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淋巴管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淋巴管lymphatic vessel

脊椎动物运送淋巴的所有管道总称,也是体液由组织回向心脏的第二管道系统。其分布方式因动物的种类不同而有很大差异,一般沿静脉而行。最细小的淋巴管为毛细淋巴管,以盲端起始于组织间隙。毛细淋巴管逐渐汇集成小、中、大淋巴管,最后开口于静脉。淋巴常有三个部位注入静脉:
❶前面。心附近的前主静脉或颈静脉,如哺乳类。
❷中部。顺着后大静脉有多个入口,如有尾两栖类。
❸后面。后肢腰带处注入静脉,如鲨鱼和鸟类。鸟类和哺乳类的管腔内常有瓣膜,能防止淋巴倒流。在哺乳类淋巴管的沿途,分布有许多大小不等的淋巴结。淋巴结能产生淋巴细胞和抗体,具有免疫功能。

淋巴管

淋巴管linbaguan

淋巴液流经的管道。最小的淋巴管称毛细淋巴管,起始于盲端。人体除中枢神经、表皮、眼球的晶状体、角膜和内耳以外,全身都有分布。淋巴毛细管逐级汇合形成小、中、大淋巴管,最后形成两条总淋巴管:右淋巴导管和胸导管。前者收集右半胸、右侧上肢和头颈右侧半的淋巴入右侧静脉角,后者收集下肢、腹部、左半胸、左侧上肢和头颈左侧半的淋巴入左侧静脉角。淋巴管中途还通过淋巴结。淋巴管壁薄,压力低。毛细淋巴管的壁为单层扁平内皮细胞,通透性大。大淋巴管壁有平滑肌,受交感神经支配,能作主动收缩。淋巴管内有瓣膜,能防止淋巴倒流。局部淋巴管因病变而阻塞时,组织液积聚,可出现局部水肿。

☚ 淋巴细胞   淋巴结 ☛

淋巴管lymphatic vessel

毛细淋巴管逐渐会合成较大而具有瓣膜的管道叫淋巴管。淋巴管与静脉相似,管壁也逐渐出现平滑肌而分为3层,有神经支配能舒缩蠕动。淋巴管亦分为浅、深两部分。淋巴液在管内流动缓慢,因此淋巴管的数目比静脉多而且管内的瓣也较静脉瓣多。如淋巴管受阻,淋巴液回流障碍,可产生局部组织水肿现象(如橡皮病)。表浅淋巴管被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时,局部呈红线状。

淋巴管

淋巴液所流经的管道。由毛细淋巴管汇合而成,有丰富的瓣膜,在向心行程中穿过一个或多个淋巴结。位于皮下的称浅淋巴管,与深部血管伴行的称深淋巴管,彼此间有小支广泛交通。

淋巴管

淋巴管

起始端叫毛细淋巴管,以盲管起于组织间隙,并逐渐汇合成许多淋巴管。淋巴管的结构与静脉血管相似,管内也有许多瓣膜以防止淋巴液逆流,管壁较静脉血管薄。淋巴管有深浅之分,浅淋巴管收集皮肤、皮下组织等处的淋巴液;深淋巴管收集人体内部的淋巴液,二者之间有广泛的交通管。全身的淋巴管逐渐汇合成若干条大的淋巴干,淋巴干再汇合成两条淋巴导管:右侧的较短,叫右淋巴导管,汇入右静脉角(锁骨下静脉与颈内静脉汇合处),收集胸部以上右半身的淋巴液。左侧的较长,叫胸导管,汇入左静脉角,收集全身其余3/4部分的淋巴液。

☚ 淋巴系统   淋巴液 ☛

淋巴管lymphatic vessel

是由毛细淋巴管逐渐会合而成的具有瓣膜的管道。可分为大、中、小淋巴管。其作用为将组织细胞间的液体收纳入管内形成淋巴液。最后经胸导管和右淋巴导管流入颈根部的大静脉。管内瓣膜可防止淋巴返流。淋巴管中途还通过淋巴结,淋巴结有过滤作用。如淋巴管受阻,则淋巴回流发生障碍,可引起局部组织水肿。

