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混唐后传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混唐后传》混唐后传
清芥子园刊本《混唐后传》扉页书影 清芥子园刊本《混唐后传》正文书影 明代白话长篇历史演义小说。一名《薛家将平西演传》、《混唐平西传》,又名《大唐后传》。八卷三十二回,卷之首五回,共三十七回。题“竟陵钟惺伯敬编次,温陵李贽卓吾参订”,恐系伪托。成书于明末。 现存主要版本有清芥子园刊本,藏大连图书馆;文德堂藏板本。1982年春风文艺出版社删节排印本,上海古籍出版社“古本小说集成”影印芥子园刊本,1993年中州古籍出版社“话说隋唐小说丛书”排印芥子园刊本,1995年华夏出版社“中国古典小说名著百部丛书”排印本。 唐太宗登基后,四方平定,礼乐皆兴。长孙皇后因怜悯宫女青春韶华,禁锢深宫,劝太宗放宫女三千余人归于民间。长孙皇后崩,太宗思念成疾,昏睡中魂游地府,因魏徵致书判官崔珏说情,才得以还阳。于是太宗纳魏徵谏,又将先帝时宫女三千余人尽数放归民间,宫禁为之一空,于是又差唐俭往民间点选良家秀女。武媚因而得以点选入宫,深得太宗宠爱,敕赐为才人。太子与魏王相谋,被废,立晋王李治为太子。 这时,西辽迷王以其驸马苏保童为征唐大都督领兵来犯,太宗宣召薛仁贵为元帅,御驾亲征。苏保童以空城诱唐君臣入而围之,又以飞刀伤薛仁贵。正当唐军陷入困境,一将来救,破了保童九口飞刀,并将他打伤。原来此将是薛仁贵四年前失手射死的亲生儿子薛丁山。他被鬼谷老祖所救,起死回生,并在老祖门下学了韬略武艺、兵法术数,因闻父亲有难,奉师命前来救助。交战中,丁山为苏保童姑母暗箭所伤,夜投陈家庄,得陈公之女金定悉心相救,她设计杀死保童姑母,与薛丁山结为夫妇。苏保童计激师父青云老祖出山助战,活捉丁山夫妇。丁山之妹金莲得长眉大仙传授法术,于法场中解救丁山夫妇。长眉大仙奏请玉皇将青云老祖捉去,西辽遂降。 太宗因贪恋武才人美色而得病。太子晋王入侍,与媚娘私通,并发誓日后登基册其为后。太宗迷信符占经谶,因武才人之姓应了凶谶,不得已使之出宫,赐于感业寺削发为尼。媚娘先回家与过继侄儿武三思做出乱伦之事,又在禅寺中与无业游民冯小宝等日夕淫乐。 太宗崩,太子晋王登位,是为高宗。高宗到感业寺行香,令武媚娘蓄发还宫,拜为昭仪。来年武昭仪生一子、一女,因此更受宠幸。为嫁祸于王皇后,武昭仪亲手扼杀亲女,帝不顾褚遂良叩头流血谏阻,废王皇后,册立武氏为皇后。自此,高宗惑于美色,任由武后僭乱朝政,加封她为“天后”,并终因荒淫无度而崩。武后将冯小宝(已被迫出家,法名怀义)封为白马寺住持。 中宗即位,因劝谏天后淫乱而被废为庐陵王,立豫王为帝,是为睿宗。从此,政事均由武太后裁决,她任用酷吏来俊臣、周兴,网罗无辜,并欲杀尽大臣、皇亲。感业寺怀清与人谋反,天后遣怀义将之招安,封为归义王。秋末冬初,太后命归义王作法令百花开放,以显瑞兆,唯槿树杳无萌芽,违诏不开,被太后令人剪去做篱笆。 眉州刺史李敬业命骆宾王作《讨武曌檄》,兴起义兵,但兵败身死。武则天索兴改唐为周,自称圣神皇帝,召回庐陵王。怀义因酒后触怒太后而遭杖杀。太后虽年老,淫心日炽,常与武姓弟子、张宗昌兄弟等人在宫中淫乐。张柬之等统兵入宫,杀二张,迁太后于上阳宫。