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生态系统观测
通过野外台站对湿地生态系统进行的观测。通过将各主管部门的野外观测研究基地资源、观测设备资源、数据资源以及观测人力资源进行整合和规范化,有效地组织湿地生态系统网络的联网观测与试验,构建湿地生态系统观测与研究的野外基地平台,数据资源共享平台,为湿地生态学研究提供基础数据和人才培养基地。
湿地生态系统观测主要包括:
❶湿地生态系统观测资源的整合、标准化和规范化。在湿地生态系统区划研究工作基础上,对分布在不同部门的生态系统野外研究站,经过资源优化、整合、完善,组建成湿地生态系统野外研究站共享平台; 制定湿地生态系统野外研究网络长期监测指标体系和规范,达到湿地生态系统野外研究站的建设标准、数据标准,并与国际相关的生态研究网络接轨的目标; 建立制定湿地生态系统研究网络的章程和相关管理办法,科学有效地保障湿地生态系统网络运行; 根据我国的生态环境特点,以满足我国的生态学研究和湿地发展的重大需求为目标,研究提出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网络建设的宏观布局、发展战略、科学研究方向,保障我国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网络的健康发展。
❷湿地生态系统观测研究台站资源的信息化建设。湿地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网络是以野外台站为基础构建的资源共享合作体系,其研究基地,观测仪器设备、大型仪器设备、试验研究的样地和样品、观测数据都是分布在全国湿地的不同地区,由不同依托单位负责管理。对野外湿地生态系统研究站的各种资源进行信息化建设,实现网络查询与共享服务是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网络建设的重要任务,需要开展野外湿地基地资源信息化,样地与样品资源信息化,仪器与设备资源信息化,观测和试验数据资源信息化建设。一是湿地研究基地资源的信息化。建立湿地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网络的门户网站,实现观测研究网络的在线网络办公,实现对所有野外研究基地的基本功能、生态、环境和社会背景,研究基地的人力资源、研究项目、研究成果、论文和著作等基本信息的网络查询。二是野外湿地样地与样品资源的信息化。建立野外湿地定位样地和试验研究样品资源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对所有试验站的样地分布与特性、仪器设备在野外的空间分布、试验系统的试验设计和空间配置、定位样地的基本信息以及试验研究样品库的基础信息开展数值化和信息化工作,建立可以在线查询服务系统。
我国主要的湿地生态系统观测站点。主要有申扎高寒草原与湿地生态系统观测试验站、盘锦湿地生态系统野外观测站、中国科学院洞庭湖湿地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黑龙江三江沼泽湿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鄱阳湖湖泊湿地观测研究站、内蒙古包头黄河湿地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神农架湿地气象观测站、郑州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观测站、宁夏沙湖湿地生态气象观测站、白洋淀湿地观测站、北京野鸭湖湿地生态气象观测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