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茶门教明末至清代中叶民间宗教。明闻香教教主王森子孙创立。教徒吃斋,奉弥勒、观音、无生老母等。朔日烧香诵经。收徒日授三皈(皈佛、皈法、皈师)、五戒 (戒杀、戒盗、戒淫、戒酒、戒狂语) 以及各种咒语。教徒主要是穷苦农民、城镇小手工业者、无业游民。教徒称师父为爷,自称弟子。弟子见师父要磕头,见王姓者亦要磕头给钱。清茶门教教义具有反清复明思想,《三教应劫总观通书》云:“清朝以尽,四文正佛,落在王门。胡人尽,何人登基。日月复来属大明,牛八原来是土星。”此教流传于河北、山西、河南、湖北、安徽、江苏等地。嘉庆以后,此教衰微。 清茶门教 清茶门教宗教流派。清雍正、乾隆 (1723~1795年)年间出现,为明末闻香教的支系。又名清茶门红阳教、清净门斋。因教诀中有“清茶两杯”之语,故名。该教宣称供佛用之清茶,饮后可以却病延年,免除灾难,获长生不老。活动区域主要有河北、山东、山西、河南及江苏、湖北、安徽等地。奉无生老母为至尊之神,倡三皈(皈佛、法、师)五戒 (戒杀生、偷盗、邪淫、荤酒、诳语),基本群众为城镇小手工业生产者、无业游民、贫苦农民、小商贩、下层道士、和尚、尼姑、被革生员等。经卷主要有《三教应劫统观通书》、《伏魔宝卷》等。嘉庆十八年(1813年)因参与天理教起义,而被镇压。 ☚ 汪普善 圆顿教 ☛ 0000694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