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清规戒律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当前位置:主页 > 成语大全 > 同义成语 > 金科玉律;清规戒律 异 金科玉律 金、玉:喻指贵重。科、律:法律、条文。指必须遵守的不可变更的规则、信条或法律条文。中性成语,但以用于贬义为多。正面运用时,表示对有关信条或规则等是肯定的,出之以赞扬的口吻;反之则是否定的,出之以讽刺的口吻。 例 他就是“九五之尊”,他一开口就是金科玉律。(徐迟《郭沫若、屈原和蔡文姬》)他们把历史上的一切都看成是一成不变的金科玉律,认为只要恪守古制就可以天下大吉了。(冯惠民《商鞅》三) 清规戒律 原指佛教徒、道教徒必须遵守的规则和戒条。现多用来比喻束缚人的思想的、死板的、不合理的规章、条例或原则等。含贬义。 例 卢见曾说:“清规戒律只能约束一般僧众,高僧自有不同凡响之处。”(马诤《棋圣范西屏轶闻故事》八)他们还臆造了所谓“三突出”、“三陪衬等等清规戒律,来代替毛主席的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原则。(周立波《一个伟大文献的诞生》) 同 都指规章、条例等,都含有条条框框的意思。都常用作主语、定语、宾语。
清规戒律qīngɡuī-jièlǜ❶佛教、道教等制定的信徒必须遵守的规则或戒条。 清规戒律qīng guī jiè lǜ〈成〉比喻繁琐的、束缚人的规章制度:破除清规戒律。 清规戒律“清规戒律”原指佛教徒所遵守的规约、戒条,后泛指束缚人们的繁琐而不合理的规章条例。 清规戒律(同)金科玉律 陈规陋习 百无禁忌;清规戒律○百无禁忌bǎi wú jìn jì什么都不忌讳:我们这里~,大可畅所欲言|嬉笑怒骂,~。 ●清规戒律qīng guī jiè lǜ束缚人的死板的规章制度:这和尚无恶不作,哪管什么~|我们必须解放思想,打破~的束缚。 清规戒律 清规戒律原指佛教徒必须遵守的规则戒条。后泛指束缚人的不合理的成规惯例。 ☚ 泥古执今 如法炮制 ☛ 规矩 规矩绳检 规矱 道度 道礼 道理 畦町 畛域 町畦 槽道 法度 钩矩 谱儿 体要 体面 体统 体制 体貌 纪律 仪检 矩法 形迹 捡押 另见:标准 符合 订立 执行 遵守 ☚ 法则 戒律 ☛ 规章制度 规章制度前人制定的规章制度:成规 定规 往辙 ☚ 制度 法度 ☛ 清规戒律 清规戒律道教名词,为清规和戒律的合。戒律是道教约束道士思想言行、防止“恶心邪欲”、“乖言戾行”的条规。初期戒律简约、主旨为戒贪欲、守清静。两晋南北朝时期,由上清派、灵宝派、新师道等沿袭佛教戒律,并汲取儒家名教纲常观念而制定“五戒”、“八戒”、“十戒”和其他戒律。其内容除五戒、八戒与佛教基本相同外,十戒中尚列有“不得违戾父母师长”、“不得杀生屠害”、“不得叛逆君王”、“不得淫乱骨肉”、“不得毁谤道法”、“不得污漫静坛”等。《老君想尔戒》为早期天师道戒,《说十戒》和《思微定志经十戒》为上清、灵宝派之戒律,《老君说一百八十戒》为新天师道之戒律。金代全真道书,邱处机开创传戒制度,凡愿入道者必须受戒方能为道士,清初道士五常月撰《初真戒律》,与《中极戒》、《天仙大戒》合称“三堂大戒”。此外尚有元始天尊二十七戒、六十戒、一百二十九戒、三百戒以至多者一千戒等说法,女道士得修持女真九戒。现存道教戒律主要收入《正统道藏》三洞之戒律类。《云笈七签》和《道藏辑要》亦有收录。元明之际,戒律之外又出现清规。戒律为警戒于事前的行为准则,清规则是对犯律道士的惩处条例,它仍袭于佛教。《正统道藏》和《道藏辑要》所收《全真清规》与清代北京白云观所订清规,均按道士所犯过失之轻重,分别处以跪香、催单(劝离)、荣出(逐出)、杖革(杖责逐出)以及火化(处死)等。 ☚ 真人与仙人 唐·《开元道藏》 ☛ 清规戒律本指佛、道教徒必须恪守的规约和戒条。现用以比喻成规惯例。多指不切合实际的规章制度。清规:佛教订立的僧尼必须遵守的规则。戒律:佛教或其他宗教徒必须遵守的生活准则。宋代道原《景德传灯录·洪州百丈怀海禅师附禅门规式》: “瑜伽论璎珞经,是大乘戎律,胡不依随哉?” 清规戒律 清规戒律指佛教徒日常行为准则、程序等法规条例,其目的是加强信仰,完善人格形象。南传北传佛教中各有数量不同的戒规。其依据分别来自律藏中《四分律》、《十诵律》、《摩诃僧祇律》等。