太后数日而崩。 中宗复位,仍立韦氏为皇后。韦后于中宗被谪时便与武三思私通,此时更是勾结上官婉儿等人,秽乱宫闱、权倾天下。中宗任其控制,心无主意,只求和解,被时人笑为“和事天子”,但仍不免被韦后毒死。太平公主与相王之子李隆基诛杀韦后等人,立相王为帝,号睿宗,立李隆基为太子。不久,睿宗传位于李隆基,是为玄宗。 玄宗初继位,任用姚崇、宋璟等忠直之士,剿灭太平公主的叛乱,政事为之一新。但在位日久,逐生淫逸之心,怠于政事,专务奢侈,女宠日盛。召寿王妃杨玉环入宫,册为贵妃,恩宠无比,其父兄亦因此而发迹,一时杨氏权倾天下。 平卢节度使安禄山,为人奸诈,假作憨直,博得玄宗宠信。他拜杨妃为母,并乘机与之私通。这时渤海国呈进番书,朝中无人识得。寓居于贺知章家中的李白识得番文,应诏回覆番书。于是,李白着高力士脱靴、杨国忠磨墨,以解前日应试遭二人斥逐之恨。李白答番书,震慑番邦,龙颜大悦。但高力士却从中进谗言,称李白咏牡丹词影射杨妃,李白遂被疏远。 杨妃姐妹均与安禄山私通。奸相李林甫和杨国忠二人恐安禄山争权,于自己地位不利,合谋上疏用番人作藩镇,安禄山因而成为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赐爵东平王。 七夕之夜,玄宗与杨妃同坐长生殿避暑,指天发誓,愿生生世世为夫妇。是年九月,玄宗在勤政楼大张声乐,陈设百戏,通宵欢宴,并以为天降祥瑞,天下太平,从此日夕于宫中取乐。安禄山却趁机起兵范阳,以诛讨杨国忠为名引兵南下。河北一路州县,望风瓦解。玄宗准杨国忠奏而杀安禄山之子。安禄山闻知,大杀降兵,以泄其忿。唐朝副元帅哥舒翰据守潼关天险,遭疑忌而不得已出战,兵败被俘,归降叛军,潼关失陷,长安危急。玄宗听从杨国忠计议,与杨妃及皇亲、宦官出延秋门向西望蜀奔窜。驾至马嵬驿,将士饥疲,群情激愤,均以咎在杨家,于是杀死杨国忠,并奏请诛杨妃以平众怒。玄宗不得已与杨妃泣别,令高力士引杨妃至佛堂,使其于堂前梨树下自缢。 玄宗入蜀,思念杨妃,日日嗟叹。太子遵玄宗在马嵬时传位之命,在灵武即位,是为肃宗。 安禄山入长安,大肆杀戮皇亲国戚,搜刮金银币帛。从此志得意满,纵酒贪欢,无意西进。至德二载,其子安庆绪使安禄山贴身内监李猪儿乘其睡中,刀砍其腹,屠肠殒命。安庆绪即位。 肃宗以李泌为军师,命郭子仪、李光弼统军马,请回纥助战收复两京,即请上皇驾回西京。上皇密遣高力士潜往马嵬驿收葬杨妃,只得其胸前紫罗香囊及锦裤袜献与上皇。上皇览此旧物,嗟悼不已。 时有鸿都道士,闻上皇追念杨妃,自言法术通天可召亡灵来会。作法至一仙山,得仙人指示上皇与贵妃的前世因缘、现世业报,奉劝上皇明心养性、早日复位。自此,上皇辟谷服气,无疾而终。 混唐后传书叙长孙皇后见众宫女可悯,劝唐太宗放她们归宗择配。长孙后崩,太宗十分悲恸。时西辽国进犯,太宗命薛仁贵西征。薛仁贵子女丁山、金莲亦往助战,后西辽降。荆州民女武媚娘入选进宫,狐媚惑主,又与太子晋王勾搭,后因武姓而应图谶,太宗出之为尼。太宗疾崩后,高宗即位,令武氏蓄发,纳入宫内,拜为昭仪。武昭仪生一子一女,以扼杀亲女构陷王皇后,取而代之。后高宗崩,中宗即位,因谏母收敛淫行,触怒天后,被废为庐陵王,从此政事咸决于后。此时,怀清与陈仙客在睦州称帝,武后遣男嬖怀义前往招安,遂平乱。