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温经汤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温经汤❶《金匮要略》方。又名大温经汤。吴茱萸三两,当归、川芎、芍药、人参、桂枝、阿胶、牡丹皮、生姜、甘草各二两,半夏半升,麦门冬一升。水煎,分三次服。功能温经养血,活血调经。治瘀血阻滞,致经水淋漓不止,暮即发热,少腹里急,腹满,手掌烦热,唇口干燥,或妇人少腹寒,久不受胎,或月水来过多,及至期不来。方中吴茱萸、桂枝温经散寒;当归、川芎、芍药、丹皮养血调经,活血祛瘀;阿胶、麦冬益阴养血;人参益气生血;半夏、生姜、甘草合人参补中气,健脾胃,助生化之源。合而用之,有温经散寒,养血祛瘀之效。 温经汤 温经汤中医方剂名。出自《金匮要略》。药物组成;吴茱萸、当归、白芍、川芎、人参、桂枝、阿胶、丹皮、生姜、半夏、麦冬、甘草。功效:温经散寒、祛瘀养血。主治:血虚寒瘀、月经不调、痛经、漏下不止、经闭、少腹痛,亦治不孕。 ☚ 理中丸 胶艾汤 ☛ 温经汤 《金匮要略》卷下【组方药物】 吴茱萸9克 当归9克 芍药 川芎 人参 桂枝各6克 阿胶9克 牡丹皮(去心) 生姜 甘草 半夏各6克 麦门冬9克(去心) 温经汤 《妇人良方》卷一【组方药物】 当归 川芎 芍药 桂心 牡丹皮 莪术各15克 人参 甘草 牛膝各30克 温经汤wēnjīngtāng❶《金匮要略》方。吴茱萸三两, 当归、川芎、芍药、人参、桂枝、阿胶(烊化)、牡丹皮、生姜、甘草各二两, 半夏半升, 麦冬一升。水煎, 分三次服。功能温经养血, 活血调经。治妇人少腹寒冷, 胀急不舒, 经来量多, 淋漓不止, 或到期不来, 傍晚发热, 掌心烦热, 唇口干燥, 久不受孕。 温经汤 温经汤本方出自《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二》。又名小温经汤。方由吴茱萸三两,当归、芍药、芎、人参、桂枝(《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作肉桂)、阿胶、牡丹皮(去心)、生姜、甘草各二两,半夏半升,麦冬(去心)一升组成。上十二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温三服。功能温经散寒,养血去瘀。主治冲任虚寒,瘀血阻滞。症见月经不调,或前或后,或多或少,或逾期不止,或一月再行,暮即发热,手掌烦热,唇口干燥,或小腹冷痛,久不受孕。本方所治证属冲任虚寒瘀滞,月经失调所致。故治从温经散寒,养血行瘀立法。血得温则行,血行则瘀自散。方中吴茱萸长于散寒定痛,桂枝功专温通血脉,《内经》指出:“血气者,喜温而恶寒,寒则泣不能流,温则消而去之”,萸、桂合用,旨在温经散寒;当归、川芎活血养血,入肝而调经;阿胶、麦冬、芍药滋阴益营,补肝肾而固冲任;丹皮辛寒,既清阴分虚热,又协桂、芎化瘀;人参、甘草益气补中,使气旺脾健,生化有权,则阳生阴长,血源得充,更以半夏、生姜降逆温中,兼顺冲任之气。本方具有温中寓养,温中寓通,气血双补,肝脾兼调之特点。功在温通、温养,使血得温则行,血行则经自调,故方以温经而命名。陈元犀说:“过期不来者能通之,月来过多者能止之,小腹寒而不受孕者并能治之”,赞其功效谓“神妙不可言”,故为妇科调经之要方。本方临床多用于月经不调、痛经、崩漏,及小腹冷痛久不受孕。现临床上常用本方加减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慢性盆腔炎等,属虚寒证者。 ☚ 理冲丸 黄土汤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