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渥太华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渥太华Ottawa都城名。 中国清朝(近代)史籍译称倭多华、阿图和。在今加拿大东南部,渥太华河下游南岸。公元1613年法国探险家尚普兰首先到达该地区。1800年美国人赖特在附近伐木,后发展为赫尔城。1826年英国人约翰·拜在此修建运河,当时的工程指挥部所在地称拜镇。1855年设市,改称今名。1857年维多利亚女王定为加拿大的首府。今为加拿大首都。 渥太华Ottawa加拿大首都,全国的政治、文化、交通中心和第四大城市。位于安大略省东南部与魁北克省交界处渥太华河下游南岸里多河与加蒂诺河汇合处,东距蒙特利尔200千米,西距多伦多340余千米。包括赫尔等自治市在内的都市区总面积5138.34平方千米,其中市区面积110.15平方千米。1986年都市区总人口819263(1991年增至920857),其中市区人口300763。17世纪前,是印第安人生息之地。欧洲殖民者到来后,成为皮毛贸易中心。最早来到该地区的是被称为“新法兰西之父”的法国探险家和政治家S.尚普兰。1800年,新英格兰人P.赖特在此建立第一个农业社团,并开始经营伐木业。1826年,英国皇家陆军工兵中校约翰·拜率部到此修建里多运河,使其成为军事要冲,加速了该地的发展。1827年~1833年建立以拜的名字命名的村镇拜顿。1855年正式设市,定名为渥太华。“渥太华”在印第安语中意为“贸易者”。1857年12月31日被维多利亚女王选定为加拿大省的首府。1867年加拿大成立联邦时定为首都,从而成为东部发展最快的城市。 渥太华加拿大首都。位于安大略省东南部,圣劳伦斯河支流渥太华河南岸与里多运河汇流处。市区面积110km2,人口31.4万,大市区面积2849km2,人口114.3万(2004)。世界上最寒冷的首都之一,1月份平均气温-11℃,最低气温达-39℃,7月21℃。年降水量870mm。原是印第安人居住地,欧洲殖民者来到后建成皮毛贸易中心。1826年连接安大略湖的里多运河建成,又成为军事要冲。1855年设市并使用现名。1857年为加拿大的首府。1926年加拿大独立后,成为首都。工业发达,以传统的纸浆和造纸、木材加工为主,还有印刷、食品、服装、运输机械等部门。新兴产业电子计算机制造业迅速崛起,成为全国高科技发展中心,在市中心至西郊卡尔顿等地约20km的地带,集中350多家同微电子和信息技术有关的工业公司,有加拿大“北硅谷”之称。居横贯大陆铁路的交叉点上,是重要交通枢纽和河港。水力资源丰富。以里多河为界,西部称上城,居民以英裔为主,占全市居民的55%。东部称下城,居民以法裔为主,占全市居民的25%。全国文化教育中心之一。有渥太华大学、卡皮顿大学等高等学府,有著名的科学院和研究中心。重要建筑物有联邦议会大厦、总督府、科学院、博物馆等。国家画廊收藏丰富。宏伟的教堂遍布全城。 渥太华Ottawa加拿大首都。位于圣劳伦斯河支流渥太华下游南岸。人口81.9万(1986年)。建于1827年。定都于1867年。重要的铁路枢纽,河港。工业较发达,主要有纸浆及造纸、木材加工、印刷、食品加工、运输机械制造、水力发电等。 渥太华加拿大首都。河港,交通中心,空军基地。 渥太华 渥太华加拿大首都。位于安大略省和魁北克省交界处,圣劳伦斯河支流渥太华河南岸,是利特河和渥太华河的汇合点。水路交通很方便。是全国政治、文化、交通中心。面积4662平方公里。处于低地,周围几乎完全被加拿大地盾的岩石群所包围。里多河自南向北穿城而过,注入城北的渥太华河。渥太华河的北岸,在魁北克境内,有森林繁茂的劳伦琴丘陵和加蒂诺河谷,加蒂诺河也在城旁注入渥太华河。环城有一条半圆形的人造林带,长38.4公里。人口74万 (1984的包括卫星城),包括多种民族。渥太华原为皮毛贸易通衢。1826年连接安大略湖的里多运河建成后,成为军事要冲。1867年定为首都。因位于横贯大陆铁路线的交叉点上,因此成为交通运输的中心。是重要的河港,水利资源丰富。工业较为发达,以木材加工、纸浆、造纸、印刷、食品、机器制造、纺织、水电、电讯器材为主。重要建筑物有国会大厦、总督府、科学院、博物馆等。有大型的国际机场。里多运河溜冰场是世界上最长的溜冰场,全长7.8公里。这里气候夏季闷热,冬季严寒,是世界上最寒冷的首都之一。1月份平均气温是零下11℃,最低气温曾达到零下39℃,积雪时间长达半年之久。渥太华景色美丽,吸引着众多的国内外游客。 ☚ 富士山 湄公河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