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清角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清角qīng jué雅曲名。元稹《松鹤》:《清角》已沉绝,《虞韶》亦冥寞。 清角角聲。古五音之一。傅毅《舞賦》:“揚激徵,騁清角。”張衡《南都賦》:“清角發徵,聽者增哀。” 清角 清角《韩非子·十过》:“(晋)平公提觞而起为师旷(字子野)寿,反坐而问曰:‘音莫悲于清徵乎?’师旷曰:‘不如清角。’平公曰:‘清角可得而闻乎?’师旷曰:‘不可。昔者黄帝合鬼神于泰山之上,驾象车而六蛟龙,毕方并鎋,蚩尤居前,风伯进扫,两师洒道,虎狼在前,鬼神在后,腾蛇伏地,凤皇覆上,大合鬼神,作为清角。今主君德薄,不足听之,听之将恐有败。’平公曰:‘寡人老矣,所好者音也,愿遂听之。’师旷不得已而鼓之。一奏之,有玄云从西北方起;再奏之,大风至,大雨随之,裂帷幕,破俎豆,隳廊瓦,坐者散走,平公恐惧,伏于廊室之间。晋国大旱,赤地三年。”后以此典形容音乐神妙,惊动天地;也指君主逸乐德薄。魏·曹丕《铜雀园》:“清角岂不妙,德薄所不任。大哉子野言,弭弦且自禁。”魏·嵇康《四言诗》:“弦超子野,叹过绵驹。流咏太素,俯赞玄虚。” ☚ 倾盖 情如断金 ☛ 清角《韩非子.十过》:“(晋平公)反坐而问曰:‘音莫悲于清徵乎?’师旷曰:‘不如清角。’平公曰:‘清角可得而闻乎?’师旷曰:‘不可。昔者黄帝合鬼神于西泰山之上,……作为清角。今主君德薄,不足听之,听之将恐有败。’平公曰:‘寡人老矣,所好者音也,愿遂听之。’师旷不得已而鼓之。一奏而有玄云从西北方起;再奏之,大风至。大雨随之裂帷幕,破俎豆,隳廊瓦。坐者散走,平公恐惧,伏于廊室之间。”后用来比喻奇妙的音乐或作品,也指荒唐君主的行为。李白《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折杨黄华合流谷,晋君听琴枉清角。” 古代名物 > 樂舞類 > 吹樂器部 > 角 > 清角1 清角1 qīngjiǎo 發聲清越的號角。宋·姜夔《揚州慢》詞:“漸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清·昭槤《嘯亭雜録·木蘭行圍制度》:“漸聞清角聲揚,遠林呦呦,低昂應和。” 古代名物 > 樂舞類 > 絃樂器部 > 琴瑟 > 清角2 清角2 qīngjué 古琴名。《初學記》卷十六引南朝·梁元帝《纂要》:“古琴名有清角。”清·唐才常《論文連珠》之一:“蓋聞清角奏而風雨至,琴之感以末。”宋·沈括《夢溪筆談·樂律二》:“且以琴言之……材中自有五音,故古人名琴,或謂之清徵,或謂之清角。”《文獻通考·樂十》:黄帝之清角,齊桓之號鐘,楚莊之繞梁,相如之緑綺,蔡邕之焦尾……名號之别也。” 清角qīng jiǎo凄凉的角声。姜夔《扬州慢》:“渐黄昏,~~吹寒,都在空城。” 清角 清角远古时期的著名乐舞,是迄今在山东境内发现的最古老的乐舞之一。相传是黄帝在泰山封禅会合天下“鬼神”(各部落酋长)时,创作并表演的一部大型乐舞。舞蹈场面浩大,仪容威严。舞蹈者扮演成鸟兽,代表各个民族或部落的图腾标记。表演时,来自各部落的舞蹈者们汇聚在一起,尽情起舞,以示对黄帝的敬意。因古人将黄帝视为神灵,故《清角》又被古人称之为《天乐》。据《韩非子·十过篇》载,晋平公曾为自己演出过一次《清角》,这一年恰巧遇到特大暴雨灾害,以后又接连三年大旱,晋平公也害了一场大病,被后人视为滥用天乐而招来的灾祸,故后世很少有人再表演《清角》。而这一乐舞也就渐渐失传。 ☚ 阎玉香 清风弄竹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