涌吐药
凡能引起呕吐,促使有害物质从口吐出的药物,称为涌吐药,亦称催吐药。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其高者,因而越之”,“越”即含有涌吐之意。《神农本草经》序例也有“饮食不消以吐下药”的记载,可见涌吐药的应用已有悠久历史。
涌吐药其味大多酸苦辛咸,具有强烈呕吐作用,能使停留于咽喉、胸膈、胃脘等部位的痰涎、宿食和其他有害物质,随呕吐而排出。故由痰阻咽喉导致之呼吸困难,因宿食停滞引起之脘闷胀痛以及误食毒物等,均可及时使用涌吐药以取得疗效。
涌吐药多数有毒,易伤胃气,不易为病人接受,故现代临床大多于误食毒物而尚未消化吸收时作急救之用。在使用时应注意先从小剂量开始,如用之不吐,可逐渐加大用量; 体弱者,可分数次吐之使尽。中病即止,不必尽剂。
涌吐是剧烈动作,可以影响内脏,只适用于体壮邪实之证,对年老、体弱、幼儿、胎前、产后,以及高血压病、心脏病、肺结核、噎膈反胃、喘逆短气、出血证、动脉瘤等患者,咸宜禁用。
服涌吐药后而不即吐者,常用洁净的鸡翎轻扫咽喉部,可加速催吐作用。若服涌吐药后吐不止者,则须视所服何药,选服有关药物以解救之。张子和谓,如藜芦吐者不止,以葱白汤解之; 石药吐者不止,以甘草、贯众解之; 诸草木吐者,可以麝香解之。病人用涌吐药得吐后,应暂停饮食以事休息; 一俟胃肠功能恢复后,先以流质半流质如牛乳、薄米粥等调补胃气,忌食油腻荤羶及不易消化的食物。