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靺鞨民族名,满族的先世。唐代渤海建国后,以该部为主体,融合白山部和高丽遗民形成一民族共同体。唐圣历元年(698),其首领大祚荣建立国家,自号震国王(亦称震国王)。先天二年(713),唐派崔忻封大祚荣为左骁卫大将军、渤海郡王,设置忽汗州,加授其为忽汗州都督。自此,大祚荣改国号为渤海。渤海靺鞨即因之而得名。宝应元年(762),唐代宗诏渤海为国。玄宗以后,经常遣使到长安朝贡,请封号。多次派学生去京师太学学习。文化发达,使用汉文。农业颇发达,种植稻、粟、豆、麦。能织布、绸,制陶器。辽天显元年(926)被辽所灭,遗民大部分融入汉族,其余部分或融入高丽,或融入女真,其融入女真部分即成为后世满族的族源之一。 渤海靺鞨即“渤海”(22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