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温针法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温针法

温针法

温针法,是在毫针针刺留针过程中,于针柄处加热以治疗疾病的方法。加热的方式通常是燃烧艾绒或以酒精棉球燃烧针柄。也有利用电能称为“电热针”。这种疗法综合了针刺与艾条的效能,故又称“温针灸”、“针柄灸”。温针的名称最早见于汉代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以后又有人对其操作方法,适应证与作用等作了叙述,并称“乃楚人之法”。解放前,流行于苏南一带;解放后,随着针灸事业的发展,推广于全国,并应用电子技术而制成了各种类型的电热针具,给温针法增添了新的内容。但是,不论何种方式的温针,其作用都是以针刺为主,并借助热力,通过针体传入腧穴,以温通经脉,宣行气血,用来治疗寒滞经络,气血痹阻等疾病。
温针是在毫针针刺的基础上进行的。操作时,须先按疾病的不同性质施以必要的手法后,将针留在适当的深度,于针柄处捏上如枣核大的一团艾绒,或把剪成2cm长的艾条插在针柄上,点火使燃,待燃尽,除去艾绒灰,续装续灸,待规定壮数灸毕,即可出针。一般以1~3壮为宜,必要时可增至4~5壮。艾团的大小可根据病情灵活掌握,只需病人感觉以温热舒适即可,不必令其灼痛,以防烫伤皮肤。若用银质针具(80%纯银加20%的白铜,针粗20~28号,针长2~3寸),因其导热快,故装裹的艾团(卷)宜小。电热针所用的仪器,目前有WZY-1型温针仪,GPj-2型高频热灸疗机。每次加温10~15分钟。在应用本法前必先认真辨证,凡属实热性的疾病,如肝风、肝阳上亢、发热、关节红肿等,应当慎用或不用。对于一些不宜留针的疾病如肢体震颤,精神失常等,或不宜留针的部位如头皮、眼区、阴部、四肢末端等,不宜使用本法。在温针时,针体应外露2~3cm,以5cm2大的纸片一张,剪开一缝套在针体上,以覆盖腧穴处的皮肤。将艾绒必须捏紧,并嘱病人不要移动体位,以防艾火落下,烫伤皮肤,烧毁衣物,甚至引起弯针或折针等事故的发生。
温针法,主要适应于寒性湿重而致经络凝滞不通的病症。多用来治疗脘腹冷痛,便溏寒泻,肿胀腹满,瘫痪,痿痹以及腰脊关节,肢体痹痛,冷麻不仁等病。

温针

☚ 针挑法   火针法 ☛
00001688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15:3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