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清西陵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清西陵

清西陵

在河北易县城西永宁山下,为清朝帝王陵区之一。雍正九年开始修建。乾隆时诏定父子不葬一地,其后清帝相间在东、西二陵分葬。西陵有帝陵四座,即世宗泰陵、仁宗昌陵、宣宗慕陵、德宗崇陵。有后陵三座、妃园寝三座、王公公主园寝四座。共葬七十六人。陵区范围近一百公里,内有宫殿千余间,石建筑和石雕刻百多座,构成规模宏大、富丽堂皇的古建筑群。主体建筑为泰陵,位于永宁山下的中心位置,其余各陵分居东西两侧。各陵建筑形制大体相同。

☚ 清孝陵   故宫 ☛

清西陵

简称“西陵”。清朝皇室陵墓群之一。位于北京西南一百二十余公里处的河北易县太平峪。始建于雍正七年(1729)。因乾隆(1736—1795)时规定父子不得葬于一地,故有东、西陵之分。陵区周长一百公里,内围墙为二十一公里,建筑面积达五十万平方米。有帝陵四座(雍正泰陵、嘉庆昌陵、道光慕陵、光绪崇陵),后陵三座(泰东陵、昌西陵、慕东陵);王公、公主、妃子园寝七座。共葬七十八人。有殿宇千余间, 石建筑和石雕刻百余座, 大都保存完好。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现已辟为公园。

清西陵

清王朝入主中原后建立的满族帝后陵墓区之一,位于河北省易县城西永宁山下,距北京240余里。占地面积5万余平方米,规模小于清东陵。陵区包括泰陵(雍正)、昌陵 (嘉庆)、慕陵 (道光) 和崇陵 (光绪) 四座帝陵及泰东陵(孝圣宪皇后)、昌西陵(孝和睿皇后)及慕东陵(孝静成皇后)三座后陵(光绪帝后合葬),另建妃园寝三座以及王爷、公主园寝等共计埋葬帝后妃嫔及皇子、王爷、公主等76人,解放后设文物管理所,并定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清西陵

中国的世界遗产之一。2000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中的“文化遗产”项目,位于河北省易县永宁山下,是清朝皇帝陵墓之一,有皇帝陵4座:泰陵(雍正)、昌陵(嘉庆)、慕陵(道光)、崇陵(光绪);皇后陵3座:泰东陵、昌西陵、慕东陵;妃园寝3座;王公、公主园寝4座,共14座,葬76人。西陵始建于雍正八年(1730),雍正的泰陵为西陵的主陵,建筑制式与东陵相同。西陵陵区范围约100 km2,内围墙长21 km,陵区建筑面积50多万m2,宫殿千余间,石建筑石雕百余座,是中国目前保存最完整的皇家陵墓群。