淋巴管

淋巴管

淋巴管分为毛细淋巴管、淋巴管、淋巴干及淋巴导管,是淋巴液回归血液循环的闭锁管道。
毛细淋巴管 毛细淋巴管是单层内皮细胞构成的管道网,以稍膨大的盲端起始于组织间隙,较毛细血管的通透性为大,除能透过组织液之外,还能透过较大分子的物质,如蛋白质、细菌、异物、癌细胞等。组织液进入毛细淋巴管后,称为淋巴液,是无色透明的液体。在小肠绒毛内的毛细淋巴管,能吸收脂肪微粒,使淋巴液呈乳白色,故称为乳糜管。全身除中枢神经系、骨髓以及某些无血管结构的器官(上皮、角膜、晶状体、软骨)缺乏毛细淋巴管以外,毛细淋巴管几乎遍布全身。毛细淋巴管相互吻合成网,与毛细血管紧邻,但互不相通。毛细淋巴管管径较毛细血管者为大,而且延展性很强,有时能扩大3倍以上(图1)。
淋巴管 淋巴管由毛细淋巴管汇合而成,管径增粗,管壁结构与小静脉类似,其特点是:
❶管壁较薄,瓣膜很多。瓣膜的出现是毛细淋巴管过渡到淋巴管的主要标志。瓣膜的结构与静脉瓣者相似,但数目多,具有防止淋巴逆流的作用。四肢淋巴管的瓣膜发育良好,下肢多于上肢。瓣膜间距各处不一,在近器官处平均为2~3mm,一般的淋巴管中为6~8mm,淋巴干中为12~15mm,在胸导管中为6~10mm。瓣膜附着处扩张成窦形,使淋巴管的外观呈串珠状。
❷淋巴管在其向心行程中,至少流经一个淋

图1 皮肤毛细淋巴管和毛细血管
1. 毛细淋巴管 2. 毛细血管

巴结,有的经过8~10个淋巴结。据报道,心脏、食管、甲状腺、肾上腺等器官的淋巴管在汇入胸导管之前,可无淋巴结介入。
❸淋巴管之间的交通支甚多,其数量多于静脉,除浅、深淋巴管(以深筋膜为界)之间存在着广泛的吻合以外,身体左、右两侧的淋巴管之间也可互相交通(图2)。
❹具有年龄特征,胚胎期及新生儿淋巴管的管腔宽大,网密,吻合亦多,2~3岁以后淋巴管逐渐变细,数量亦减少。
淋巴管的侧副支与侧副循环: 在淋巴管之间存在许多侧副支,平时,其管径狭窄或呈闭合状,不参与淋巴回流。但当淋巴管回流受阻或中断时,有关的侧副支逐渐扩张

图2 淋巴管与淋巴结(模式图)
1.胸导管2.淋巴窦3.生发中心4.输入淋巴管 5. 被膜 6. 毛细血管静脉端 7.毛细淋巴管 8. 组织液 9. 毛细血管动脉端 10.小梁 11. 淋巴小结 12. 髓索 13. 输出淋巴管 14. 右淋巴导管

开放,输送淋巴液,成为淋巴侧副循环。此外,还可在淋巴管中断处发生新的淋巴管吻合支,把断端接起来,恢复淋巴流。淋巴侧副循环是在淋巴流受阻,淋巴管被撑张大,瓣膜失效,淋巴流经侧副支迂回汇入静脉的向心流动。因此,淋巴侧副循环就成了病变扩散或癌肿转移的途径。许多因素可以促进或延缓淋巴侧副循环的建立。实验证明,温热、运动、感染等能促进侧副循环的建立,而神经损伤,放射线照射,制动(静止)可减缓侧副循环的形成。
☚ 淋巴系   淋巴干 ☛

淋巴管

lymph-vessel;lymphatic vessel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3:5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