
李作明
王树才 刘敬忠
*传记文学1999年74卷3期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0年2
溥仪出宫后图谋恢复优待条件史料
爱新觉罗·溥仪(1906—1967)
张书才选编
汪新主编
历史档案2000年1期
中国民主党派名人录第464页

爱新觉罗·溥仪(1906—1967)
溥仪:末代皇帝的公民生涯
爱新觉罗·溥仪笔供(1954年6月1日)
范济国
黎霞
中央档案馆
中国革命史人物传略第288页
民国社会名流归宿第15页
伪满洲国的统治与内幕——伪满官员供述
第1页
爱新觉罗·溥仪补充笔供(1954年6月21日)中央档案馆伪满洲国的统治与内幕——伪满官员供述
第28页
爱新觉罗·溥仪笔述(1954年7月15日)中央档案馆伪满洲国的统治与内幕——伪满官员供述
第32页
爱新觉罗·溥仪补充笔供(1954年8月11日)中央档案馆伪满洲国的统治与内幕——伪满官员供述
第36页
臧式毅检举溥仪的材料(1954年9月9日)中央档案馆伪满洲国的统治与内幕——伪满官员供述
第39页
溥仪(1906—1967)
爱新觉罗·溥仪(1906—1967)
溥仪
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
溥仪(1906—1967)
马洪武等编写
京声 溪泉
肖黎等主编
赵基明 祝胜华
廖盖隆等主编
抗日战争事件人物录第548页
新中国名人录第2页
影响中国历史的一百个男人第582页
民国著名人物传第3卷第736页
现代中国政界要人传略大全第907页

溥仪1906—1967

清朝末代皇帝,即宣统帝。满族。姓爱新觉罗,载沣之子。三岁即帝位。1911年辛亥革命后退位,根据清室优待条件,不废帝号,留居故宫。1917年张勋率军进京,赶走黎元洪,妄图复辟清室,失败。1924年被废帝号。1925年移居天津。1931年底在侵华日军策划下潜入东北,为伪满洲国傀儡政权“执政”,1934年3月改称“满洲帝国皇帝”。日本帝国主义投降后,于1945年8月17日逃往日本,被苏军俘获。1959年8月移交给中国政府。1959年12月4日最高人民法院根据特赦令予以释放。1962年任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专员。1964年任政协第四届全国委员会委员。1967年在北京病逝。著有《我的前半生》。

溥仪1906—1967

清朝末代皇帝。即宣统皇帝。北京人。满族。姓爱新觉罗,载沣之子。三岁即帝位。1911年辛亥革命后退位,根据清室优待条件,不废帝号, 留居故宫。每年由军阀政府提供四百万元。1917年张勋率兵进京, 赶走黎元洪,妄图复辟,失败。1924年废除皇帝称号出宫。1925年移居天津日租界。1931年底在侵华日军策划下潜入东北。1932年3月1日就任傀儡政权“执政”,1934年3月改称“满洲帝国皇帝”。日本帝国主义投降后,于1945年8月17日在逃往日本途中被苏军俘获。1950年8月移交给中国政府。1959年12月4日最高人民法院根据特赦令予以释放。1960年在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北京植物园工作。1962年任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专员。1964年任政协第四届全国委员会委员。著有《我的前半生》。1967年在北京病逝。

溥仪1906—1967

清朝末代皇帝。字浩然,西名亨利·溥仪,姓爱新觉罗氏,第2代醇亲王载沣长子。光绪三十四年 (1908) 十一月入宫即皇帝位。时年仅3岁,其父载沣监国摄政,改次年为宣统元年。不到3年,辛亥革命爆发,于1912年2月12日被迫退位。根据清室优待条件,尊号仍存不废,暂居宫禁,以前宫内所用各项执事人员照常留用。1917年张勋率兵入京,赶走总统黎元洪,拥其复辟,第2次当皇帝,仅12天即告失败。1924年被冯玉祥国民军逐出紫禁城,帝号被废,逃往日本驻华使馆,次年移居天津。“九·一八”事变后,在侵华日军策划下潜往东北,1932年2月日本帝国主义制造的傀儡政权一满洲国成立,任执政,年号大同,改长春为新京。1934年3月,满洲国改称满洲帝国,执政改称皇帝,大同年号改称康德,定都长春。1945年,日本帝国主义投降,逃往日本途中被苏联红军俘获。在苏联关押5年后,于1950年8月被遣送回国,入抚顺战犯管理所接受改造。1959年12月被特赦释放。次年,被分配到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北京植物园工作。1961年任全国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专员。1964年被选为全国政协第四届委员会委员。1967年在北京逝世。晚年著有回忆录 《我的前半生》一书。

溥仪

溥仪1906—1967

清朝末帝。姓爱新觉罗,满族。是宣宗的曾孙,醇贤亲王奕譞之孙、监国摄政王载沣之子,德宗光绪侄。母为摄政王嫡福晋苏完瓜尔佳氏。光绪三十二年生于醇邸,三十四年德宗死,继立为帝,改元宣统。时年三岁,以其父载沣为摄政王监国。宣统三年 (1911) 八月辛亥革命发生,由袁世凯 “与南方代表伍廷芳议,赞成共和,并进皇室优待条件八,皇族优待条件四,满、蒙、回、藏优待条件七,凡十九条”。溥仪退位,不废帝号,暂时住在紫禁城。公元1917年张勋率兵攻进北京,赶走黎元洪,拥戴溥仪,复辟清室。但仅仅十二天便告失败。1924年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宣布废除皇帝称号,溥仪被驱逐出宫。1925年2月移居天津。1931年底在侵华日军策划下潜往东北,任伪满洲国傀儡政权“执政”,1934年3月称“满洲帝国皇帝”。日本投降后,于1945年8月17日逃往日本途中,于沈阳机场休息室被苏军俘获,在苏联伯力收容所关押五年,1950年8月移交给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1959年12月获得特赦,恢复公民权。1964年任政协第四届全国委员会委员、文史馆馆员。溥仪体弱患先天性近视,性格抑郁,疑心病甚重,深怕人害他,因而形成许多怪癖。又嗜药成癖、迷信宗教,常算卦、诵经、打坐1922年大婚,“皇后”婉容,“妃子” 文绣。当了傀儡皇帝后,婉容被冷落,文绣也失宠,“祥贵人”谭玉龄不久病死,又选了一个十四岁的女学生李玉琴为福贵人。1962年与北京朝阳区关厢医院护士李淑贤结婚。1967年在北京病逝。终年六十二岁。无子无女。