索元礼辈诬狄仁杰、安金藏等与庐陵王谋反,安金藏剖腹鸣冤。眉州刺史李敬业不满武氏所为而举义兵,骆宾王为之草檄。李敬业败后,天后改唐为周,自称圣神皇帝,又纳狄仁杰谏,召回庐陵王。张柬之等统兵入宫杀男嬖张昌宗、张易之,天后被迫传位庐陵王,中宗复位。韦后心怀野心,勾结上官婉儿、武三思等人,谮杀张柬之,弄权类于武后。逼死太子后,又与杨均以毒鸠杀中宗,临朝听政。临淄王李隆基举事斩韦后,其父相王即位,是为睿宗,不久传位于玄宗李隆基。太平公主恃功擅权,欲废帝别立新君。玄宗先发制人,将之赐死于家中,诛杀余党。后在位日久,怠于政务,沉缅酒色。先选江采苹入宫,赐为梅妃,甚为宠爱,后又纳寿王妃杨玉环,册为贵妃,并拜其兄杨国忠为侍郎,由是杨氏权倾天下。七月七日乞巧之夜,玄宗与杨贵妃于长生殿密誓相约,生生世世永为夫妇。 西蜀绵州才子李白,性格清奇,嗜酒耽诗。偶识少监贺知章,知章劝李白前去应试。李白入试交卷,见辱于杨国忠、高力士。不久渤海国遣使持国书入朝,朝中文武官员无一人识之,知章荐李白入朝。李白当廷口译国书,又迫杨国忠、高力士为之磨墨脱靴,面草答诏。渤海国可毒(国王)惊服天朝人才,不敢复萌异志。玄宗欲封赐李白,李白俱辞不受,后奉旨赋诗赞杨贵妃,高力士乘机奏诗中有讽意,贵妃变喜为恨,遂与杨国忠向玄宗进谗言。李白上疏乞休。一日行至并州,见一囚车押解郭子仪,遂飞章奏请赦郭罪,玄宗准奏。后永磷王反于江陵,僭称帝号,劫李白至江陵。李白决意不受伪官,遂禁被羁。永璘王兵败自尽后,李白亦被系狱中,因郭子仪上表保救,免于诛戮,流放夜郎。 胡人安禄山貌似憨直,极善巧媚。玄宗召之入朝,宠遇日隆。安禄山乘机与杨贵妃私通,又与奸相李林甫朋比作奸,横行无忌。杨国忠忌其将来与己争权,上疏荐安禄山为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安禄山日益骄横,常怀异志。杨国忠屡奏玄宗安禄山意欲谋反,终于逼反安禄山于范阳。河北一路州县望风瓦解。平原太守颜真卿召募勇士万余人举兵讨贼,常山太守颜杲卿亦传檄起义,为贼所持,尽节而死。兵马大元帅哥舒翰为杨国忠所疑忌,被迫出战,遂至全军覆没,潼关失守。玄宗听杨国忠之劝,西行幸蜀,驾至马嵬坡时,将士哗变怒诛杨国忠,又迫玄宗将贵妃缢死。后太子北行,于灵武即位,是为肃宗。以李泌为军师,命广平王、建宁王与郭子仪、李光弼等分统军马,恢复两京。安禄山闻讯起兵回东京,欲废太子安庆绪而立庆恩为嗣。严庄勾结安庆绪、内侍李猪儿,刀弑安禄山,于是安庆绪即伪位,封严庄为冯翊王,大小诸事,俱取决于严庄。两京既复,安庆绪自刎而死。秦国桢、罗采访得梅妃避祸于白云观中,遂迎回西京,复侍上皇。后梅妃薨逝,张后托疾不吊,上皇不悦,因对肃宗言太监李辅国附此中宫,怙势作威。李辅国竟与张后矫旨迁上皇于西内,又流高力士于巫州。鸿都道士闻上皇追念故妃,自言能致亡灵来会,至一仙山,张果与言上皇与贵妃前因后果,归报上皇,呜咽流涕,至宝庆元年而崩。肃宗闻此凶信,不隔几时亦即崩逝。 在隋唐系统的历史演义中,《混唐后传》是其中专以唐朝前五代帝王更迭替代为内容的章回体小说,作者以宫廷为主要舞台,以时序变化为基本线索,演述了由唐太宗到唐高宗、唐中宗、唐玄宗、唐肃宗五代帝王的历史故事,塑造了武则天、韦后、杨贵妃三个帝王后妃形象,集中表达了 “女色误国”这一主题。 “女色误国”,“女人是祸水”,这是封建时代的思想家与文学家在探究历史兴亡盛衰时总结出的历史训诫,它带着对女性歧视的强烈封建意识,掩盖了封建王朝衰败的根本原因,表现了他们认识的片面性与局限性。这在今天已不足一提,但当时这种观点却为人们所普遍接受。《新唐书》卷五《玄宗本纪赞》便有一段这样的感慨: 《混唐后传》便是以这种观点为基础将历史故事组缀成篇的小说。书中刻画了无数宫廷女性形象: 有宽厚仁慈的长孙皇后,有孤傲清高的梅妃,还有恃宠擅权的太平公主,但作者的笔墨更多地集中在武则天、韦后与杨贵妃三人身上。武则天与韦后皆是心毒手辣、恃宠弄权的帝后形象。为了满足自身的私利和日益膨胀的权力欲,她们竟不择手段。武则天先为太宗才人,后又与太子私通,及至太子即位又不惜杀死亲女谋取皇后之位,皇后的宝座仍未能满足她的权力欲,于是心狠手辣地将高宗害死,达到自己称帝的目的。韦后是武则天的翻版,她淫乱干政,最后竟鸩杀亲夫。两代皇后均被描写为邪恶淫乱的代表。作者笔下另一位“祸水”形象是杨贵妃。她原是寿王妃,唐玄宗被色所迷,不顾伦常,将她纳为贵妃,并施恩于杨氏全家,使之权倾天下。作者虽未写她象武氏、韦后那样听政弄权,却也指斥她以色迷君,使早年英明的唐玄宗怠于政事,沉缅酒色,引发了安史之乱,差点失了天下。这几位女性形象集中体现了 “女色误国”的主题。此外,还刻画了太平公主、上官婉儿、张后等“祸水”形象,均是为表现主题而设置的人物。 “女色误国”的主题严重损害了小说的思想价值,但作者在演述历史更迭的同时,还展示了上层统治阶级内部的种种丑恶现象。首先,他摘下了世俗环绕在帝王头顶的神圣光环,将他们平庸化、丑陋化。唐太宗李世民在创业时何等英雄,但即位后却过不了美人关,因宠幸武才人而为下代埋下了祸种; 唐高宗还未即位时便为女色所迷,与皇上的才人暗通款曲,即位后又昏庸好淫,竟至为此送了性命,是个可鄙又可悲的帝王形象; 而中宗更为懦弱无能,即位后不久,轻易就被太后所废,及至复位后,又稀里糊涂被韦后鸩杀; 唐玄宗早年算是比较英明的,但也无法跳出女色的怪圈,只落得个“孤灯挑尽未成眠”的凄凉晚景。这些描写的指导思想是女色误国,但在将帝王的罪过归咎于女色的同时,还客观揭露了封建帝王荒淫昏庸、懦弱无能的一面,这是体现在作品中的积极意义。其次,作者还不惜笔墨描写了帝王后妃们糜烂的生活。武才人身侍太宗,又与太子勾搭;削发为尼时,也不守戒律与武三思、冯小宝私通; 僭乱朝政后,更是秽乱宫帏。韦后亦是如此。杨贵妃被太宗纳为贵妃后又与安禄山私通,……这种种伦常扫地,丑恶淫行的大曝光,揭露了统治阶级荒淫无耻的腐朽生活。此外,对于宫廷舞台上演出的一幕幕宫帏争宠、权奸争权的丑剧,作者也进行了淋漓尽致的揭露。武昭仪为谋取皇后之位,不惜以亲女的生命为代价构陷王皇后; 张柬之于中宗复位有功,却不见容于韦后,竟被谮杀; 皇帝中宗竟落入韦后毒手而被鸩杀; 杨国忠、安禄山为争权夺势,明争暗斗,导致战乱;安庆绪为得帝位,谋杀亲父安禄山;李辅国、张后朋比作奸一手遮天……,这一幅幅血影刀光、令人怵目惊心的图景,深刻地暴露了统治阶级的腐败和罪恶,客观上揭示了封建王朝必然走向衰亡的内在原因。 除此之外,作者还写到下层劳动人民的生活。第一回“长孙后遣放宫女”中,写到宫中闲置了无数宫女,她们终生禁锢在暗无天日的皇宫里,虚掷青春。