清西陵

清西陵

位于河北省易县城西梁各庄附近的永宁山下,距北京城约120余公里。陵区西与太行山麓的紫荆关相临,南隔易水河与狼牙山遥望,占地约八百余平方公里。1961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清朝关内的帝陵最初建在京城以东的遵化县马兰峪,到雍正帝时原选址在遵化县的九凤朝阳山,后因“形局未全,穴中之土又带泥沙,实不可用”,而重择了易县永宁山主峰下的太平峪为其陵寝所在。自此以易县陵区和遵化陵区相对北京的方位,遂有了西陵、东陵之称。乾隆帝时又定下了此后各代帝王按昭穆之制分葬两陵区的制度。西陵陵区的规制和建筑格局形式与东陵大体相同。陵区内有帝陵4座,后陵3座,妃园寝3座,还有亲王、公主园寝4座,总计葬有76人。其中雍正帝的泰陵居陵区中部,嘉庆帝的昌陵和道光帝的慕陵在其西侧,光绪帝的崇陵在其东侧,周围各自陪葬着后、妃嫔、亲王、公主的陵和园寝。雍正帝的泰陵始建于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乾隆二年(公元1737年)竣工,在西陵中规制最宏壮、体系最完整。这里葬着雍正帝和皇后纳喇氏、皇贵妃年氏。其陵区最南端是一造型优美的联拱五孔石桥,桥北侧的南、东、西三面各置一座五间六柱十一楼的巨大石牌坊,坊北即是陵区正门一大红门,门前两通下马碑分立两侧,门内有一条长2.5公里的神道自南至北贯穿了泰陵的所有建筑。神道南端东侧是更衣殿,北行不远的道中央高达30米,内竖两通圣德神功碑的大碑亭,碑亭外广场的四角各矗一座汉白玉华表。由此走过一座七孔石拱桥,就是对称列于神道两侧的望柱和5对石兽、石人;石像生之北即是作为天然影壁的蜘蛛山;绕过此山便是三门六柱、四面壁上用黄绿相间的琉璃图案装饰的龙凤门;穿过龙凤门有三座三孔石桥并跨马槽沟上,桥北就是宽阔的海墁(广场);海墁南面是神道碑亭,亭内石碑上用满、蒙、汉文字镌刻着皇帝的谥号;碑亭东北侧是神厨库和井亭。海墁之北就是陵寝入口隆恩门,门前东西两侧各有朝房5间、班房3间,门两边有高大的朱红色宫墙环绕陵寝。进入隆恩门,迎面就是巍峨而金碧辉煌的隆恩殿,殿内供奉着佛像和帝后的牌位,是举行祭祀的场所;殿前两侧是东、西配殿。殿后依次是琉璃花门(三座门)、二柱门、石五供、方城明楼、宝城等建筑,宝城中间是巨大的宝顶,其下就是雍正帝后的地宫。在泰陵东北1.5公里处是葬雍正皇后钮祜禄氏(乾隆生母)的泰东陵,泰东陵南侧是泰妃陵。西陵其余诸陵的建筑格局与泰陵基本相同,唯道光帝的慕陵形制较特殊,其原建于东陵,因地宫浸水而迁建于西陵的龙泉峪。陵园内设有大碑亭、神道、石像生和方城明楼等,建筑的规模也较小,但其隆恩殿及东西配殿别具一格,全用楠木结构,不饰彩绘。隆恩殿内的藻井、檩枋、门窗上采用高浮雕手法刻成数以千计向下俯视的云龙,雕刻精致,栩栩如生。慕陵的宝顶建于须弥座上,座四周绕以红墙代替了宝城。光绪帝的崇陵位于泰陵东南5公里的金龙峪,它是中国最后一个帝陵。其地宫解放前曾被盗掘,1980年经清理修缮,已对外开放。地宫为拱券式石结构,全长68.19米,面积近350平方米。地宫内券券相连,内有4道巨大青白石大门,各门正面雕有高1.99米的菩萨立像,生动而逼真。金券是地宫的主体建筑,券内宝床正中放置着光绪帝的棺椁,隆裕皇后的棺椁在其左侧,周围有16块彩绘龙山石夹住棺椁边角。宝床前左右各有一座放置谥宝、谥册箱的须弥形石座。崇陵的东面是崇妃园寝,内葬着属于同胞姐妹的瑾妃和珍妃。西陵内共有宫殿千余间,石建筑和石雕百余座,基本保持着原貌,是中国保存比较完整的帝王陵寝群。

☚ 清东陵   建筑 ☛
清西陵

清西陵

清西陵位于河北省易县,距北京120公里,沿京石高速公路到高碑店路口下道,再沿112国道往西过涞水到达易县清西陵。2000年11月30日清西陵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01年1月被中国国家旅游局评定为AAAA级景区。
清西陵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的皇家陵墓群之一,共有陵寝14座,是雍正、嘉庆、道光、光绪四位皇帝和他们的后妃、王爷、公主们长眠的地方,这里不仅有规模宏大的古建筑,更有优美的自然风光。这里共有开放景点9处:雍正的泰陵、大红门和石牌坊、嘉庆的昌陵、昌西陵的回音壁、道光的慕陵、光绪的崇陵(地宫已对外开放)、泰陵妃园寝、珍妃墓、永福寺。
雍正皇帝的泰陵是清西陵中第一陵,建筑年代最久、规模最大、体系最完备,在127亩土地上修建了74座建筑,最南端的大红门是清西陵的总户,高大的门楼、朱红的围墙,宏伟的庑殿顶使大红门显得气势雄壮。矗立于大红门前面的三架石牌坊巍峨高大、雕饰精美,与大红门构成一个宽敞的四合院,这种建筑格局在国内尚属首例, 堪称“国粹”
嘉庆皇帝的昌陵隆恩殿以紫花石墁地,素有“满堂宝石”之称。昌西陵的回音石、回音壁回音效果绝妙无比,可与北京天坛相媲美。
道光皇帝的墓陵虽减裁了大碑楼、石像生、方城、明楼等建筑,但精美的金丝楠木雕龙殿在清代九座帝王陵墓中独树一帜。
光绪皇帝的崇陵是中国最后一座封建帝王陵墓,规模不如其他帝陵那样庞大,但有独特的风格与优势,隆恩殿的木料均采用异常珍贵的、质地紧硬无比的铜木,称“铜梁铁柱”。崇陵地宫向游人开放,光绪皇帝与隆裕皇后的棺椁显现在世人面前。
永福寺作为清代皇家陵寝御用寺庙,座座建筑完美无缺,现为明清皇家陵寝中的孤品。
15000株古松遍布陵区,是华北最大的古松林。登高远望,座座殿宇宛若碧海中的仙岛,令人神往,林中漫步,会聆听到久违的天籁之声。陵区周围更有紫荆关、狼牙山、燕卜都、龙湖、南湖等优美无比的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
在雍正的泰陵可以欣赏到“大型古装皇家祭祀表演”,领略清代皇帝祭祖的风采,同时可到昔日帝后下榻的行宫用御膳,品尝满族小吃。
清西陵行宫是当年乾隆皇帝及其后来的几位清代皇帝来西陵祭祖时居住的皇家陵苑,也是北京至西陵四处行宫中仅存的一座,现在已经辟为宾馆,成为接待国内外宾客旅游、观光、度假、疗养及会议的场所,设有总统套间(原皇帝寝宫),标间、普间等高、中、低档客房80间,大、中、小型会议室5个,多功能舞厅一个,不同风格的餐厅多个,提供清代满族风味小吃、宫廷风味菜肴以及纯绿色时令野菜。
地址:保定市易县
电话:86-312-4710012 传真:86-312-4710038
行宫宾馆电话:86-312-4710038

