淤血肾
充血性心力衰竭时,心排血量降低以致肺循环或伴有体循环静脉淤血,静脉压升高,最后人体内各器官淤血。淤血肾的表现有:钠和水的潴留从而产生水肿;尿的改变如蛋白尿及血尿; 氮质血症。
❶钠和水潴留: 当心力衰竭时,随着心排血量的降低,肾血流量及肾小球滤过率明显降低。在伴有阻塞性肺气肿病人,虽然心排血量未见降低,但因缺氧血症和高二氧化碳血症而影响肾脏。这些变化可以导致肾小管对钠离子的重吸收增加。随着钠离子潴留,水及相应的阴离子(主要是氯离子)也被动地潴留在体内。在一部分心力衰竭非常严重的病人中,水潴留可多于钠潴留以致出现低钠血症。
❷尿的改变:在充血性心力衰竭病人约80~90%出现蛋白尿。尿中蛋白含量一般不超过50mg/dl,尿蛋白含量与心力衰竭的程度呈正性相关。还可出现镜下血尿、透明管型、颗粒管型或上皮细胞管型。心力衰竭控制后,尿异常可逐渐消失。少数心力衰竭的病人可出现肾病综合征。心力衰竭得到控制后,肾病综合征可完全治愈。
❸氮质血症: 充血性心力衰竭病人血清尿素氮常可升高。有少数严重心衰病人,血清尿素氮显著增高,并出现尿毒症。此时病人的尿量减少但尿比重较高,可达1.025左右。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尿素氮增高亦可由于肾组织广泛损伤和肾硬化所致。在这类病人中,尿的比重则比较低,而且心力衰竭被控制后氮质血症并不改善,最后还可出现尿毒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