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湿害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湿害shihaiwet soil injury

土壤水分长期处于饱和状态使作物遭受的损害, 又称渍害。雨水过多,地下水位升高, 或水涝发生后排水不良, 都会使土壤水分处于饱和状态。土壤水分饱和时土中缺氧, 使作物生理活动受到抑制, 影响水、肥的吸收, 导致根系衰亡, 缺氧又会使嫌气过程加强, 产生硫化氢、甲烷等有毒物质, 使作物受害。此时, 土壤水分过多, 也会使田间空气湿度增大, 植株生态环境恶化。
分布 在中国, 湿害主要发生于长江中下游、华南和西南等地。华南多发生在3、4月, 因为3、4月间静止锋常停滞在这一带。长江中下游地区, 湿害主要发生在4、5月。而西南地区主要发生在秋季、南下的冷空气因受地形阻挡, 在四川、贵州一带形成昆明准静止锋, 因此秋雨连绵。
危害 湿害程度与雨量、连阴雨天数、地形、土壤特性、地下水位有关, 不同作物及不同发育期耐湿害的能力也不同。麦类作物苗期虽较耐湿, 但也会有湿害。表现烂根烂种; 拔节后遭受湿害, 常导致根系早衰, 茎叶早枯, 灌浆不良, 并且容易感染赤霉病,湿害是南方小麦的主要灾害之一。玉米在土壤水分超过田间持水量的90%以上时, 也会因湿害造成严重减产, 幼苗期遭受湿害, 减产更重, 有时甚至绝收。油菜受湿害后, 常引起烂根、早衰、倒伏, 结实率和千粒重降低, 并且容易发生病虫害。棉花受害时常引起棉苗烂根、死苗, 抗病力减弱, 后期受害引起落铃、烂桃, 影响产量和品质。
防御措施 主要是开沟排水, 田内挖深沟与田外排水沟渠要配套,以降低土壤湿度和地下水位。此外,深耕和大量施用有机肥, 能改善土壤物理性状, 提高土壤渗水能力, 农业布局应避免由于秧田、水旱田交错“插花”造成的人为湿害。

湿害wet soil injury

又称渍害。土壤水分长期处于过饱和状态使作物遭受的损害。在雨水过多或排水不良的低洼农田,植物根系因长期缺氧,生理活动受到抑制,影响对水、肥的吸收,造成植株生长发育不良而受害。在中国,湿害主要发生在长江中下游、华南和西南等地区。华南多发生在3~4月,长江中下游多发生在4~5月,西南地区以秋季为多见。湿害对作物的危害视生育期不同而有差异。小麦、玉米在苗期易出现烂根、茎叶早枯和死苗;抽穗至乳熟期易致倒状、灌浆不足。油菜易引起烂根、早衰、倒伏、结实率与千粒重降低。棉花在苗期易引起烂根、死苗;后期则引起落铃、烂桃。此外,湿害还会引起作物抗御病虫害能力降低。

湿害

长期潮湿致使器物霉烂、助长农作物病虫害蔓延等危害。是气象灾害之一。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8:1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