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清热解郁汤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清热解郁汤《寿世保元》卷五方。栀子(炒黑)二钱,干姜 (炒黑)、陈皮各五分,川芎、炒黄连、炒香附各一钱,炒枳壳一钱五分,苍术(米泔水浸) 七分,甘草三分。为粗末,加生姜三片,水煎服,服后戒饱食大半日,再服一剂。功能活血行气,清热解郁。治胃脘积有郁热,刺痛不可忍者。若痛甚,加姜汁三匙,入药同煎。 清热解郁汤 《万病回春》卷五【组方药物】 栀子6克(炒黑) 枳壳(麸炒)西芎 黄连(炒) 炒香附各3克 干姜(炒黑) 陈皮各1.5克 甘草0.9克 苍术2.1克(米泔浸) 清热解郁汤 清热解郁汤本方出自《古今医鉴》卷十。由《丹溪心法》越鞠丸加减化裁而成。方由山栀仁(炒黑)一钱半,枳壳(麸炒)一钱,西芎一钱,黄连(炒)七分,陈皮五分,苍术(米泔浸)七分,香附一钱,干姜(炒黑)五分,甘草五分组成。加生姜三片,水煎,热服;服后戒饮食大半日,渣再煎服。功能清热解郁。主治胃有郁热,症见胃脘刺痛,痛势急迫,烦燥易怒,泛酸嘈杂,胸闷腹胀,口干口苦,舌红苔黄腻,脉弦数。本方所治证属热郁于胃,故用清胃解郁之法。方中山栀苦寒泻火,能治胃热脘痛。《丹溪心法》说:“大概胃口有热而作痛者,非山栀不可。”再以苦寒泻火之黄连配合同用,则清胃热之力更强。胃为多气多血之腑,热郁于胃,气滞湿阻,血行不畅,故配香附、枳壳、陈皮理气解郁,苍术燥湿健脾,川芎行气活血。胃有郁热,用栀、连苦寒泻火,易致格拒不纳,故用干姜反佐,则邪易伏而病易安。更以生姜和胃,甘草调和诸药。配合成方,既能清热,亦能解郁,既有正治,又有反佐,与本方证极为适合。凡胃病日久,热郁于胃者可以应用,以脘部刺痛,痛热甚剧,烦躁易怒,口中干渴,舌红苔黄腻,脉弦数等为辨证要点。 ☚ 安胃饮 冬地三黄汤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