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渌江桥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古代名物 > 交通類 > 橋梁部 > 木梁橋 > 渌江橋
渌江橋  lùjiāngqiáo

位於湖南醴陵,横跨渌水。爲多孔連續伸臂石墩木梁橋。始建於宋寳祐年間。歷經宋、元、明、清七百餘年,屢毁屢修,橋墩亦由宋時五墩至明崇禎五年(公元1632年)重建時改爲七墩。清·何天衢《渌江橋記》:“其河深而廣,水流湍激,若張弩。磊石爲墩,其數七;兼南北岸,其數九。其水勢澎湃……故墩之疏密不一。”橋總長二百餘米,寬六米。橋上原有屋,明成化九年(公元1473年)“覆以連屋”,萬曆三十四年(公元1606年)重建時,又“覆屋百間,以利貿易。中竪一樓,以真武之神棲焉。”至清時,則覆以板亭,構合面店房數十間,兩壁置兩板,罘罳,下環欄檻,極堅且致。”參閱《醴陵縣志》。

渌江桥

渌江桥

位于醴陵县城南,跨渌水,为宋代规模较大的桥,左为湘赣官道要冲。南宋宝祐年间 (1253~1258),醴陵知县家遇捐俸、集资、募匠、征丁始建成石墩木梁桥,长200米、宽5.3米、高17米,“上可驰骑、下可航舟。”桥成至清,曾7次焚毁、14次水毁,屡毁屡建,历代不绝,以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重修至为宏伟,“两旁覆百间,以利贸易; 中竖一楼,以真武之神栖焉。”桥北竖匾额“长虹飞渡”,桥南同式曰“鲸背通津”,桥中高楼题额“中流砥柱”。元、明间,先后有:“至正”、“乐乐”、“惠民”等名。民国7年(1918),南北军阀混战,北军纵火毁桥。民国13年(1924),县人傅熊湘集资倡修,于状元洲西侧跨渌水,以料石建2台、9墩、10孔的拱桥,全长190米、宽8米、高12米,基深14米; 并于桥中东侧建成长45米、宽5.3米、6孔石拱支桥接通状元洲。民国14年 (1925) 9月,康有为书“渌江桥”名,傅熊湘撰文为记,镌碑于桥侧。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多次整修,至今保存原貌。

☚ 多安桥   乐安桥 ☛
渌江桥

渌江桥

位于醴陵市中山南路北,南北横跨渌水。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南宋绍兴末年,初为 “椓木为栈,累石成墩” 的石木桥。自宋至清,曾7次毁于火,14次坍于水。1924年改建。1986年维修。为半圆拱连拱石桥,长193米,宽8米,高12米,九墩十孔等跨。桥面铺麻石板,筑有石栏。“渌江桥”三字系康有为手书。桥中有支桥连接状元洲。状元洲呈纺锤状,长510米,宽90米。洲上芳草萋萋,绿树婆娑,宛如一艘军舰停泊在渌江之中,与西山、姜湾文笔峰、马背岭古塔遥相辉映。清《一统志》载“洲过县门前,醴陵出状元”。明初为菜园。后为武童试马场。现为醴陵文化公园,建有状元阁、图书馆及老年活动中心等文化设施。“状元芳洲” 为旧醴陵八景之一。

☚ 梯云阁   醴泉井 ☛
00014704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22:4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