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清仁宗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清仁宗1760—1820即爱新觉罗·顒琰。清代皇帝。满族。1796—1820年在位。年号嘉庆。高宗第十五子。即位初,国事由太上皇清高宗决定。嘉庆四年(1799)高宗死, 始亲政, 将高宗宠臣大学士和珅赐死。在位期间, 因土地高度集中,政治腐败, 贪污行贿恶性发展, 农民生活十分痛苦,阶级矛盾日益激化,农民起义纷纷爆发。八年,派兵川、陕、楚、甘、豫五省镇压了历时八年之久的白莲教起义。十八年又派兵河南、河北、山东等地镇压了天理教起义。同年又申严禁贩运鸦片烟律, 官民食者并罪。死于热河避暑山庄。谥睿。 清仁宗 清仁宗1760—1820即颙琰,姓爱新觉罗,满族。高宗第十五子,母孝仪皇后魏佳氏。乾隆二十五年十月初六日生。五十四年封嘉亲王。六十年九月立为皇太子。嘉庆元年 (1796) 正月高宗内禅,即帝位,是为仁宗,尊高宗为太上皇帝,在位二十五年。年号嘉庆。即位之初,政事仍由太上皇帝决定。高宗死,开始亲政。首先处死大学士和珅,又籍没其家财,当时有 “和珅跌倒,嘉庆吃饱”之语; 其次申禁私贩鸦片,定官民服食者罪。统治期间,土地高度集中,人民流亡,吏治败坏,武备废驰。农民起义纷纷爆发。嘉庆元年湖北白莲教首领聂杰人、张正谟等发动荆州起义,开始了川楚白莲教起义。历时九年,波及川、楚、陕、甘、豫五省。其中以襄阳方面王聪儿 (齐王氏) 等义军势力最强。嘉庆八年平民陈德挺而走险,仁宗在紫禁城内遇刺,造成很大恐慌。公元1813年,山东、河南发生天理教起义,天王林清与震卦教主李文成派教徒二百余人潜入北京,九月十五日,九十余人在信教的低级太监接应下,攻入皇宫,与清兵在隆宗门一带展开激战,至今仍留有箭头。与此同时,东南海上也有义军活动。清政权由盛转衰。嘉庆帝性格懦弱,对臣下也比较宽厚。二十五年七月死于热河行宫 (今河北承德避暑山庄),终年六十一岁。谥号受天兴运敷化绥猷崇文经武孝恭勤俭端敏英哲睿皇帝。庙号仁宗。葬昌陵(今河北易县) 有后妃十四人,宫内生活比较简单清静。生子五人。皇长子为刘贵妃生,夭折: 皇次子绵忻,为孝和睿皇后钮祜禄氏所生; 恭顺皇贵妃钮祜禄氏生皇五子绵愉。生女九人 ☚ 清高宗 清宣宗 ☛ 清仁宗即“颙琰”(2508页)。 清仁宗见 顒琰 清仁宗1760—1820即爱新觉罗·颙琰(音庸言yong yan)。满族。清高宗第十五子。清朝皇帝,年号嘉庆,1796—1820年在位。乾隆间,封嘉亲王,立为皇太子。即位初,朝政由太上皇高宗掌握。嘉庆四年(1799),亲政后,翦除权臣和珅,籍没其家产,赐令自尽。十年(1805),为解决八旗余丁生计, 设养育兵额。十七年(1812),令闲散旗丁往吉林垦殖。他在位期间,力图重振朝纲,稳定乾隆以来日益动荡不安的社会局面。但土地兼并日趋激烈、吏治腐败,农民流离失所十分严重。先是有持续十二年的湘黔苗民起义,后又有历时九年的川楚陕白莲教起义,嘉庆十八年(1813)又爆发天理教起义,北京的一支甚至攻入紫禁城。东南海上也有起义军在活动。清王朝的统治已走向衰落。二十五年(1820),在热河避暑山庄(今河北承德)病死,葬昌陵。谥号睿皇帝,庙号仁宗。 (参考图581)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