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温庭筠《梦江南》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温庭筠《梦江南》《梦江南》 千万恨,恨极在天涯。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摇曳碧云斜2。 温庭筠《梦江南》温庭筠《梦江南》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 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萍洲1。 【注释】 1.脉脉:含情欲伸的样子。 今译 我还是精心洗漱梳头, 孤独地倚候 在望江楼头。 千万张风帆过尽, 唉!哪儿有 我的归舟? 空有—— 情不断的落日余晖, 流不尽的绿水悠悠! 我的柔肠寸断 在这—— 长满白萍的芳洲。 温庭筠《梦江南》《梦江南》 千万恨,恨极在天涯。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摇曳碧云斜。② 【注释】 ①梦江南:原名“望江南”,唐教坊曲名,后同为词牌,分单调、双调,皆平韵。②摇曳:摆荡。 【译文】 我一千层怨,一万重恨,最恨的是我思念的人远隔天涯。山上的明月哪里知道我的心事,水面上的微风徒然吹落眼前的春花。我向远方眺望,只见那天空的浮云远去,飘飘荡荡,歪歪斜斜…… 【集评】 明·汤显祖:“风华情致,六朝人之长短。”(汤显祖评本《花间集》卷一) 明·卓人月、徐士俊:“幽凉殆似鬼作。”(《古今词统》卷一) 清·陈廷焯:“低回宛转。”(《别调集》卷一) 【总案】 此词为怀人之作,通篇以“恨”字为中心,恨之极,亦爱之极,思之极。山月无知,水风无赖,以无情衬有情,其情愈浓;心事难语,好景莫赏,孤独无聊而恨益深。结句写望极天涯,唯见碧云摇曳,而心与碧云俱去,更觉此恨绵绵,悠悠无尽。温词密丽,长于客观叙写,而此词变密丽为清淡,纯用白描作主观抒情,低回宛转,而无晦涩之病;激动哀伤,而无浅率之失。只是山月、水风、落花、碧云,景物过于凄清,故徐士俊有“幽凉殆似鬼作”之讥。 温庭筠《梦江南》《梦江南》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① 【注释】 ①脉脉:含情欲伸的样子。白蘋洲;长满白蘋的汀洲。 【译文】 我梳洗完毕,登上望江楼,独自倚着栏干,满怀希望地等候。可是眼前千百张风帆过尽,都不是他的归舟。只见那落日的余晖含情脉脉,楼前的江水东去悠悠。啊!眼看当年分手的白蘋洲,我肝肠寸断难回头! 【集评】 明·沈际飞:“痴迷摇荡,惊悸惑溺,尽此二十余字。”(《草堂诗馀别集》卷一) 明·卓人月、徐士俊:“朝朝江口望,错认几人船。”(《古今词统》卷一) 清·潭献:“犹是盛唐人绝句。”(谭评《词辨》卷一) 清·陈廷焯:“绝不着力,而款款深深,低徊不尽,是亦谪仙才也!吾安得不服古人?”(《白雨斋词评》) 近代·李冰若:“‘过尽’二语,既极怊怅之情,‘肠断白蘋洲’一语点实,便无余韵。惜哉,惜哉!”(《栩庄漫记》) 【总案】 本篇与上篇内容相同,但在艺术上更为出色。在构思上不是一般地抒发相思之苦,而是具体地写思妇等候远人归来而失望的过程。从着意修饰,独倚江楼到归帆不见,肠断蘋洲,思妇的情绪发展脉络分明,其期待之热烈,久候之焦急,失望之悲哀无不如见肺腑,恻恻动人。而斜晖脉脉,江水悠悠,运用以景写情的手法,哀怨之中复杂以温馨,极具艺术魅力,确实令人有“黯然魂消”之感。同时词人运笔举重若轻,全篇生动自然,一气呵成,而又深沉凝炼,耐人咀嚼,允为词中上乘之作。 温庭筠《梦江南》《梦江南》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萍洲1。 【释】 1. 脉脉: 含情欲伸的样子。 【译】 我还是精心洗漱梳头, 孤独地倚候 在望江楼头。 千万张风帆过尽, 唉!哪儿有 我的归舟? 空有—— 流不断的落日余晖, 流不尽的绿水悠悠! 我的柔肠寸断 在这—— 长满白萍的芳洲。 【评】 此词写相思之苦,置于一个具体特定的场景中。全调虽仅五句27字,却颇具神韵,且富层次:“梳洗罢,独倚望江楼。”“梳洗”二字,道出此思妇的希望之火又一次燃起。“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乃为中国传统文化之一,试与《诗经》中“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适为容”的女性相比,就可知此妇之“梳洗”乃为心中人而梳洗,“独倚”二字,极具形象。“过尽”二句,极尽惆怅失望之心境,人既不见,空有“斜晖脉脉水悠悠”,思妇凝然远望,痴迷摇荡之境托出。结句以“肠断”点出主题。全词如清人陈廷焯所评析:“绝不着力,而款款深深,低徊不尽。”(《白雨离评词》) 温庭筠《梦江南》温庭筠《梦江南》
千万恨,恨极在天涯。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摇曳碧云斜2。 【注释】 1.梦江南:原名“望江南”,唐教坊曲名,后同为词牌,分单调、双调,皆平韵。 2.摇曳:摆荡。 今译 千般惆怅, 万种嗟叹呀, 最让我恨的是—— 你怎会 浪迹天涯? 山上的明月呵, 你哪里知道我的心事, 依旧似水如华, 水面的清风呵, 你徒然吹落 眼前的春花, 还有那天边的浮云 摇舞飘斜。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