☚ 世界遗产/文物单位   承德避暑山庄和周围寺庙 ☛
清西陵

052 清西陵

位于易县永宁山下。乾隆时规定其后父子不葬一地,相间在东、西二陵分葬,从此清陵有东西之分。内有泰陵(雍正)、昌陵(嘉庆)、慕陵(道光)、崇陵(光绪)。并附建后妃王爷公主等陵。现存陵墓14座,埋葬76人。以泰陵为中心,其他各陵分列两侧。各陵的规制和形式,严守封建的等级制度。1730年初建,1915年完成。现存殿宇千余间,石建筑和石雕刻百余座。

☚ 清东陵   北戴河 ☛

清西陵

312 清西陵

见07052条。

☚ 永陵   清东陵 ☛
清西陵

清西陵

清朝皇室陵墓区之一。位于河北省易县城西十五公里的永宁山下。雍正八年(1730年)始建。陵区范围一百余平方公里,内围墙长二十一公里。内有帝陵四座:世宗胤禛的泰陵,仁宗颙琰的昌陵,宣宗旻宁的慕陵,德宗载湉的崇陵;后陵三座:泰东陵、昌西陵、慕东陵;妃陵三座,以及王公、公主园寝四座,共十四座,葬七十六人。雍正皇帝的泰陵是清西陵中规模最大的一座,也是整个陵园建筑的核心部分。前后有三座高大精美的石牌坊和一条通贯陵区南北、宽达十余米、长二点五公里的神道。神道两侧的石像生有石兽三对,文臣、武将各一对。神道北延,穿过龙凤门,是泰陵神道碑亭,亭内矗立一通用满、汉、蒙三种文字镌刻的雍正皇帝谥号石碑。碑亭北是东西朝房。再北过隆恩门就是泰陵的主体建筑隆恩殿。隆恩殿由东西配殿和正殿组成,正殿内陈设神主、宝座、五供、铜香炉、蜡台、香亭等。隆恩殿后面有三柱门、方城、明楼、宝城、宝顶和地宫等建筑。其余诸陵分别坐落在泰陵的东西两侧,其陵园建筑形制,除无泰陵的圣德神功碑和石像生外,大体与泰陵相同。光绪皇帝崇陵地宫曾被盗掘。1980年考古工作者对地宫进行了考察。地宫由斜坡墓道、四重石门和墓室组成。石门均用整块青白玉石制成,上雕菩萨像。宝床为青石雕成的须弥座,上面并排放着光绪皇帝和隆裕皇后的棺椁。棺椁四周镌刻藏文和梵文经咒及佛像图案。墓中出土残余珍贵文物二百五十余件,有珍珠、翡翠、玉石、子母球及金、银、珐琅质怀表等。清西陵现已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成为游览的胜地。

