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纪故城
汉唐成纪县城、宋治平寨城。位于甘肃静宁县治平乡刘河村东。相传因伏羲生于此而得名。西汉置县,北魏废,后周复置,唐开元二十二年(734)移县于敬亲川(今秦安境)。宋另置治平寨。城址正方形,每边约450米。西、南垣因河水冲刷塌陷,东西垣尚存部分墙垣。基厚12米,顶宽1.5—2米。夯层厚14—18厘米。夯土中夹杂大量仰韶、齐家文化各种粗细陶片。后代补修的夯层中亦杂有汉代陶片、唐宋瓷片。城中存3口筒形枯井,深16米,其中一井被西汉墓叠压。城内外文化遗存相当丰富,有大量秦汉板瓦、筒瓦残片和各种陶片,还出土云纹、葵花纹、龙纹等纹饰瓦当,以云纹瓦当最多。亦有“长乐未央”字样瓦当、回纹铺地砖、唐彩俑、彩钵、宋元瓷片等。
成纪故城
汉唐成纪县城、宋治平寨城。位于甘肃静宁县治平乡刘河村东。相传因伏羲生于此而得名。西汉置县,北魏废,后周复置,唐开元二十二年(734)移县于敬亲川(今秦安境)。宋另置治平寨。城址正方形,每边约450米。西、南垣因河水冲刷塌陷,东西垣尚存部分墙垣。基厚12米,顶宽1.5—2米。夯层厚14—18厘米。夯土中夹杂大量仰韶、齐家文化各种粗细陶片。后代补修的夯层中亦杂有汉代陶片、唐宋瓷片。城中存3口筒形枯井,深16米,其中一井被西汉墓叠压。城内外文化遗存相当丰富,有大量秦汉板瓦、筒瓦残片和各种陶片,还出土云纹、葵花纹、龙纹等纹饰瓦当,以云纹瓦当最多。亦有“长乐未央”字样瓦当、回纹铺地砖、唐彩俑、彩钵、宋元瓷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