长孙皇后的一念之慈,竟使三千宫女得以归宗择配,这就含而不露地批判了这种不合理的社会现象。第二十回写安禄山叛乱,贼兵纵横,残杀不堪。唐玄宗一行人狼狈弃京西行。杨国忠临逃前还欲焚烧左藏积粮,又焚桥断后,不许百姓相从,十分凶残毒辣。书中还写到“公子王孙有一时无可逃者,号泣于路旁,甚可怜悯。”王公贵族尚且如此,平民百姓的惨境就更不用提了。这种浮光掠影式的侧面描写,多少反映了统治者的昏庸腐败给人民带来的深重苦难。 唐代是道教兴盛的时期,唐玄宗尤好神仙。小说多处出现唐玄宗狂热迷信道教的片断描写。第十五回、十六回中,道士张果、叶法善、罗公远各逞幻术,大显神通; 第三十二回又有鸿都道士为上皇觅杨贵妃魂魄的情节。这都给小说抹上一层浓厚的迷信色彩,削弱了作品的思想价值。 孙楷第的《中国通俗小说书目》中认为:“此书实即恂庄主人编之《异说征西演义全传》,唯卷首西征事稍略。”经孙氏考证,《异说征西演义全传》“自褚人获书六十八回钞起,省略马宾王萧后事,凭空捏出薛仁贵征西一事。第十一回以下全袭褚书第七十回以下文。”由此看来《混唐后传》是拼凑前人旧作而成的,故在艺术上比较粗糙。 小说人物众多,头绪纷繁,随着历史的更迭,人事也在不断地变化。书中故没有贯穿始终的人物。但也较为成功地塑造了几种不同类型的人物形象。如帝王形象唐太宗、唐高宗、唐中宗、唐玄宗、唐肃宗;后妃形象武则天、韦后、太平公主、杨贵妃、张后等; 权奸形象索元礼、杨国忠、安禄山、李林甫、严庄等。此外,还塑造了一批令人难忘的正面人物形象,有性格清奇、诗才横溢的李白,忠烈不屈、骂贼殉节的乐工雷海清,坚决抗敌的郭子仪以及不慕富贵,功成退隐的李泌……。但由于小说故事情节密度大,文笔又较为简括,故无法对人物形象进行深入细致的工笔描绘,故许多形象只是粗线勾勒,不够丰满而略显苍白。 在情节结构上,除了围绕主题而设置的故事外,还有一些闲笔,如“张说不及死姚崇”、“李白应诏答番书”,“小游仙空中音乐”,“南普寺摩诘吟诗”等情节,在一定程度上缓冲了历史演义小说中容易出现的枯燥板涩的不足,调节了气氛,活跃了文势。但也有个别完全游离于主题之外的情节,如第二十七回“李谟石上逢怪虎,老翁船上惊蛟龙”,很有些志怪小说的意味,与主题关连不大,完全可以删除。 在语言上,全篇以通俗白话为主,偶间以诗赋,叙事娴熟流畅,某些人物语言很能表现人物性格。如第十一回中写到安禄山入宫见玄宗与太子在散步,故意只拜太宗不拜太子。“玄宗道: ‘卿何不拜太子?’ 禄山假意道: ‘太子是何官爵? 可使臣当至尊面前拜?’ 玄宗笑道: ‘太子乃储君也,朕千秋万岁后,继朕为君者也。’ 禄山道: ‘臣憨,向只知皇上一人,不知更有太子。……’”及至杨贵妃来后“即向贵妃下拜道: ‘臣儿愿母妃千岁!’玄宗笑道: ‘禄山,你礼数差了,欲拜母,先须拜父。’禄山道: ‘臣本胡人,胡俗先母后父。’”这两个细节中的人物语言,将安禄山外充憨直,心藏狡诈,极善巧媚的个性特征揭露无遗。 总之,《混唐后传》在思想上由于时代的局限及作者认识的片面性,存在着一些不可否认的消极因素,但小说在无情地揭露封建统治阶级的种种丑恶现象上,又是比较积极的。另外,作为历史演义小说,尽管它艺术上较为粗糙,但多少有助于读者了解历史。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