☚ 清东陵   葬器 ☛
清西陵

清西陵

继清东陵之后清王朝在北京附近修建的另一帝后陵墓区。共有帝陵四座: 雍正帝的泰陵、嘉庆帝的昌陵、道光帝的慕陵、光绪帝的崇陵。皇后陵三座: 泰东陵、昌西陵、慕东陵。妃园寝三座 (泰陵妃园寝、昌陵妃园寝、崇陵妃园寝)。另外,还设有王爷公主园寝、行宫、喇嘛庙、赵公祠及衙署、营房等,清西陵保存较好,共有千余间楼亭殿堂,百余座石建筑、石雕刻,总建筑面积约5万多平方米。陵城周长100公里,面积800平方公里,埋葬着4个皇帝、9个皇后、57个妃嫔,另有公主、阿哥、亲王6人,总计76人。清西陵坐落在河北易县城西的永宁山下,东北距北京240里。据载,雍正即位7年,命人为他寻找建陵的 “吉祥之地”,开始,按照清朝“子随父葬,祖辈衍继” 的丧葬制度,在清东陵选择了九凤朝阳山为陵址。但他却不满意,认为此地 “形局未全,穴土之中又带砂土,实不可用 (也有人认为是由于他篡改康熙遣诏,皇位得于不正,心中不安,因而不愿葬在其父墓旁)。后来,怡亲王允祥发现了易州境内永宁山太平峪这块 “万年吉地”,极力向雍正推荐。雍正早已看好这块地方,却推脱说此处距祖父和父亲的陵地太远,且又与“子随父葬”之制不合。善于迎合上意的大臣们早已看透了雍正的心意,于是引经据典,多方论证前代帝王父子陵墓可以不在一起营建,雍正自然表示赞同,并于1730年在永宁山动土修建泰陵,首辟西陵陵区。到乾隆时又诏定父子分别在东西二陵埋葬,遂成东西二大陵区。西陵东自梁各庄,西至紫荆关,北起奇峰岭,南临易水河,是“乾坤聚秀之区,为阴阳和会之所,龙穴砂石,无美不收,形势理气,诸吉咸备。” 陵区四周广设红、白、青三层界桩,青桩之外又开辟了20里的官山,官山之内均属陵区范围。同东陵一样,西陵也设有管理陵园的机构,并驻有八旗兵守护。

☚ 清东陵   清世祖孝陵 ☛
清西陵

清西陵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县城西15公里的永宁山麓,东北距北京120公里。为清朝皇室陵墓区,因在北京以西而得名(另一皇陵区在北京以东的遵化县,称清东陵)。清西陵始建于雍正八年(1730),止于1915年。乾隆时定父子不葬一处、相间在东西二陵区建陵之制。西陵区占地100平方公里,建筑面积50万平方米,共有14座陵寝。其中帝陵4座(世宗雍正泰陵、仁宗嘉庆昌陵、宣宗道光慕陵、德宗光绪崇陵),后陵2座,后妃合葬墓1座,妃园寝3座,王、公主园寝4座。葬帝、后、妃、王、公主76人。泰陵居陵区中部,其西为昌陵、慕陵,其东为崇陵。各陵的主要建筑有碑楼、神厨库、东西朝房、隆恩门、东西配殿、隆恩殿、方城明楼、宝城宝顶等。后陵小于帝陵,园寝小于后陵。帝后陵红墙环绕,建筑物为黄琉璃瓦顶,妃及公主园寝的建筑则为绿琉璃瓦顶。泰陵修建最早,是清西陵的主陵,神道长约5里,由南往北排列40多座大小建筑,主要有:石牌坊共三座,五间六柱十一楼式;大红门为陵区正门,门内右侧有具服殿,为谒陵时更衣处;大碑楼(圣德神功碑楼)高30米,内立石碑两座,用满汉文字刻写雍正一生的“功德”;石像生分列神道二侧;隆恩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内饰彩画,为举行祭祀活动处;明楼为陵区最高建筑,内置石碑,上刻皇帝庙号;宝城宝顶其下为地宫,即安放灵柩处。慕陵规模较小,无大碑楼、石像生、明楼等建筑,其隆恩殿全以楠木建造,在清西陵中独一无二。崇陵修建最晚,宣统元年(1909)始建,1915年竣工,规模亦小,无大碑楼、石像生。崇陵与崇妃园寝1938年被盗,陵园古松遭砍毁数十万株。清西陵现经修葺已开放。陵区现存殿宇千余间,石建筑和雕刻百余座,大都保存完好。

☚ 龙兴观道德经幢   狼牙山烈士塔 ☛
清西陵

清西陵

位于河北省易县城西约15公里的梁各庄。是雍正皇帝的坟墓,方圆约100公里,西依紫荆关,南临易水河,与狼牙山隔水相望。四周层峦叠嶂,景色清幽。主陵共有四座:雍正泰陵、嘉庆昌陵、道光慕陵和光绪崇陵,还有公主、亲王等人的园寝。泰陵的规模为西陵之冠。另外,西陵还有许多精美的雕刻艺术,令人赞叹。西陵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北戴河   晋祠 ☛

清西陵qing xi ling

Western Tombs of the Qing emperors in Yixian County of Hebei Province

清西陵

陵墓。在河北易县城西永宁山下,是清代皇室陵墓群之一。雍正九年(1731),开始建泰陵。乾降时定父子不葬一地之制,清皇室陵墓遂有东、西陵之分。西陵内有帝陵四座:泰陵雍正、昌陵嘉庆、慕陵道光、崇陵光绪;后陵三座:泰东陵、昌西陵、慕东陵;妃陵三座;王公、公主园寝十四座。共计有陵十四座,葬七十六人。建筑面积五十万平方米。陵域内,苍松翠柏与诸陵红墙互相掩映,兼之石人石兽,隐约树间,极为壮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9:5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