☚ 清德宗   (二) 后妃 ☛
溥仪

溥仪1906—1967Puyi

清朝末代皇帝。满族。姓爱新觉罗氏。字浩然。醇亲王载沣之子。1906年2月7日(光绪三十二年正月十四日)生于北京醇王府。1908年11月,德宗死,溥仪继帝位,年仅3岁。由其父摄政。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迫使其退位。退位后仍住北京皇宫内,享受民国临时政府议定的清室退位优待条件。1917年张勋曾拥其复辟,12天而败。1924年,冯玉祥等发动“北京政变”时,废除大清皇帝称号,迁出皇宫。次年移居天津,继续从事复辟活动。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在侵华日军的策划下到东北当傀儡。次年成立伪满洲国,任执政。1934年改称“满洲帝国皇帝”。1945年日本投降,他下退位诏书。同年8月17日在逃往日本途中被苏联红军逮捕,押至苏联赤塔。后被解往伯力监狱。1950年由苏联政府移交中国,被监禁于抚顺战犯管理所,接受学习改造。1959年12月4日,最高人民法院根据特赦令予以释放,回到北京。1960年在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北京植物园劳动学习。1961年在全国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工作。1964年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四届全国委员会委员。1967年10月17日因病死于北京。著有《我的前半生》。

☚ 杨靖宇   林彪 ☛

溥仪1906—1967

清朝末代皇帝。1908—1911年在位,年号宣统。满族,爱新觉罗氏。字浩然,西名亨利·溥仪。醇亲王载沣之子。光绪三十四年(1908),即位,时年仅3岁,由父载沣监国摄政。宣统三年(1911),爆发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次年,退位。根据《优待皇室条件》和《清(皇)族待遇之条件》,清帝不废“尊号”,仍留居紫禁城。1917年,张勋率兵进京,赶走总统黎元洪,拥其复辟,第二次称帝,仅12天即失败。其间,发出谕旨数十道。1924年,被冯玉祥将军驱逐出宫,帝号被废。不久,避居日本驻华使馆。3个月后,在日本保护下住进天津日本租界。在天津7年中,进行大量复辟活动。1931年底,在侵华日军策划下潜往东北,在长春建伪“满洲国”“执政”,年号大同,改长春为新京。1934年3月1日,登报称帝,年号康德,定都长春。1935年,东渡日本,答谢酬恩,会见天皇裕仁,参拜神社。1940年,在日本关东军策划下二次访日。1945年日本投降后,逃往日本,途中被苏联红军俘获。1950年8月移交给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入抚顺战犯管理所接受改造。1959年12月4日,最高人民法院根据特赦令,予以释放回京。次年,分配到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北京植物园工作。1961年任全国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专员。1964年任政协第四届全国委员会委员。1967年卒于京。著有回忆录《我的前半生》。

溥仪1906—1967

即宣统帝。清朝末代皇帝。满族。爱新觉罗氏。奕孙,载沣子。1909—1911年在位。继德宗载湉(光绪帝)为帝,嗣位时,年仅三岁,由其父醇亲王载沣摄政。辛亥革命爆发,被迫退位,受民国政府优待,保留皇帝称号,仍居故宫。民国十三年(公元1924年)秋,废除皇帝称号,被驱逐出紫禁城。1925年春,移居天津日租界。1931年底,在侵华日军策划下潜往东北,为伪满洲国傀儡政权“执政”,1934年3月改称“满洲帝国皇帝”。1945年8月日本帝国主义投降,在逃往日本途中被苏军俘虏,解往苏联。1950年8月移交给中国政府,改造于抚顺战犯管理所。1959年12月4日被特赦释放。1961年3月任全国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专员。1964年任政协第四届全国委员会委员。1967年在北京病逝。著有《我的前半生》。

溥仪1906—1967

清朝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氏,满族。字浩然。年号宣统。光绪三十四年十月(1908年11月)继德宗载湉(光绪帝)为帝,时年仅三岁,由其父醇亲王载沣摄政。宣统三年(1911)辛亥革命爆发,1912年2月12日被迫退位,享受中华民国临时政府议定的清室退位优待条件,保留皇帝称号,仍居北京皇宫内。1917年,张勋曾拥其复辟,未几失败。1924年冯玉祥等发动“北京政变”,废除其皇帝称号,驱逐出宫。次年移居天津日本租界,继续复辟活动。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在日本侵略者的策划下潜往东北,次年成立伪“满州国”,任执政。1934年3月改称“满洲帝国皇帝”,改元“康德”。1945年8月日本投降,为苏军俘虏,解往苏联。1950年8月移交给中国政府,监禁于抚顺战犯管理所。1959年12月4日获特赦,先后在北京植物园和全国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工作。1964年任第四届全国政协委员。1967年病逝于北京医院。著有《我的前半生》。(参考图645)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8:3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