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清朝兵制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清朝兵制

清朝的军事制度。清朝前期,兵权集中于皇帝;雍正以后设军机处,承办协理军事,兵部是内阁军事机关,实权较小;清末学习西方,设陆军部与海军部,统率全军;宣统三年(1911年)废军机处,设军咨府,旋即亡。清朝前期军队主要有八旗和绿营兵两种。旗是满族兵民合一的社会组织,族内男丁皆可为兵,平日生产, 战时出征。八旗是以正黄、镶黄、正白、镶白、正红、镶红、正蓝、镶蓝八种旗帜为标志,以旗统兵。初期旗主世袭,兵丁为其私有。入关时已有满、蒙、汉各八旗共二十四旗,并已演变成不事生产的军政组织,亦不再归属旗主而属国家。绿营兵是仿明军的卫所制进行改编了的汉兵,以绿旗为标号,以营为建制单位,兵籍注册,归兵部管理,分屯全国各地,以备征调。八旗兵与绿营兵均实行薪金制,冷兵器与火器并用,八旗兵武器装备优于绿营兵。鸦片战争后,八旗兵与绿营兵已经腐败。太平天国革命后,清廷饬令各省举办团练,曾国藩等募乡丁为官勇,由乡勇、团练发展为地方武装湘军、淮军等,实行兵必自召,将必自选,指挥自主,薪饷自筹,遂转成为清军的主要力量。这种勇营制,兵为将有,彼此独立,每营只服从营官一人,每军只听令统帅一人,中央兵权移于将帅。同时武备制度也发生了变化,清廷洋务派官僚竞相购置与仿制洋枪洋炮,筹办武备学堂,引进西方操典,雇请外籍教习,建立近代海军。甲午战后,清廷又创立,仿西方军队的新军。新军以镇为基本建制单位,每镇官兵定额12512人,由步、马、炮、工、辎重等兵种组成,设统制率领。镇下分协、标、管、队、排、栅。平时以二镇为一军,战时则根据情况,或以三镇为一军,或合数军为一大军,由总统或军统率领。集兵方式采用募兵制,在体格,嗜好及文化程度上有严格规定。新军的中、下级军官多为国内武备学堂毕业生充任,间有少数学习军事的留学生。清廷企图通过改革重整军威,但不久辛亥革命爆发,新军未能挽救清室的灭亡。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1 23:5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