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业资源增殖artificial of fishery resources用人工方法直接增加自然水域的生物种群数量或移入新种群的措施。增殖的主要途径: ❶人工放流。采用人工繁殖培育种苗、在度过自然条件下死亡率高的阶段后,选择一定规格和数量的种苗在环境适宜、敌害少、饵料资源丰富的水域放流。 ❷移植驯化。即从具有基本相同的生态条件下的水域移植经济种类及其饵料 到新的水域驯化定居形成新的自然种群。 ❸改造鱼类繁殖和生活环境。如人工鱼礁,投入各种人工装置,改造经济种类的产卵、索饵肥育场及洄游通道,在某些鱼类产卵场营造“人工鱼巢”,为产卵亲鱼投放各种附卵基质。 ❹自然种群的繁殖保护。采取禁渔区、禁泛期、限额捕捞和确定捕捞规格等渔业管理措施。 渔业资源增殖 渔业资源增殖利用人工孵化放流苗种方法,直接增加自然水域中生物种群的数量或移入新的种群,恢复、提高渔业资源的数量和质量的措施。为了改善某一特定水域的群体结构,提高水域生态系统由初级生产到渔业资源生产的能量转换效率,有必要合理引进(移植) 新的经济生物以至重要的饵料种群,以提高水域生产力与渔业资源水平,促进渔业的发展。渔业资源的增殖措施包括: ❶人工放流。选择经济价值高、食物链级次低、适应性较强、生活周期短、生长快、移动范围小、易于进行苗种培育的种群作为放流增殖的对象。采用人工繁殖培育苗种,渡过在自然条件下高死亡率阶段,放流于环境适宜、敌害少、饵料丰富的水域,使其自然生长,补充自然资源。 ❷移植驯化。从生态条件基本相同的水域移植经济种类及其饵料生物,到新的水域驯化定居形成新的自然种群,还可以定向改造水域的生态系结构,促使某些经济种类大量繁衍,抑制其敌害、争食者和非经济种类的发展。 ❸营建增殖工程设施。包括经济种类的产卵、索饵肥育场及洄游性种类的洄游通路,在某些鱼类产卵场营造 “人工鱼巢”,为产卵亲鱼投放各种附卵基质; 在江河闸坝上兴建鱼道、鱼梯和升鱼机等过鱼设施,改善被闸坝阻隔了的鱼类洄游通道; 培育人工藻场,设置人工鱼礁诱集鱼类,并为其幼鱼创造优良的栖息条件; 采取有效措施保护、治理渔业水域免受各种有害物质的污染等。 ❹自然种群的繁殖保护。采取禁渔期、禁渔区、规定捕捞限额和捕捞规格等各种渔业管理措施,保护产卵亲体和幼体,为渔业资源的正常增长和鱼群的早期发育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从而增加补充量和保证最大补充量所需的亲体数量。随着人类对自然水域的渔业资源的广阔开发,对水产品的需求量日益增加,资源增殖在渔业中的地位将日趋重要。近海渔业资源增殖的潜力很大,具有十分广阔的前景。 ☚ 渔业资源评估 渔业环境 ☛ 000007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