南传佛教中,比丘有227戒,比丘尼有311戒,沙弥(刚出家不久的男僧)和沙弥尼(刚出家的女僧)都有10戒,在寺院工作人员有8戒,未出家的男女居士有5戒。北传佛教中,汉传地区比丘守250戒,比丘尼守348戒,男女居士守5戒,沙弥和沙弥尼守10戒;藏传地区喇嘛守253戒。戒律中最根本的戒律是:出家人要戒奸淫、偷盗、杀人、妄语,否则被逐出教门;在家人要不杀生,不盗、不淫、不妄语、不饮酒;沙弥和沙弥尼除以上五戒外再加不涂饰香鬘、不观听歌舞、不坐高广大床、不超过规定时间饮食、不蓄金银财宝共10戒。 ☚ 四众弟子 六和 ☛ 清规戒律qīng guī jiè lǜoutmoded rules and regulations and conventions; regulations,taboos and commandments for Buddhists or Taoists; restrictions and fetters 清规戒律disciplinary rules 清规戒律taboos and regulations; restrictions and fetters;outmoded rules,regulations and conventions 清规戒律qīnɡ ɡuī jiè lǜ原指佛教徒、道教徒所遵守的规则和戒律。现多泛指约束人的不合理的规章制度。restrictions and fetters, rules and prohibitions, taboos and restrictions, dos and donts 清规戒律qīng guī jiè lǜ【解义】原指佛教徒必须遵守的规则、戒条。后泛指束缚人的不合理的规章制度。 清规戒律qīng guī jiè lǜ原指佛教寺院所订立的仪规和戒律。后比喻法度、成规。今又多指束缚人的不合理规章制度等。《释门正统》:“元和九年,百丈怀海禅师始立天下,禅林规式,谓之清规。” 清规戒律qīnɡ ɡuī jiè lǜ【释义】比喻束缚人的不合理的规章制度。 清规戒律qīng guī jiè lǜ本指约束僧尼、道士的一些规则和戒条。现多指过于繁琐的不合理的规章、制度。巴金《探索与回忆·春蚕》:“我对一位日本作家说,我不是文学家,所以我不用管文学上的什么~。只要读书者接受,我的作品就能活下去。” 束缚人的不合理的规章制度清规戒律格式 比喻式。 清规戒律qīng guī jiè lǜ金科玉律 清规戒律qīng guī jiè lǜ僧尼道士必须遵守的规则和戒律。后泛指烦琐的条文和不合理的规章制度。 清规戒律qīnɡɡuī-jièlǜ清规:宗教规定教徒应守的规约。戒律:宗教禁止教徒不当行为的戒条。本指宗教徒必须恪守的规约和不能违反的戒条。后泛指一般制度、成规惯例。现多用于贬义。指繁琐不合理、不必要的规章制度。 清规戒律qīnɡ ɡuī jiè lǜ❶ 原指佛教徒必须遵循的规则和戒条。 清规戒律qīng guī jiè lǜ【解义】 原指佛教徒必须遵守的规则、戒条。后泛指束缚人的不合理的规章制度。 清规戒律qīnɡ ɡuī jiè lǜ清规: 佛、道教徒应遵守的规则。戒律: 佛、道教徒行为禁忌的戒条。教徒应该遵守的规则、戒条。《济公全传》一回:“咱们庙中济颠不守清规,偷盗庙中物件,按~之例治罪。”借指各种规章制度,含有不合理的意味。巴金《探索与回忆》:“我不是文学家,所以我不用管文学上的什么~。只要读书者接受,我的作品就能活下去。” 清规戒律qing gui jie lü原指佛教徒必须遵守的规则、戒条。后泛指束缚人的不合理的规章制度。 清规戒律qīngguī-jièlǜ原指僧尼、道士必须遵守的规约和戒条。今多比喻束缚人们思想的、不合理的规章惯例。 S11R【清规戒律】qīng guī jiè lǜ原指宗教徒必须遵守的规则和戒条。后比喻束缚人的各种条条框框。清规:原是佛教寺院规则的总称。 清规戒律qīngguī-jièlǜ〔并列〕 原指佛教约束教徒的规矩、规则和禁戒律令。后泛指所有繁琐的、过时的、不合理的成规或惯例。邓拓《燕山夜话》:“至于懂得了笔法以后,写起字来,就不需要一大套~,以免束缚人的创造性。” 清规戒律qīng guī jiè lǜ原指佛教徒所必须遵奉的规则和戒律。现多指不合理的规章制度。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