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湟水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湟水 湟水黄河上游支流。《汉书·地理志》金城郡临羌县下注: “北则湟水所出,东至允吾入河。” 《元和郡县图志》: “湟水,名湟河,亦谓之乐都水,出青海东北乱山中,东南流至兰州西南入黄河。” 《水经注·河水》历述其所经之地和支流。今查勘,源于青海省海晏县包呼图山,东南流经西宁市区、乐都县南、兰州市红古区中部,在西固区达家川注入黄河。全长349公里。中、下游地区,曾是汉赵充国屯田之地。其谷地为古丝绸之路路段之一。 ☚ 逆水 浩亹水 ☛ 湟水 湟水Huangshui黄河上游支流。在青海省东部。源出青海省晏县达板山南麓,东南流经西宁市,于甘肃省兰州市西达家川注入黄河。全长374公里,流域面积3.2863万平方公里,其中在青海省境内的面积为2.9036万平方公里,占全流域面积的88.4%。径流总量约50亿立方米。据民和、享堂两水文站1940—1984年实测,年平均径流量为46.3亿立方米,平均每平方公里产水15.2万立方米,其中湟水最大支流大通河年径流量为28.7亿立方米。湟水干流年输沙量1918万吨。湟水河源海拔4 200米,入黄海拔1 565米,落差2 630多米。河流上游多串珠状谷地,下游比较开阔。富水力资源和灌溉之利。据1985年统计,全流域灌溉面积在5 000亩以上的灌区有48处,灌溉面积达127万亩,其中湟水干流占83%。湟水干流在西宁以上称西川,沿途有较大支流40余条,除大通河外,多与干流垂直,形成羽毛状水系。大通河长561公里,比湟水干流长187公里,流域面积占整个湟水流域的46%。湟水是西宁市和沿河城镇主要水源。流域内工农业年用水量达10亿立方米,占湟水于流年径流量的50%多。枯水季节,干流曾出现断流。 ☚ 洮河 渭河 ☛ 湟水 湟水黄河重要支流。又名西川。在青海省的东部、甘肃省中部。有二源:北源巴颜河,源出青海省东北海晏县的都科滩;南源哈拉呼图河,源出青海湖东的日月山,东流至湟源县与北源合。再东流汇水峡河、北川河、南川河, 经西宁市、乐都、民和二县,至享堂入兰州市红古区,在海石村与大通河会合。再东南流,汇汉水沟、隆治沟,至兰州市西固区达川注入黄河。全长373公里, 流域面积3 827平方公里,年径流量45.3亿立方米。 ☚ 广通河 大通河 ☛ 湟水黄河上游最大的 一条支流。发源于青海省海晏县大坂山南坡,流经湟源、西宁、乐都、民和等市、县,于甘肃省永靖县境内入黄河。全长374千米,流域面积32863平方千米。大部分位于青海省境内。流域按地貌植被情况分为3段。上游系高山草原、森林区,约占流域面积的44.8%。海拔高程均在2700米以上,气候寒冷湿润,植被好,水土流失轻微。中间地带属黄土沟壑区,植被稀疏,水土流失严重。下游川区面积约占全流域面积的8.8%。全流域气候差异较大,降雨量多在300毫米~500毫米之间,随海拔高度增加而增加; 降雨多集中在夏季,冰雹频繁。湟水年平均径流量46.5亿立方米,年平均输沙量0.24亿吨。其中湟水干流民和站年平均径流量17.9亿立方米,7月~9月径流量占全年的47%,年平均输沙量2050万吨。支流大通河水量较丰,沙量较少,享堂站年平均径流量28.6亿立方米,占湟水径流总量的62.2%,年平均输沙量仅319万吨,只占湟水的13%。湟水是西宁市的重要水源,湟水流域具有丰富的水利资源和煤、铁、铅、锌、铜、石油等矿产资源。下游具有优越的农业自然资源,农业历史悠久,是西北古老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 湟水见“潢河”(2464页)。 湟水❶亦作洭水。即今广东北部之连江。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