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清通志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清通志 清通志清嵇璜等奉敕编。一百二十六卷。为《通志》续编。但体例不同,省去纪传年谱,只有二十略。每略内容较郑志略有删改增补。有商务印书馆《十通》影印本。 ☚ 续通志 文献通考 ☛ 《清通志》《清通志》
原名《皇朝通志》,清亡后通用此名。是《续通志》的续编,仿《通志》体史书。清乾隆朝三通馆臣奉敕编修。凡126卷,记清初至乾隆时期的制度,体例与《续通志》相同之处是同样缺世家、年谱;不同之处是连本纪、列传也没有,只有二十略。起讫年代与《清通典》相同。二十略名称也与《通志》、《续通志》同。有氏族10卷,六书3卷,七音4卷,天文6卷,地理8卷,都邑4卷,礼12卷,谥法8卷,器服6卷,乐2卷,职官8卷,选举3卷,刑法6卷,食货16卷,艺文8卷,校雠8卷,图谱2卷,金石7卷,灾祥3卷,昆虫草木2卷。卷首有《凡例》12则。细目及内容均有所增减。如《都邑略》、《金石略》,较郑略略为删简;《艺文略》、《校雠略》,较郑略多所删并;《六书略》记有满、蒙、回等多种文字;《七音略》以汉满梵音翻切配合十二谱。比郑略增加了一些新内容。该书对清开国至乾隆典制,条分缕析,端委详略,使稽古者可以按类而考。此书的不足之处是,除氏族、六书、七音、校雠、图谱、金石、昆虫草木各略以外,其余与《续通典》相重复的颇多。通行有1937年商务印书馆《万有文库》二集之《十通》合刊本,影印1册。此书是研究清史的重要资料。 清通志书名。《续通志》的续编。清乾隆时官修,由嵇璜、刘墉等编纂,共200卷。体例与《通志》、《续通志》不同,省去本纪、列传、世家、年谱,仅存20略。除部分内容外,大体与《清通典》重复。其中刑法略分为刑制 (肉刑附)、律纲、听断、秋朝审、钦恤、赦宥等。可供研究中国法制史参考。 清通志书名。原称《皇朝通志》,乾隆时官修,凡126卷。另有凡例、总目。起自清初,止于乾隆末。体例与《通志》、《续通志》异,删去本纪、列传、年谱,而所存氏族、六书、图谱、金石等20略,颇多满族有关资料。 清通志 清通志亦称《清朝通志》。(清)乾隆时嵇璜、刘墉等奉敕撰。126卷。因清实录、国史具在,故只续《通志》和《续通志》诸略。记事始于清初,终于乾隆五十年(1785)。诸略名目同于《通志》。有《万有文库》二集“十通”合刻附《十通索引》本通行 。 ☚ 续通志 通典 ☛ 清通志即“清朝通志”(2112页)。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